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巡线工

时间:2022-08-11 12:32:57

【编辑留言】 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成功或不成功的人,都感到活得并不幸福。但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巡线工,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却活得很幸福。幸福的门槛其实一点也不高,跟那些很高很大的成功,也没什么关系。

王凯是沈阳燃气网络监管中心的巡线班长,从事这份工作将满10年。这期间,他的成绩可以用硕果累累来形容。他多次在燃气设施管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煤气总公司主人翁楷模、技术状元,自2006年起连续五年被评为总公司劳动模范,他还被评为沈阳燃气十佳青年、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沈阳市建委先进个人、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和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围绕他的成长和荣誉,我和王凯聊了两个小时,得出一个结论:王凯个头不矮,荣誉不低,但却是个“三小”巡线工。

胆小往前冲

王凯2001年12月参加工作,2002年就引起公司的重视,起因是一个意外事件。

那时,王凯就是巡线工,每天上班花6个小时在自己的管区奔走,查找可能出现的管道漏点;下班回家时,再绕路巡视线位,以便及时发现晚上动工的工程――动工就可能涉及燃气管线,必须及早控制。

一天,他绕路经过辽宁大学时,刚好遇见夜间施工。他正想询问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来聚集的工人,却因为看到他的燃气公司制服而立即散开。王凯马上意识到工程可能跟燃气管线有关。这时,一个工程负责人把他拉到角落,拿出一摞百元大钞就往他衣服兜里塞,“你别嚷,就是给管线掐头,没什么大事。”

王凯这才明白,工头为了省钱,没有向燃气公司申请,私自给煤气管线掐了头。“我看着那钱的厚度,估计有一万多。我那时工资才700多元,看着真眼馋啊,但我没拿。”我问他为什么不要,他笑说:“我胆小,没敢要。”

王凯马上报告上级,不仅挽回了公司十几万的经济损失,还避免了安全隐患。这让王凯第一次在公司出了名,应该说,他之后的荣誉之路,就是从这次胆小开始的。

不过,后来他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公司安排他参与监护工作,时常要去“跑票”――就是接到漏点报告,前去查找――有时漏点在室内,煤气充溢空间,有很大危险性,他总是第一个冲进去。

有一回真的差点就出了大事故。就在王凯27岁生日的前一天,一个年过80的老奶奶家里煤气泄漏,浓度较高。王凯进门就嘱咐老人千万别开灯,可是老人习惯性地顺手开了灯,“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是夏天,通风情况良好,不然我就直接被炸出去了。”命悬一刻时想到了啥?他笑说:“我想,我还没过生日就要英年早逝了吗?”

生死关头走一回,下次,他还是第一个往里冲。我问他是不是有英雄情结,他傻笑:“我就是干活急,等不得。”

小视野里成长

“我家打小管得严,我只能在家周围转着玩,远的地方没去过,最常看见的就是家门口那辆231路公交车。我从小胆小,不敢开车,所以最想当231路的售票员,既能坐车,又能收钱,还能到处溜达。”那时王凯七八岁。

“到了初中,就开始头疼将来能读什么学校,因为英语特别不好。”在这个英语空前重要的年代,出身工人家庭的王凯,选择实在不多。“隔壁的邻居读了公用事业学校,听说那里不考英语,为了上下学有个伴,我也报考了这个学校。”

之后的学业就顺利很多。毕业时,他是全校第四名。公用事业学校隶属于沈阳燃气有限公司。公司规定,只有毕业时考上公司的大专班才能分配工作。王凯苦读数月,最终成绩高出录取线100多分,在考试中一举夺魁。怎么突然成绩变好了?“没考英语啊!”王凯笑说。

就这样,王凯被分配到沈阳燃气网络监管中心,当了一名巡线工。

王凯要求不高。“一开始,我就想着有份工作,老老实实干活,能挣钱就行,但后来我不这么想了。”两个月后,王凯第一次独立查找出漏点,“那份成就感真让人兴奋,我觉得我可能救了很多人,这份工作有意义。”

打那以后,王凯开始真正体味到自己的责任,他爱上了他的工作,只是,他也没想到,他会因为这份工作留下一个终身的遗憾。

2008年5月,黄河大街道路改造及二层环形立交桥拆除工程全面开工,王凯被公司派去做工程监护。这个工程涉及多处燃气管线,一旦处置不当,随时可能出现事故,这意味着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必须24小时吃住在工地上。可是,就在王凯逐渐摸清管线现状的时候,他患食道癌的父亲突然病情恶化。

这大概是王凯29年的生命中最纠结的时候。工程不能停工,换人顶替他,新人可能因为不熟悉情况导致发生事故,可父亲病情危重却看不到儿子的身影……后来王凯还是留在了工地上,“不是我多伟大,实在是撤不下来了。好在当时每天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没时间让我去想这些事。”

幸运的是,父亲一直坚持到王凯完成工程后的第三天,让他得以在父亲生命中最后的时刻侍奉床前。不过,之前的缺席仍然让他终身抱憾。

小专业大天地

王凯的专业是化工仪表,通俗点说,就是学习怎么做煤气,所以,他的专业领域小到除了燃气公司,无处可去。不过,这不要紧,有时候选项不需要很多,因为最终选择只有一个。对既胆小、又细致的王凯来说,这份的工作和专业,他不仅喜欢,而且适合。

在王凯刚工作的时候,公司还没有岗前培训制度,全靠老师傅“传帮带”,所以,他是纯粹的学徒。“师傅带徒弟就是边干边教,记住了就学会了,记不住也就过去了。我准备了一个小本,每次听到师傅讲技巧和经验,就整理好,记录下来,没事就翻着看。”

王凯的细心让他获得很多特别的技巧,技术日渐精进。有时因为天气原因,不宜使用嗅敏仪,他会通过观察雨天水坑里的气泡、雪地上的斑记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有煤气泄漏。

2002年,王凯无意中在某路口闻到淡淡的煤气味。他询问周围居民,有人说:“没事,刚才有个饭店在这里倾倒液化气罐来着。”他核对图纸,这里没有标识任何燃气管线。可是,王凯不放心,他还是要检测一下。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附近有个地方的泥土颜色与周围不同,呈现黄褐色,他用随身携带的螺丝刀挖孔后,用仪器嗅探,果然,高浓度煤气泄露!

后来挖开土地验看,原来是一段现有图纸上没有标记的、丢失的管线(因为历史原因,有些管线图纸已经遗失),已经锈蚀得不成样子。如果发现晚,很可能酿成大事故。

细心让王凯又立了一功。不过这不是偶然事件,工作近10年,王凯一共查到漏点300多处,其中重大漏点45处,完善图纸300多处,查找丢失燃气井室55座,丢失井盖30多个,丢失管线2000多米,共解决安全隐患200多处……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王凯已经是公司一线工人里,少有的本科学历。这个“三小”巡线工也即将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他的喜悦显而易见。我们常常认为心高志广才是出息,可是,对普通人来说,有多少“大”和“广”是属于我们的呢?其实,选择太多,带来的不一定是机遇,反而是困惑,把小事做好就是好。像王凯一样,在小视野中成长,你赢来的,可能是更大的舞台。W

本栏责编/王迅

上一篇:吃前之战 第13期 下一篇:你这该死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