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凭什么这么火?

时间:2022-08-10 03:39:22

当我们还沉浸在调侃印度电影三宝“开挂、跳舞、色彩好”的欢乐氛围中时,这个类型片大国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每年1 000部以上)、第二大电影出口国、第四大电影票房市场。据德勤的报告预测,2020年,印度电影业收入将达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5亿元)。

也许对比中国电影产业目前的300多亿元收入还不够看,但印度电影业的收入是建立在极低的票价和制作成本上的。他们是如何“开挂”从一个散乱又封闭的市场冲击世界,建立起可以媲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基地的?

阿米尔・汗:印度的良心

最近你很难不被一个视频刷屏:印度明星阿米尔・汗花两年时间“先胖后瘦”:他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将体重增加到97千克,以扮演一位55岁的角色;随后又通过地狱般的高强度训练,恢复一身肌肉以扮演一位19岁的摔跤冠军。

“橡胶人”级别的敬业才刚刚发酵,接着就是票房横扫。在中国,《摔跤吧!爸爸》比印度晚半年上映,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7天内票房过亿,口碑节节高涨,在豆瓣的评价高达9.2分。

很多人都惊讶了,那个“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印度电影居然这么厉害?――可以先从阿米尔・汗这位印度影坛的常青树说起。

阿米尔・汗出生于一个传统的印度电影世家,但他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印度电影人。

“世家”在印度电影业里,是一块分量很重的入门砖。印度电影行业里,不同的电影世家分别把控着不同的电影基地,比如印度北方著名的卡普尔家族占据了宝莱坞(孟买)电影的半壁江山,而南方有NTR家族、Krishna家族等盘踞泰莱坞(海德拉巴)。

阿米尔・汗的从影经历是一炮走红,继而哑火。痛定思痛的阿米尔・汗给自己制定了三大事业准则:不轧戏,一次专注拍一部戏;不看完整剧本之前不接受邀请;不参加任何印度电影奖项的颁奖礼,因为质疑其公信力。

从这三大准则,大概也可以看到印度电影行业的环境:竞争激烈,明星为了巩固地位疯狂接戏;电影制作求量不求质;评奖体系严重商业化,缺乏公平的环境。至今,阿米尔・汗仍恪守这三大准则。

现实中,阿米尔・汗也与《摔跤吧!爸爸》里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父亲有得一拼。他本就是一个擅长打破传统的人――年轻时打破宗教束缚,与邻居女孩为爱私奔。

在类型片盛行的印度,阿米尔・汗在题材和制作上首开先河。1999年,他试图为运动题材的《印度往事》寻找演员和制作厂,却无人问津,他干脆自己成立了一家制片公司,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专心制作这部电影。

――《印度往事》_创了宝莱坞运动题材的电影先河,也是印度历史上首次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杰作。

大多中国观众对阿米尔・汗的熟悉来自两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我的个神啊》。前者抨击了印度的应试教育问题,后者则大胆地讨论起了宗教话题,并且它们都以轻松喜剧的形式呈现,让人在笑与泪中直面印度的各种社会问题,这在印度是前所未有的。

《摔跤吧!爸爸》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来自阿米尔・汗自己的制片公司。电影票房的爆发让人看到“阿米尔・汗影业”多年来在三大准则下的厚积薄发。

阿米尔・汗是印度少有的戏路极广的演员,还是全印度第一个运用网络宣传电影的人,他也是第一个制作电视节目直面印度社会弊端的电影人。因为那个节目,阿米尔・汗还获邀到国会作证,促使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2012年,他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印度的良心”。

在谈到“阿米尔・汗影业”十年辉煌的秘方时,阿米尔・汗也强调“良心”:我们只会对两方面负责任,一是投资方,一是我的观众。我坚持对我的观众诚实,绝不误导他们。

再造“莱坞”

如果说阿米尔・汗用良心改变了印度电影,那么年近80岁的传媒大亨罗摩吉・拉奥改造印度电影的方式则简单粗暴得多――砸钱。

拉奥喜欢穿着休闲的开领白衬衫,看上去像个退休的公务员。但这位身着朴素的老人却坐拥全球最大的影城――“罗摩吉电影城”。其占地1 666英亩,有47个影棚和无数“一站式”工作室,能装下四个多好莱坞环球影城。

电影城里有模仿凡尔赛宫的太阳神喷泉、日式的“莎扬娜拉花园”,甚至还有美式加油站和“自杀角”――一个悬崖的造景,剧组经常会到这里来拍殉情的剧情。

据拉奥形容,制片人只要拿着剧本走进影城,拍摄、剪辑、混合甚至上映都能“一条龙”服务。要拍摄大型歌舞镜头?他们可以同时提供2 000名临时演员。

这样成熟的电影基地,实际上还要排在宝莱坞后面――没错,我们熟悉的宝莱坞,并不是印度唯一的电影基地。

印度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电影市场。名号最响的宝莱坞其实只是以孟买为核心的印度北方电影业的代表,他们拍摄的电影都是说的印度官方语:英语和印地语。像包括阿米尔・汗在内的印度“三大汗”,都属宝莱坞出身。

由于联邦制和历史原因,印度的29个邦几乎每个邦都有自己的方言,而针对不同的方言都有相应的“莱坞”。产量排在宝莱坞之后的泰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等四大电影生产基地,组成了整个南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的产量占据了整个印度的50%,泰莱坞占20%,其他“莱坞”分占剩下的30%。也就是说,由于语言,整个印度市场被先天性地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块状,相对封闭、割裂,但也各自相对完整、成熟。

罗摩吉电影城位于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从电影版图上划分,属于泰莱坞。而拉奥对于罗摩吉影城的规划,比起宝莱坞晚了整整十年。

