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

时间:2022-08-10 09:19:40

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

摘要:通过《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一文的分析,认识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即阶级关系;还认识了阶级关系有两种(阶级欺压和阶级维护);这两种阶级关系分别来源于两种政治观念(自私自利和大公无私);同时又还认识了两种政治观念的政治性质(逝族灭种的性质和正义的性质)。在此,对阶级、阶级观念、阶级关系、社会生活等等之间的联系进行再探索。探索几者之间的再一种关系――社会生活良性循环的关系。

关键词:人民;上层阶级;社会规律(人生规律);社会生活良性循环;社会生活的是非概念

一、人民是谁

从细节上看,一个社会所包含的阶级层次是相当复杂的。从大略上看,一个社会所包含的阶级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人民阶级,一个是支配人民和高于人民的上层阶级。

人民是谁?人民就是老百姓和企事业单位的基层职工,人民是社会之中最基层、最广大的工农劳苦同胞。

人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哪个历史时期,最基层最广大的工农劳苦同胞,始终都是“人民”一词的基本内容。

人民在社会中阶级势力较最弱,阶级地位较最低,一般都是受别人的支配,而没有支配别人的主动地位和政治权利。更没有欺压别人的条件,而是只拥有受欺压的“专利”。所以,人民最需要社会其他阶级阶层的维护。只有通过社会的上层阶级为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够得到比较平等的社会生活。

人民最需要社会其他阶级阶层的维护,是指人民的社会地位低,难以取得平等的社会生活;而并不是说人民需要依靠别人而生活。人民的情况恰恰相反,人民是社会的衣食父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条件,人民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社会结构的决不可忽视的基础成分。

二、上层阶级及其本职工作

在工农劳苦同胞之上的达官显贵,巨富豪强。他们或是有权有势,拥有一片地盘,拥有一个人们群体,或是财大气粗,或是有所仗恃。他们势力强,地位高,占有主动的优势,是人民之上的上层阶级。

社会的上层阶级可以凭借自己的强势与主动为所欲为,可以,可以恃势欺人,可以特殊占有,可以花天酒地……而人民却在上层阶级的脚底下既忍受蹂躏,又养活蹂躏者。人民在这种无奈的矛盾与压抑之中挣扎生活。上层阶级与人民之间存在着显然的鸿沟与区别,所以,上层阶级不属于人民。

但是,上层阶级是社会的核心和主导,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据,所以上层阶级也决不可少,社会需要上层阶级来主导社会力量和办理公众事务。

公众事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事务。从国防治安,国计民生等等政治事务,到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等等经济事务,还有文化科技,卫生环保等等,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众事务,都需要社会的上层阶级来主导和办理。按照这种社会的分工与社会的需要,为人民服务是上层阶级的本职工作。

《人民是谁》一小节曾经说到:人民是社会的衣食父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社会结构的决不可忽视的基础成分。但是不仅仅如此,人民还是社会上层阶级支配的对象。所以,社会的上层阶级为他所拥有的人民去服务,就是维护社会的整体和全局,也就是维护自身的权力与地位。无论是从社会利益着想或是从上层阶级的个人利益着想,上层阶级都应该为人民去服务。从这种利益的角度去考虑,为人民服务同样是上层阶级的本职工作。

上层阶级在履行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特定条件下,是受人民拥护、爱戴、尊敬的上层领导。是社会的核心和主导。但是如果上层阶级忽视了他的本职工作,丧失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作用与社会意义,那么,他就是社会的垃圾,会遭到社会人众的唾弃,人众欲将其清除而快之。

三、人们生存发展的自然关系

阶级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阶级欺压;一种是阶级维护(详见《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一文)。其中阶级欺压的关系,是与人们生存发展相矛盾的关系;阶级维护的关系,是人们生存发展所需的关系,也是人们在生存发展之中,自然而然所产生的关系。如下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探讨这种人们生存发展所需的自然关系。

社会由阶级结构而成(详见《经济与政治、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文)。人们之间的阶级结构,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结构:各阶级阶层对于共同的社会,都各有各的职责、工作和作用,这是一种自然分工;人们在各种职责与各种工作之中彼此维护(阶级维护),亦即彼此“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们的生存发展,形成了人们的联系与统一(政治)。形成了人们的社会(政体),形成了社会的生命机能与生命力。

“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的关系,是在人们社会生活(生存发展)的需要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就是人生需要与人生责任(也是社会需要与社会责任),就是人生含义与人生之道――是人们适应自然、自我生存发展的规律和法则。人们通过这样的关系来获取最佳生活。

整个的生物界,各种生物都各具有不同方式的生存规律与生存法则。通过生存规律与生存法则而获取最佳生活。生存规律与生存法则是生存所需的自然产物。

四、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

至于人们(社会)如何去实现“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的生存需要,如何去顺应这样的人生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建设自己的最佳生活。对于这个问题,社会的基层人民是决定不了的。因为人民是受支配的社会基层阶级。只有社会的上层阶级,才具有支配社会的主动权。才是这个问题的决定因素。

