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度”原则做好社会新闻

时间:2022-08-10 07:32:47

把握三“度”原则做好社会新闻

在新闻传播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社会新闻要充分体现新闻本质和传播价值,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媒体形象,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下,可以从把握好“角度”“深度”“适度”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社会新闻。

把握角度,提高新闻传播力

依据受众心理找角度。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选择报道角度、提炼主题,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启发和感染受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处理一些经济和科技报道,一定要寻找到这些经济现象和科技成果中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进行报道。社会新闻报道主要以社会生活为题材,以社会大众为对象,记者要从群众视角、群众感受、群众期盼出发,把握时代脉动,感受群众冷暖,传递人间真情,这样才能切合受众深层心理需求,彰显社会新闻的价值。

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找角度。在报道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选题和宏大事件时,可以用“大题小做”的方式,从与百姓生活贴近的切入点表现大主题,让选题的宏阔与视角的贴切相得益彰。如社会新闻栏目在运作民生工程这样的系列报道时,就可以从具体的人物故事入手,从一个人物命运或一个家庭生活境遇的改变来反映民生工程惠民的大主题。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要善于用“小题大做”的方式来提升新闻的传播价值。例如池州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多维度》就曾经关注过这样一幅照片:一家粮食收购站门前设置茶水炉,为卖粮农民免费提供茶水。这样的细节反映的却是一个重大主题——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关注三农,服务农民。角度选择对了,这条新闻的价值也由此提升。

同中求异、逆向思维找角度。新闻贵在创新求变。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记者如能积极运用求异思维,用独特的思路和见解赋予常规性报道以新的开掘点,就能跳出新闻同质化的窠臼,完成独家报道。《多维度》栏目组一名记者在山区采访时,曾经发现某一村庄家家户户发展木耳种植,不少村民因此发家致富。但培植木耳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这给当地山林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笔者选择这一角度进行报道,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与保护山区环境的思考,播出后取得较好的反响。

把握深度,扩大媒体影响力

不断追问求深度。这里说的“追”“求”,不是指向采访对象提问,而是特指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记者所具备的宏观、探究、思辨的采访态度,因此,对事实真相的追问和对事件意义的探寻是深度报道的典型特征。央视副总编、长期参与策划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资深新闻人孙玉胜说:“无论节目制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向来寻求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深度,都必须首先寻求支撑这个深度的事实与证据。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的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表象的关注上,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通过对新闻信息更多的占有,引导受众接近事实真相。

链式开发求深度。要注意对优势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报道形式上可以利用系列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进,持续关注新闻事件发展态势,围绕某一个新闻内核事件形成新闻场性效应。2009年,池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系统,市民可以免费使用自行车,既经济又环保,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可没过多久,公共自行车就遭到了人为破坏。《多维度》栏目组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度开发,连续采制五期报道,展示现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并通过短信平台和受众形成互动,将这一事件做深做透,有效地引导了舆论,扩大了媒体影响力。

强化评论求深度。当今,新闻已进入“观点时代”,受众的获知欲望已从“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向“为什么会发生”“还会怎么样”发展,受众不再满足于获取新闻事件本身和事件发展情况,还要了解社会各方面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反应和思考。因此,加大新闻评论力度成为拓展新闻深度的有效手段。很多城市台都依托现有的社会新闻栏目,邀请评论员对重大和热点事件进行评述,尤其注重通过主持人的评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追求新闻深度。

2009年,本台《民生周刊》栏目曾经采访过一起山区村民因误购不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稻种导致绝收的事件,针对这一事件,主持人进行了这样的评述:“这一连串的疏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在我市农村,类似的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空白点一直存在。在很多地方,科学种田仍然是一句口号。没有科技知识做支撑,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谈何容易啊?什么时候,这些空白点才能消除,科学种田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呢?我们的农技服务人员,在送技术送知识到田间地头这项工作上都尽心尽力了吗?”这一评论,将受众的目光引导到农技普及这一问题上,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新闻事件的脉搏,为受众打开了一扇思考的窗口。

把握适度,提升媒体公信力

把握分寸报道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记者在增强受众意识的同时,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突发事件因为事件的特殊性和影响力,极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如果不负责任地增加突发事件表象的报道量,一味满足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统筹兼顾,在完成突发事件和灾难性事件前期现象报道之后,必须迅速转向建设性报道和反思性报道,促进社会稳定、提振群众信心。

慎重对待成就类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长期以来,城市台新闻栏目在报道当地各行各业成就和业绩时,都有言过其实、不够客观公正的现象。当地出现某一先进人物时,各路媒体蜂拥而上,轮番轰炸,连篇累牍地对其进行“聚焦”式报道,影响了受众对这一新闻事件和人物的信任度,也势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在进行成就性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时,要不浮夸,不拔高,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建设性地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注意建设性,这是舆论监督的核心。业界针对舆论监督报道曾经展开过讨论:舆论监督,究竟是刮骨疗伤?还是斩草除根?现阶段的舆论监督环境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做“过把瘾就死”的稿子,而应该在选题的宏观性、针对性,分析问题的客观性、科学性,所提观点的建设性、可行性,具体操作的合情性、合法性上下工夫,以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作者单位:池州市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戏台莫自为戏班 下一篇:明星跳水节目的双向心理诉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