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Live and learn和“开袋即食”

时间:2022-08-11 12:01:34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德彰教授所著的《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一书中对“Live and learn” 和“开袋即食”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该书的第一页即标题为“1 live and learn――开场白”的部分指出全新版的《英汉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将live and learn 翻译成“活到老学到老”是错误的。陈教授给出如下论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出版公司,第四版)在live词条下的第20条即 you live and learn的解释为used to say that you have just learned something that you did not know before.陈教授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在学会或得知某个新东西或知识后的一句感叹。如果从结构上来分析,等于As long as one lives one can always learn new things. (只要活着,不管年龄多大,总能学到新东西。)这多是上岁数的人,尤其是在自己本以为对某个方面知道得很多,却意外地学到新东西时说的。因此,陈教授认为《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的三种译文:“真是活一天学一天;真是活到老学不了;真想不到”是比较确切的。对于汉语的“活到老学到老”教授也给出了译文:Keep studying as long as you live/all your life.并解释,汉语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劝勉人们要坚持终生学习,不要自满。重在“学”的动作或过程,而learn一词是一个“结果动词”,强调的是“学会”、“学到”。

笔者对陈教授上述观点有如下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learn一词在使用中也可以表示学习的动作和过程。

《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对learn的解释如下:Learn: gain or acquire knowledge of or skill in (something) by study, experience, or being taught. 例句:They’d started learning French. She is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上面对learn的英语解释的确是强调的“结果”即“学会”、或“学到”。我们来看词典中的例句并翻译:They’d started learning French.他们已经开始学习法语了。She is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她正在学习弹奏钢琴。两句中的learn一词在英语中的运用是得当的,没有必要改做study。而在汉语中,我们将learn翻译为“学习”,也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这里的learn指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日常表达中,我们也常说I’m a language leaner. I’m learning English.这里我们表达的意思仍然是学习的动作或过程,而不是强调的结果。

第二,对于“活到老学到老”有很多译法与live and learn异曲同工。如: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No man is so old but that he may learn.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上述翻译在结构上也等同于 As long as one lives one can always learn new things.

第三,汉语的“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多解。从“活到老学到老”一语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它所表达的意思不只是劝勉人们学习。对于“活到老学到老”一语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它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约公元前630--560)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平》中引用了这句名言。18世纪法国启蒙家卢梭在晚年的著作《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中又加以引用和发挥,从此,梭伦的这一名言得以流传至今。对于梭伦的原意我们没有详细的考证暂且不细追究。在汉语的实际运用中 “活到老学到老”却也可表示类似“真是活一天学一天;真是活到老学不了”的感叹,而这正是陈教授所列举的对live and learn的正确翻译。如: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不了”;“活到老,学到老。知无涯,生有涯。” 再举一个较有调侃意味的例子。有一位网友在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这样感叹:“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我现在才理解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意义。”这里的“活到老学到老”翻译成live and learn更是恰到好处。

“活到老学到老”当然具有劝勉人们终生学习的意义在里面,在这一层意义上,我同意陈教授的英文翻译。不过,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要看作者或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正如陈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所提醒的,“真正到位的翻译不能光译出字面意思,还应该译出原文的语用意义”(《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第8页 )。

此外,陈教授在书中对食品包装上的“开袋即食”的不适当的英语翻译加以指正并将其译为“ready to be served”。英语中的 Serve 一词在表示与饮食相关的意义上可有如下解释:1. Attend to (customers in a shop, etc);2. supply (with goods and services); 3.place (food , etc ) on the table for a meal;4.give (food , etc ) to people at a meal。汉语意思为 1.(为……)服务; 接待, 侍候, 招待 2.供以(货物及服务)3.端上, 摆出(餐食);开(饭);4.上(菜));斟(酒)(参考《牛津现代高级汉英双解词典》商务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年)。根据serve的意义,食品包装袋上如果写上ready to be served表示的正是陈教授所说的“可以直接装盘上桌”的意思。这里的to be served暗含了一个需食用者做出“装盘,摆放”等类似动作的意思。正如英语句子Roast pork is often served with apple sauce. 意思是“烤肉常和苹果酱一起上”。Dinner is served表示“饭好了”或“开饭了”,意思是“饭已上桌,菜已装盘”等。而“开袋即食”强调的是袋中食品的方便性,打开即可食用,翻译成ready to serve 表示“现成即可食用的”的意思似更得当。英语中也用ready-to-serve food 表示“即食食品;速煮食品”,类似地,也用ready-to-eat product 表“方便食品”的意思。

上一篇:宝庆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特征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之企业对投资者贡献的纳什均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