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汉市滨水地带景观设计特色

时间:2022-08-10 11:37:14

论武汉市滨水地带景观设计特色

摘 要: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大城市中滨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滨水景观的设计对武汉城市总体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将从武汉的滨水资源及现状出发,分析武汉滨水地带景观设计特色。

关键词:武汉市;滨水;景观;设计;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绿化也日益受到关注,滨水景观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个热点。滨水区是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包括了水域、水际线和陆域3部分。城市滨水地带从古至今,都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它不仅起着抗洪、调节城市生态等巨大的生态作用,还是城市形象塑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承担着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的任务。

城市滨水地带景观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涉及了多学科的知识,如水利、城市规划、景观、人文历史等,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中还要广泛地考虑到具体一座城市的园林建设、交通、水文和地质等多方面的实际内容,要求设计者根据具体城市环境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因地而异、因地制宜。

1 武汉的滨水资源及现状

1.1 自然滨水资源

武汉市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长江、汉水2大水系从城市中穿行而过,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奇观,切割出2江分3镇的独特地貌。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名,大小湖泊星罗密布,拥有月湖等著名的湖泊,水系四通八达,在滨水资源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武汉市域范围内拥有水域面积2185万hm2,湖泊370个,水域率、湖泊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可以说,水已经成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标志和特色,具有滨水地带景观设计的先天优势。

1.2 滨水资源的人文历史特点

而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也与它的滨水资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对武汉来说,水是历史的脉络,是文化的底蕴和象征,从古云梦泽文化,到大禹治水的传说,高山流水的佳话,荆楚文化的深厚悠久……无一不浸着水的痕迹,表现了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亲水性,体现了这里的人民对水的热爱和依恋。这种自古有之的亲水性使得武汉建设好城市滨水景观具有必要性和紧迫,建设有武汉特色的滨水景观不仅是自然环境所决定的,更是历史,文化所决定的。

1.3 滨水资源现状

由于长期泥沙的淤积,近年来的围垦造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武汉的湖泊水域正受到极大的威胁。通过对历史资源的对比可以轻易地发现滨水资源正以很快的速度被破坏。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武汉市区仍旧有大小湖泊127个;到20世纪90年代初,武汉中心城区主要湖泊只剩下35个,总面积6333.33hm2;到1998年,又有8个湖泊被填占,几乎是1年消失1个,剩下的27个湖泊实际面积是5993.33hm2。10年间净减少水面积333.33hm2 (资料来源:武汉市水务局)。同时,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是很严峻的问题,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的恶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如曾经武汉人引以为傲的东湖就遭到了严重的水体污染。虽然武汉的总体水质到目前为止仍保持较好的水平,生态环境较为稳定,滨水资源仍是全国独一无二,但近年来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仍对武汉带来了重大挑战,也为滨水景观设计者提出了一道难题。

2 武汉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建设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9】ll号)中指出:要将武汉市“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而武汉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滨江、滨湖作为特色的城市,城市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开发对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

2.1 适用性目标

滨水景观的设计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满足城市和人们对滨水空间功能的需求,如休闲娱乐、运动建身等功能,同时,应做到对全年、全天候对公众免费开放,使得滨水空间真正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2.2 多样性目标

在有限的滨水地带应有多样化的景观设计,而非重复单调,无论是在绿化植物的选择,绿化形态的选择,还是生物的种类、假山雕塑等装饰上都应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应具备多样化的功能设施。

2.3 开敞性目标

滨水空间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界面,其临界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得影响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

2.4 可达性目标

所有市民均可步行或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安全抵达滨水地区。

2.5 文化性

滨水空间是城市空间典型地段,其环境及建筑设计应突出反映其地域文化特点和城市历史文脉,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如武汉的许多著名历史建筑都分布在江边或湖边,城市的文化重心向来都沿水分布,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突出文化特色,保护文化传统,延续人文关怀。

3 武汉市滨水地带景观设计特色分析

3.1 依托自然山水,建设天然滨水绿化系统

武汉市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加上水系发达,所以,乡土树种种类多、质量好,是绿化树种的天然大宝库,如汉口江滩第1期工程绿地面积14万m2,滩内名木挺立、芳草茵茵,栽种银杏、紫薇等100多个品种,近2万余株乔灌木,铺植草坪近20万m2。而武汉市现在的公园或拟建的公园80%以上都是依托天然的山水走势,运用天然的乡土植物,依照天然形成的骨架进行滨水景观设计,回应自然、顺其自然,在最大程度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滨水空间,使其成为宝贵的休闲娱乐空间。

3.2 满足公众需求,打造不同定位的滨水公园

公众对滨水地带这个公共空间的需求是多样、不同的,既有生态方面的需求,也有文化方面的需求。武汉市通过打造不同定位的滨水公园,满足公众不同需求,如汉口江滩1期工程重点在于满足城市的生态功能,工程不仅可以起来防洪的重要作用,且设置3级亲水平台,分为3大景区,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大创新;江滩2期的建设要显现汉口江滩位于长江之滨的恢弘气势,继续保持整体、亲水、生态、休闲的特色,形成“大绿化、大格局、大景观”,真正建设成为标志武汉城市形象、具有观江亲水和游憩健身功能的绿色滨水长廊;江滩3期往汉口江滩两头延伸,这条滨水绿化长廊长达8.45km,形成世界级的大型绿化广场和公共体育运动场所,拥有大型游泳池,篮球场等运动设施,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绿色休闲场所,趣桥、溜冰场等休闲设施,使得江滩公园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而龙王庙景点规划重点保证黄鹤楼、龟山电视塔对龙王庙一南岸嘴景区及长江、汉水视线的直达性,在两江交汇口岸形成沿江景观界面的高潮,统一规划两岸空间景观,加强整体感,重点打造历史名牌。月湖文化区的总体定位要求立足于城市生态绿心和文化艺术中心。

3.3 组建生态网络,建设滨水绿色景观走廊

武汉市通过扩大滨水绿化带的宽度,并在重要的湖泊等建立起广场或公园,建立起自然生态网络,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形成丰富的群落层次结构,通过水系联系起来的滨水绿色景观走廊完成了空间的自然转换和过渡,连接起整个城市,更好地完成了山水园林城市这个建设目标,使整个城市的景观具有整体性。

3.4 富有节奏韵律,形成变化无穷园林绿化景观

武汉滨水地带景观园林植物的配置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景色四季不同,变化无穷,如汉口江滩的园林景观,阳春草木吐新,满园绿意;盛夏绿荫夹道,江风习习;金秋群花吐艳,枫叶显媚;寒冬玉树银装,江天一色。不仅园林景观富于季相变化,而日夜之景也形成强烈的对比,武汉滨水地带的夜景亮化以黄色为主调,体现了繁华明快的特点,且与岸边的万家灯火交相辉应,与城市中历史建筑的流光溢彩相映衬,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夜景。

参考文献

1 胡静,许贤棠.武汉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汉阳为例[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1)

2 张甘,张光辉.武汉市滨江景观的环境设计[J].新建筑,1996(1)

3 毛君君.武汉江滩与上海外滩的景观设计对比[D].湖北工业大学,2012

上一篇:园林中园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湿地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