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线、面”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之魅力

时间:2022-08-10 07:22:03

以“点、线、面”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之魅力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思维能力的生成,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语篇教学以其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语言信息。主张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细读课文,再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词汇和句型。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它强调的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以及感悟文章后的自主表达。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相对较长,所涉及的词汇、句型、文化信息更为丰富,许多老师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英语语篇教学的弊端

1.语篇呈现七零八落

小学语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因此语篇教学主张从整体入手,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情境。而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新知多、篇幅长。为了降低理解难度,有些教师把完整的语篇分割成许多部分,再逐一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只是孤立、分散地呈现新知,与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宗旨――在完整的情境中理解和分析语篇,背道而驰。

2.任务设计孤立无援

课标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因其通过一定的任务来呈现语篇、分析语篇,已成为不少英语教师的共识。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局限于语篇的各个片段,使得设计的任务零碎散乱、缺乏联系。其中,一些机械的听、读训练,脱离了语篇的整体情境,彼此之间相互孤立、毫无层次,不仅阻碍了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及内容理解,更影响了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的提升。

3.词汇教学喧宾夺主

高年级部分语篇中的新词较多。有些教师在阅读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单词、句型的铺垫教学,在理解感悟语篇时,学生仍然感到困难重重,教师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巩固操练新单词。一节课过去了,学生只学习到了一些孤立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单词,而对本语篇内容毫无整体理解与把握,更谈不上综合语言的拓展与应用。语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是把双刃剑,及时扫除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有利于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但将大量时间花在词汇教学上,一完整的语篇被拆分得支离破碎,最后导致理解全文的时间缩短,课堂被迫草草收场。

二、英语语篇教学的提升策略

1.抓住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语篇教学的切入点,它可以是语篇的一个主题词,也可以是语篇中的一个语言点、一幅插图等。这个点能折射出语篇的大意和焦点,循着这个点可以逐步走进语篇、理解语篇。我县市级优课刘秋老师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 时,用自己以前和现在的两张照片,引出了话题then and now,从而走进语篇。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Read and write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Robin和男孩们要去意大利餐饮,所以本语篇的切入点就是:How do the children get to the Italian restaurant?循着这个问题可以走进语篇。又如,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 Read and write 的切入点就是hobbies and jobs,通过这个话题可以引出并走进语篇。

2.呈现一条“线”

面对小学高年级阶段内容比较丰富的语篇,依据话题抓住一条主线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思路显得尤为关键。这是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语篇的前提。“主线”是教师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思路,它能起到提纲挈领、辐射全文的作用。抓住主线,逐步拓展到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语篇。刘秋老师利用两张照片走进语篇后,紧紧抓住“以前和现在的对比变化”这条主线,展开活动,呈现语篇,深挖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 Read and write教学主线是:周末入住宾馆不愉快的原因:(1)房间破旧。(2)灯光太弱。(3)食物难吃。(4)电视是坏的。(5)邻房的嗓音太大。Unit 3 Where did you go ? Read and write,此语篇是以时间为主线:早上全家干什么了?下午全家干什么了?Unit 4 Then and mow Read and write的教学主线是:第一场比赛开始比赛中途比赛结果第二场比赛开始比赛结果。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人的骨架,首先让语篇立起来。然后围绕主线设计一系列真实贴切的活动,这些活动就像是人的筋脉,它紧紧围绕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序走进语篇、深入理解语篇。这些活动不再是零碎、散乱的,而是被有机串联在一起,使学生明白任务、思路清晰、记忆深刻。

3.展开一个“面”

语篇教学的技巧在于能非常巧妙地将支离破碎的单词组成语篇,在增加语言情境、词汇容量的同时,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会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说语篇教学中的语言点就好比人的血肉,合理地进行语言点的教学,及时扫除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可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语篇的内容和含义,让语篇教学鲜活、生动起来。刘秋老师在呈现语篇前,让学生说说老师及熟悉的明星以前和现在的变化,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以旧引新,解决了部分新词:different, couldn’t,before , well, 为语篇教学扫清了“拦路虎”。在语篇教学中,刘老师又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自己和家人的变化。在教学语篇时,英语教师在抓住主线同时要努力展开一个面――语言知识面。在教学中通过铺设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搭建语言“脚手架”,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积极带动旧知等相关语言的滚动运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扩大知识的容量,增加语言的输出。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应找准一个“切入点”走进语篇,依据话题抓住一条“主线”呈现语篇,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思路。在学生整体感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展开一个语言知识“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通过语篇学习、实践活动、课外拓展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 下一篇:刍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