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系优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10 11:51:26

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体系优化问题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水平,是衡量高校的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在高校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政管理是揭示行政现象、过程内在的本质联系,是人们在长期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提高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深化高校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管理 优化问题

一、背景介绍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启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个由各功能部门组成的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些,都可以称作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高校追赶世界一流的步伐。可以说,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也积累了众多弊端,这些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口益低下,大量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严重阻碍了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是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优化我们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

国内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和优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研究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行政权力的扩大化和行政管理人员考核体系的建立上。有的观点认为,推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应该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应聘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观点提出,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建立行政权力制衡机制、转变行政管理理念、精简高校机构。还有的观点建议,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理念,以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保证高校的正常运作。

二、优化含义

行政管理体制就是一个国家的政体及其管理制度的集中反映;从运行状态上说,它就是种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等有机构成的一个管理系统。行政管理体制就其一般内容来说,包括行政权力的划分、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为保证行政管理顺利进行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程序。

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优化,是为了更加优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留突出的一面,放弃不太重要的方面。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是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是指在尊重各高校的具体行政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发现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弊端,改造现行的行政管理,达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终极目的。

三、优化办法

首先,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各岗位的行政管理职责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考核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其不但是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聘任、奖惩、激励的重要的基础,为了保障考核的效果,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执行办法和完善的机制。也正是因为如此,应该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更多人才的工作得到认可,培养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地方高校还应该积极调整行政机构,合并或是撤销相应的部门,这样才能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使高校的人才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强化和分配体制的调整,能够不断使当前的岗位得到强化,去除平均主义,打破铁饭碗的束缚,致力于创建一个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环境,使人才各尽其能,实现行政管理体制的科学化。

其次,科学规划岗位设置,疏通行政管理人员岗位晋升的渠道部门的职能、工作复杂度等方面的因素是岗位设置的重要的参考因素,为了能够设置出职责明确、比例合理、管理岗位,就需要充分参考这些因素来对相应的岗位进行设置,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行政管理的效果。此外,还需要处理一个关系,就是岗位和晋升的关系,只有具备不断晋升的目标激励,才能更好地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激励,才能使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对待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只是,稳定行政管理队伍,这样才能长远地促进管理科学的快速发展。科学设置岗位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应该注重目标考核,对相应的行政管理岗位进行分级机,以明确的质量标准来对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等进行明确,制定完善的岗位等级津贴的因素依照相应的位评分来进行等级设置及,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不但包括工作职责、工作特点、任职资格、重要程度、难易程度,还包括工作权限、工作目标、核心技能、责任风险等。依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一到九级的划分,津贴的制定并制定相应的等级津贴,这样才能更好地根据实际的支付能力来完成使得行政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来获得相应的津贴。岗位设计和职位晋升也是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管理人员的发展问题要处理全面,使其能够才能够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两个方面谋得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再次,加大激励机制的引进,赋予各层级均等的发展机会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体制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型管理机制,另一种是动态型管理机制。所谓的静态管理机制就是将相应的取酬、奖励等方式应用到不同级别和层次的人员中。所谓的动态管理机制,就是依照德、能、绩、效等指标来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评价。从这点来看,动态型管理机制不但能够使行政管理人员的合理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还能激发其进取和创新意识,使其逐步自我完善,形成有效地自我激励,从而获得更好地发展。各地方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为了保障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不但需要量化指标,以保障激励机制能够保持较好的操作性,更好地对其进行评判,还需要确定相关的定性指标,将目标考核、组织评议结合在一起,在评判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贡献大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实行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这样的分配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高层次人才、岗位的倾斜。我们还需要重视的是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组织结构、知识结构,使具备相应才能的行政管理人员得到更好的任用,实现管理岗位人员能上能下,做到任人唯贤伍不断优化,人尽其才,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施展华彩的平台事业上有所建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使行政管理队使行政管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晨.浅析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201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 下一篇: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