上层阶级维护人民――肯为他的人民去服务,他的社会就会顺应人生规律,体现最佳生活关系,实现最佳生活;上层阶级如果不肯维护人民――不肯为他的人民去服务,他的社会就不会正常地顺应人生规律,不会很好地体现人们的最佳生活关系,人们得不到最佳生活。

上层阶级肯不肯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决定于上层阶级的政治观念:上层阶级如果大公无私,他就必然会为人民服务;上层阶级如果自私自利,他就必然会,为自己服务,而不肯为人民服务。

政治观念与人们的情感、良心、品格等等一样,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精神素质。大公无私的政治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生存发展)的需要之中,与最佳生活关系彼此相应的最佳精神素质。

最佳生活,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三者都相应人生需要,三者都贯穿在“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的人生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之中。最佳生活是人生规律的实现;大公无私是与人生规律彼此相应的最佳精神素质(思想观念):为人民服务是相应于大公无私的实践行为(工作活动);通过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活动,从而又实现人们的最佳生活。这就是最佳生活、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三者的含义及关系。

如果说最佳生活是人们所需要的乐园,那么大公无私就是乐园的构筑思想,为人民服务就是实践构筑思想的构筑活动。

通过构筑活动,又构筑乐园。

追究三者的关系,是从人们所需要的最佳生活开始,又回到最佳生活,转了一圈。我们如果继续这样追究,还会转第二圈,转第三圈……这是一个无止无尽的循环――一个无止无尽的、一环紧扣一环的、人们最佳生活的良性循环。是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

其实,顺应人生规律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获得最佳生活,为了自己持续生存发展。不管你怎么自私,你都得无私,都得顺应人生规律。正因为自私,就得从无私开始,否则,你就在最佳生活的良性循环之中站不住脚,循环不下去,得不到最佳生活和持续发展。

所以,单纯的自私自利是与人生相矛盾的落后观念,是社会机器运转的故障,是危害社会的根源,是逆天行事。背逆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自私自利可以得到某些眼前利益,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五、社会生活的是非概念

人们是以自我的主观能动功能去调控客观和调控自我。人们在这种主观能动功能的调控之下,去断定应该还是不应该,去决定自我去为还是不去为。

什么叫做应该和不应该呢?顺应自然规律就叫做应该;违背自然规律就叫做不应该。人们生存发展(社会生活)的自然规律上段已说道过:是“各尽职能,以强扶弱,共同生存,共求发展。”所以,顺应这一规律的思想与作为,就叫做应该,叫做公理,天理,人道,无私,维护人民,为人民服务,有德,有功,公道,仁,文明,民主、平等、正义等等;违背这一规律的思想与作为,就叫做不应该,叫做违背公理,伤天理,无道,自私,危害人民,缺德,罪过,不公道,不仁,不文明,不民主,不平等、不义等等。人们之间是义利相生的关系,人们应该见义勇为;不应该见利忘义。作为社会的上层阶级,应该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本职工作。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是与非的概念,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社会应该注重是与非的道德教育。不过,仅仅的口头教育是很不够的。最好的道德教育是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是道德教育的楷模。那么,社会风气又来源于哪里呢?社会风气来源于上层阶级的作风,上层阶级为身正,人民不令而从;上层阶级为身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上层阶级是社会风气的决定因素,是社会道德思想、政治观念及社会生活能否良性循环的决定因素。

六、上层阶级是社会福祸兴衰的起点

为人民服务,是实现人生规律――人生自然关系――人们最佳生活的工作活动。社会团体依靠上层阶级为人民服务而存在和发展;上层阶级自身,包括自身的生活、权势和名位,也依靠为人民服务而存在和发展;如果把自然称为“天然”,把规律称为“天道”,那么,为人民服务就是上层阶级的“天职”。

上层阶级为人民服务,社会担子确实不轻,社会责任确实不小,对于社会和人民的作用与意义是光荣而伟大的。是光荣伟大的工作。

如果上层阶级自私自利,忽视和放弃他的天职,沉溺于个人享乐,吃里扒外,损公肥私,地球也照样运转,人们也照样劳动和吃饭。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有损社会的生命力与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机器的运转出现故障,趋向缓慢和停止。社会团体趋向瓦解。

这就如一个家庭,家长若担当家庭责任,不睡觉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家庭日趋兴旺;家长若不为家庭着想,游手好闲,百事不管,家人各自谋生,也饿不死。不过家庭日趋衰败。

上层阶级对于他的责任与工作如何去完成,是捏在上层阶级自己手里的事:他可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搞形式应付;也可以;也可以恃势欺人。上层阶级有他的主动权。只要他的社会团体还没崩溃,他可以为所欲为或者变相去为所欲为。

不过,社会生活的两种发展趋势是肯定的:

上层阶级如果为人民服务,他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就会处于最佳状态的良性循环之中,他的一片社会就会长治久安,兴旺发达;上层阶级如果忽视了他为人服务的天职,他的社会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他就会付出违背规律的代价,长此下去,终究会受到违背规律的自然惩罚。

上层阶级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上层阶级是促进社会生活良性循环、促进社会兴旺发达、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决定因素;上层阶级也是阻碍社会机器正常运转、阻碍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上层阶级是社会福祸兴衰的起点。

上一篇:职业学校幼师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家庭检查干预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