1977年,印度在孟买西郊一个占地500多英亩的山谷中组建了当时最大的电影城,人们用孟买(Bombay)的第一个字母替换了好莱坞(Hollywood)中的首字母,为之取名为宝莱坞(Bollywood)。

这里有着当时条件最好的摄影棚,也有寺庙、花园、森林、湖泊等景观,可以满足几乎所有的内外景需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印度年轻人奔向这里,寻求成名的机会……

不过南北对比,新兴的泰莱坞比宝莱坞要开放得多,影城建设和运营上也更贴近好莱坞。宝莱坞最主要的六七个大电影公司不对外开放,也没有建设大型主题公园。

在孟买花100美元可以享受一次“宝莱坞之旅”,但其实只是旅游公司组织的参观。

而在泰莱坞,只需要25美元就能体验“罗摩吉明星体验之旅”,坐上小车驶进罗摩吉影城,近距离观赏明星拍戏,在包罗万象的全球仿制景观中游玩、购买周边,与好莱坞的环球影城相差无几。

“我们一年能吸引150万游客,是仅次于泰姬陵的旅游景点。”拉奥说。不过,这里的游客大多都是印度人。

在贫富差距巨大的印度,平民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影,而这里则是一个梦想走进现实的地方:不但可以接近明星,还能体验一把国外风景。

大片争雄

印度电影产业的日渐进步与成熟,以及像拉奥这类大亨的加入,给泰莱坞带来了与宝莱坞,甚至是好莱坞叫板的底气。《巴霍巴利王》就是他们打响的第一枪。

这是目前印度史上最贵的电影,投入超过2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68亿元)。大投入意味着大制作,这部电影汇聚了印度影坛一线明星,拍摄了400余天,光是剧本、服装和艺术设计等前期制作就耗时约两年。气势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

也许从“宝莱坞”的命名开始,学习好莱坞就成了印度电影的本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和国外电影的进入,印度电影度过了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但这也足以让不少电影人反思传统印度电影那些老旧而又失序的制作环境和模式。

这时给印度电影业带来改变的人是龙尼・斯克鲁瓦拉。他并非电影世家出身,全靠自己打拼,他在宝莱坞打破世家垄断的办法,就是真正地学习好莱坞。

龙尼成立了自己的UTX娱乐公司,引进了预算制度,还聘请好莱坞编剧,把宝莱坞传统的“3小时片长,至少6支歌舞”模式缩减成90~120分钟的好莱坞式电影。他还从国外招商引资。

像印度这样封闭的市场,国外商人们觊觎已久。但好莱坞也苦于一方面印度制片商固步自封不愿对外合作,一方面其市场生态独特,好莱坞大片在印度上映连连票房失利,于是与印度制片人合作求之不得。

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杰克・华纳改造了美国影院,使之发展成为全球扩张的大院线那样,龙尼也真正为印度市场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宝莱坞的杰克・华纳”实至名归。

近年来,印度电影制作已经越来越靠近好莱坞,《巴霍巴利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明星主导开始转向制作主导,明星的片酬被控制在总投资的15%~20%,总投资的50%会被投入到制作和特效上。像阿米尔・汗还主张演员与电影共担风险,拍摄时不拿片酬,以票房分红为所得,分担票房责任。

而泰莱坞所在的海德拉巴也在特效制作上提供了便利。良好的基础建设使海德拉巴成为软件发展、业务承包和生物技术的基地,国际上有“网络拉巴”之称。许多印度和外国的公司在这里设有总部或研究中心,像Google、微软和Facebook等公司都在此地有办公室。

如果要说与好莱坞的距离,印度因其软件外包产业和大量技术人才的移民,其实已经是近水楼台。《巴霍巴利王》的制片方就通过与好莱坞众多工作室合作,并邀请了《侏罗纪世界》特效制作的多名人员参与制作,特效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巴霍巴利王》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开端》于2015年在全球4 000多块银幕上同步上映时便一鸣惊人,2016年在中国上映时,全球票房已超过6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6.4亿元)。

第二部《结局》在2017年4月上映,目前的全球票房成绩和《摔跤吧!爸爸》双双突破1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0.7亿元)大关。

这两部电影作为印度电影的南北“派系”代表,在票房上打得难分难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一部电影胜利,都将创造新的历史。

开挂、跳舞、色彩好

事实上,不管是《巴霍巴利王》还是《摔跤吧!爸爸》,都仍然保持了浓厚的印度风格。《摔跤》的故事内核更“国际化”一些,但仍然扎根于印度社会现实,这是阿米尔・汗一的风格;相较而言,《巴霍巴利王》的神话背景、兄弟情仇、英雄美人,还有大量的华丽歌舞和“开挂”般的动作戏等元素,更接近传统的印度电影风格。

我们常常调侃的印度电影三宝“开挂、跳舞、色彩好”,其实是有其文化和市场背景的。简单来说就是印度本土观众爱看,电影就投其所好。

印度电影非常擅长“本土化”,比如2006年的印度电影《克里斯》,照搬了好莱坞大片《超人》的设定。只不过宝莱坞的超人能歌善舞,还会玩中国功夫,顿足一跃能跳过喜马拉雅山,想象力之奇诡不输好莱坞。

这种标签式的本土化行业风俗,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印度电影的整体风格,也形成了印度电影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大量的印度裔海外移民,为印度电影的出口创造了条件,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印度电影与国际接轨。如今“莱坞”们大量与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其实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尝试。

坚守什么、扬弃什么,印度电影人的不断进击,对中国电影人来说也不失启发。

上一篇:象形造字法在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约撸打赏羊肉串,很久以前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