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08-10 09:10:14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健康教育

摘 要: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减少或减轻后遗症。用药指导、休息与活动、饮食指导、心理舒导笃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关键。及时、全面、正确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健康教育

深静脉血栓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凝结,好发于下肢,是我国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人数不断增加。血液淤滞、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1]。其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红或紫等。血栓脱落可引发肺动脉栓塞以至病人死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则50%~80%的病人将转为慢性血栓而留有后遗症,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可以致残。因此及时规范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减少后遗症非常重要。

一、临床资料

总结我科自2011年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16名深静脉血栓病人,男104例,女112例,左下肢187例,右下肢16例,双下肢13例,均对其进行了及时规范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其中5例发生轻症肺动脉栓塞,132例患肢水肿消退良好,无明显后遗症,48名病人患肢水肿消退不理想,长期轻度水肿。36例留有较严重的腿肿后遗症,影响生活和工作。

二、健康教育

(一)评估

认真评估病人的心理变化、机体状况、患肢肿胀、疼痛程度、血运和末梢温度、皮肤颜色、动脉搏动等,观察有无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对病人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规范地进行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

1.教育对象:病人本人、家属及其他照顾人员。

2.教育方式:(1)单独讲解。(2)宣传材料。(3)集体讲课。(4)影像教育。

3.教育内容

(1)一般指导。

向病人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教育,如病因、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治疗护理措施、后遗症等,嘱其绝对戒烟戒酒,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

(2)心理舒导。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危及生命、担心预后后遗症的发生、昂贵的治疗费用、长期抗凝药物的使用等都会导致病人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不稳定情绪,针对病人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年龄等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多和其沟通交流,多给予理解关心和帮助,讲解相关知识,让康复的病人现身说法等,使其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以上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重视并认真参与健康教育。

(3)休息与活动。

①急性期,预防血栓脱落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非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病人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20~30cm[2],避免膝下垫枕,防止静脉受压,护士和家属协助病人翻身和大小便,加强基础护理,但避免进行患肢按摩。待血管彩超示血栓机化后鼓励病人穿医疗压力袜或缠压力绷带下床活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病人术前绝对卧床,术后卧床12小时后鼓励病人穿医疗压力袜或缠压力绷带床下床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栓的再形成,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轻患肢水肿。

②后遗症期,指导病人多活动,根据病情穿医疗压力袜或缠压力绷带至少6~12个月,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避免长距离行走及久坐、久站,当患肢肿胀不适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指导床上练习预防下肢静脉血淤滞体操,促进下肢深静脉再通和侧支循环建立。

(4)饮食指导。

非限制入液量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可促进循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栓再形成。指导其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5)用药指导。

①溶栓告知病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自发性出血,故不可随意调节输注速度,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如有出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立即停止用药,采取相应措施。定时抽血化验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根据化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用药期间每日测量双下肢周径,测量膝上15cm和膝下10cm部位[3],进行双侧对照的同时和用药前对照,了解病情进展和用药效果。

②抗凝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得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并根据医嘱定时抽血化验INR或PT,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如有发生及时和专科医生联系。应用软毛牙刷,避免碰撞及摔伤。口服华法林应注意干扰药物的作用。首先饮食方面:不必改变饮食习惯,一般不限制饮食,但应避免一个阶段的长期饮酒或酗酒,避免单调地吃一种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及食物,如白菜、菠菜、菜花、新鲜豌豆、猪肝等。其次药物方面:增强药效的药物有酒精、别嘌呤醇、西咪替丁、类固醇、吲哚美辛、奎尼丁、水杨酸盐、甲硝唑、磺胺等。减弱药效的有维生素K、安眠药、雌激素、避孕药、利福平等。口服华法林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以上药物,如必须服用,则应复查PT,或与专科医生联系指导用药。最后疾病方面:很多疾病都可对此药作用产生影响,如肝胆疾病、甲亢、外科手术、感染高热等,如发生应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调整用药。

(6)复查指导。

出院后3~6个月到门诊复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根据医嘱定时抽血化验出凝血时间,根据检验结果指导用药。若出现下肢再次肿胀、疼痛或出血现象,请尽快就医。

三、结语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轻者出现静脉瓣功能不全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重者可因血栓脱落肺动脉栓塞而死亡,但如果给予及时规范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则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和减轻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后遗症,减少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而致出血的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汪忠镐,张建.实用血管外科与血管介入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19.

[2]林玉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早期健康教育的作用探讨.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9,1(2):156.

[3]冯周琴.实用血栓病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1-262.

上一篇:大口径玻璃钢管道在室外给水管道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创新要学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