妇联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调研(市)

时间:2022-08-11 01:36:24

妇联和谐社区文化建设调研(市)

近年来,*市妇联充分发挥和谐社区文化影响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引领功能,以各种社区活动为载体,努力构筑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和谐社区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呈现出少有所学、老有所乐、安居乐业、人人享受美好生活的祥和景象。近期,深入有关社区对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以下报告。

一、“一社一品”打造和谐文化主阵地

走进*市*区*社区老年大学,只见老人们各得其乐,有的在打台球,有的在学书法,有的在学跳舞。“社区为我们老年人打造了这么好的文化娱乐平台,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晚年生活分外愉快。”在这里“上学”的老人们都这样说。近年来,*社区立足社区资源,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艺术人才为老年人开辟“第二课堂”,社区人与人之间愈发和睦友爱。

与此同时,*市妇联立足“和谐社区文化建设”,把发展广场文化、家庭文化、楼道文化作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组织开展了社区邻里节、社区文艺节、社区文化周等文体活动,让社区居民唱自己的戏,演自己的事,跳自己的舞,在潜移默化中陶治情操。如今,在*市的社区已经形成了文化“一社一品”,甚至是“一社多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载体已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菜”。据悉,在*市,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队伍,西苑社区的“夕阳红”艺术团、海南社区的淮海戏艺术团、太极剑、秧歌等多种业余文体团队,活跃在*市城区的各个角落,丰富着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居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市妇联还采取大型演出与小型群众自娱性活动相结合、广场文化与社区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各种歌舞类文化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社区文艺汇演300余场次,极大地推动了和谐社区文化建设。

二、“爱心文化”彰显社会和谐之魂

从今年1月1日起,浦东街道市东社区的石凤兰等6户空巢老人喝到了社区为他们订的“暖心奶”,让空巢老人的心倍感温暖;新南街道建南社区开起了“爱心银行”,社区居民可以为特困家庭、独居老人等服务,储存自己的爱心……在*市,随着“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体现居民之间团结、互助、友爱、尊老爱幼的“爱心文化”也在第个社区里“发酵”起来,和谐之风吹进每个街道、社区、家庭。

“是社区、好心人的爱心,让我们一家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否则我们家的生活真的不敢想象。”紫云社区低保户卢明生深情地说。为了帮助社区里的困难家庭,紫云社区让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私营业主等与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签订了“爱心帮扶合同”,让更多的困难家庭日常生活有了保障。在*市,有许多像卢明生这样的困难户,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甚至是邻里之间带来的温暖,许多居民也自发地加入到扶贫助残、义务劳动、孝敬老人的行列中,奉献爱心。为了打造“爱心文化”,新南街道还建立了“爱心帮扶体系”,从医疗、生活、教育等多方面帮助辖区的困难家庭,“慈善超市”也在各社区全面建立并运作起来。你有困难我来帮,你有难关大家帮你渡,如今在*市各社区已成共识。“现在社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居民们能切身感受到融融的爱心在社区里激荡,社区工作者们也都以为居民服务、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为主要职责,人和人之间更亲近了。小区的里的治安状况比以前好多了。”延东社区居民这样说。

三、搭起共建平台,奏响“和谐社区文化”之音

近年来,*市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围绕“共”字做文章,引导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实践,走出一条由妇联自建到多方联建、社区共建的新路子,奏响了“和谐社区文化“的时代强音。

“以前楼道脏乱差,现在楼道成了宣传科学、展现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民主社区居民滑兆庆说。今年以来,浦东街道根据每个小区每个楼道的特点开展了特色楼道文化建设活动,社区和居民一起,创造性建设了“红旗楼道”、“绿色楼道”、“法制楼道”等。居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以前满是小广告的楼道重新粉刷一新,成为传播文明和知识的阵地,使楼道文化建设成为“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点晴之笔。新东街道*社区根据党员不同特点组建“阳光驿站”,设立“心理港湾”、“情系驿站”、“阳光课堂”等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为辖区居民服务。

另外,近年来,*市还积极培育和引导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组织和发动社区党员群众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环保护绿队”等80余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社区和单位还通过积极开展“节能环保节”、开辟“新风论坛”、增设科学知识宣传栏等,引导居民学科学、用科学,树立文明新风,将“和谐社区文化”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上一篇:浅析高额外汇储备消极影响 下一篇: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