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活动,促进探究技能的显性化

时间:2022-08-10 11:47:15

巧妙设计活动,促进探究技能的显性化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现行的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科学教材,重视了对学生科学过程技能的发展,并就此设立了一些关于科学过程技能的专项训练课。以苏教版《科学》教材为例,每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是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单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反省和思考,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获得对科学方法、科学探究本身的深刻认识。

“过程和技能”是训练型产物,其训练手段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一句名言:没有好的活动,应该把这个内容拿掉。在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现行的苏教版中,技能训练单元的部分活动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主动生成。为此我在一些课例中,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新加工、新设计,力求让好的活动、好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和技能的显性化训练。

案例一:用活动巧妙生成技能的概念

《排序》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技能训练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排序”是常用的对收集到的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方法。教材在起始阶段直接陈述排序的含义,然后举例什么是排序。学习内容虽然是技能训练,但对象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为此我对教材中第一层次教学活动进行了新创造,在设计时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避免了简单的、枯燥的讲述,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排序的概念。

教学片段:

1.谈话:听说××班的学生特别聪明,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个游戏,考考大家好不好?游戏的名称叫“排排队――我做你猜”,首先我请3个同学上来,排成一排,你猜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按身高、胖瘦排列)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教师按照学生的体形特征,按照教师的意愿给学生排队,让学生猜测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给同学们排列的。“考学生”这一活动难度不大,主要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来,激发排序的潜意识。

2.谈话:猜得真棒!现在我们调换一下,变成“排排队――你们做我来猜”,请每小组4位同学商量一下,你们还可以按照什么排列,如体重、年龄、头发长短等,商量好后就按顺序站好,哪一组先完成,老师就先猜哪一小组。

3.活动:生排师猜(老师真猜不到,有谁来帮助我?)

设计意图:“考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形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给四位学生排队,排好队之后,学生心中已经知道排序要先确定某个依据。他们的活动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有效的训练,一种知识内化过程。

4.谈话:看来大家的确聪明,刚才我们排队时有很多种排列的方法,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规律,我们是乱排排的吗?

5.小结:排列时要按照物体的同一种特征进行,这样的活动叫做排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排序”。排序时首先要干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思维是形象的、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让学生在思维上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经历了思辨的过程。概念的掌握不是简单的识记,不是依葫画瓢的机械应用,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自然生成。

本教学片段在教学的起始阶段,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之中,也直奔教学的主题,以最少的活动取得最优教学效果。(1)将概念和方法的获得做活动化的设计。什么是排序?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此设计采用了“考学生”、“考老师”的学习形式,这种游戏化的活动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动力。(2)在概念建构上注重循序渐进,由认识到理解,最后建构,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案例二:用活动自我发现探究的本质

“图示模型”是《建立模型》一课中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技能训练单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图示模型;图示模型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如何建立图示模型这一过程。教材是这样安排活动的:一起认识图示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了解它们的作用;通过另外一个活动练习画“图示模型”。这样安排活动,一方面活动安排得比较散,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接受式”的,为此我重新设计了探究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自发“顿悟”:原来图示模型能够帮助我解释;原来该这样画图示模型。

教学片段:

1.谈话:同学刚才的表现非常棒,老师为了奖励大家,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还要请一位大力士帮忙,谁愿意?魔术的名字叫“有魔力的瓶”。

2.表演魔术:一支蜡烛点燃后竖立在桌上,在前面分别放置同样大小的纸板和空瓶,隔着吹蜡烛。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魔术的秘密吗?请解释一下。

4.谈话:刚才那位同学的解释谁听明白了,请举手。(统计举手人数)

5.提问:你还有更好的方法让人明白你的想法吗?

6.谈话:说得不错,可以画图,请你画图解释。

7.学生画图,解释。

8.谈话:通过这幅图,明白魔术秘密的人,请举手。(统计举手人数)

9.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画图有用吗?有什么用?

10.小结:图画可以帮助解释,有一种模型叫图示模型。刚才的图帮助我们解释了空气的变化过程。

11.提问:刚才我们是如何画出图示模型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探究活动,把多个学习目标的认知融合在一个富有情境的问题中。学生在解释时自发产生了画图的愿望,通过先后两次举手统计,学生实实在在地明白了什么是图示模型,图示模型的意义,活动的形式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究的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科学过程技能”专项训练课的教学不是枯燥的、机械的。探究技能的训练往往追求理性,缺乏生趣,因而探究活动应该在理性中融入情趣性,让活动在生动、自然、贴切的情境中进行。设计好的活动让孩子们将经验世界和认知对象发生互动,使“同化”和“顺应”过程顺利完成。工作在一线的普通教师要带有研究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技能单元给师生提出了目标、任务,但如何完成过程却是有创造性的。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理解、把握,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老师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思考,有时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活动再设计,很好地引领学生的探究过程,促进探究技能的显性化。

上一篇:小学音乐中结合大自然的教学效果分析 下一篇:基于“教实一体化”的电机拖动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