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总是过于敏感和情绪化?

时间:2022-08-10 11:03:08

我为何总是过于敏感和情绪化?

我是一个新婚不久的女性,有很好的工作、家庭和外在条件,但令我特别困惑的是,我的情绪特别容易跌宕起伏。我的感情丰富,纤细,敏感,不稳定,有时精力充沛,干什么都有劲头,有时情绪低落,干什么都不在状态。一双鞋子,一件衣服,一首歌,一本书,一段话,都会影响我的情绪。别人都说我是个特情绪化的人,没错,其实我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悲伤、兴奋和忧虑,心平气和的时候很少,有时一天当中就有多次情绪波动,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我非常羡慕那些感情上迟钝的人,我认为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心理问题吗?

湖北襄樊晓杰

过于敏感和情绪化都是心理问题惹的祸

宋家玉:晓杰所反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不少人有这种情况,并为此感到苦恼,可以肯定地回答这都是心理问题惹的祸。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呢?原因很复杂,主要有遗传和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众所周知,父母的许多性格特质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是无法抗拒的,但遗传因素所占的比例很小,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后天因素决定的,即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等,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情绪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成型并成熟于一个人的少年发育期,也就是心理成长成熟期。这个时期的少年儿童如果遇到家庭关系紧张,父母非打即骂争吵不断,家庭气氛冷清固执不善沟通等等不和谐的情况,就会对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造成严重的危害,因为这时的少年儿童没有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只会被动地学习借鉴和模仿。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生涩缺乏沟通,孩子无法临摹学习正确的情感沟通情绪表达方式,渐渐地他们养成了猜测的习惯,而且对事物敏感疑心重,这实在不是孩子们的错,他们只能靠猜测揣摩对方,靠敏感疑虑来领会未知的事物,并借以提醒自己。这种习惯逐渐被固化为性格特质并被植入潜意识,一旦他们的缺陷认知与客观现实和正常事物相碰撞相违背的时候,他们无法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寻求解决和帮助,而依然是动用了儿时家庭环境造就的习惯性应对措施――即冷酷、沉默、消极、对抗,随之极端的情绪化特征也就自然地表达了出来。这一系列的反映都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发生的,甚至早已经泛化对一般问题的应对方式,有时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都会引发当事人不小的情绪波动。

晓杰的不稳定情绪应该也是这类原因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在提高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尽可能少去猜测臆断问题,多用真诚表达自己,多用虔诚和微笑倾听别人,不要带固有的框框和有色眼镜看待人和事物,要下决心重新做一次小学生学会沟通和认知事物。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树立信心,就一定能够改掉自身的毛病。要在心里牢记自己的问题是由于儿时认知与习惯性感知感情表达方式的“亏空”,解决的方法只能是补足这个“亏空”。虔诚的再当一次小学生吧,别人并不知道底细,因为那是你心底的秘密,不存在面子和自尊的问题,只要虔诚地学并认真地总结,敏感和情绪化问题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毕竟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

上一篇:突然肚子疼防“腹部中风”等 下一篇:五种食物保护牙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