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探戈”

时间:2022-08-10 10:55:46

美丽的潘帕斯草原和拉普拉塔河孕育了激情四射的探戈,并且这也成了阿根廷耀眼的名片。想必去过阿根廷的游客都会对活力四射的探戈记忆犹新,但是,活力四射的探戈舞步却无法拯救陷入泥潭的阿根廷经济。

通常而言,FDI(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社会福祉,因此,各国都会对投资有着诸多的优惠措施。但是,阿根廷却对此抱有“厌恶”的情结。对于这点,有过阿根廷商业经历的人都会对其税负之高刻骨铭心。阿根廷的公司所得税税率高达35%,通常的增值税税率为21%,营业税率3%,银行支票税率为0.6%,以及0.5%的净资产税等不一而语。同时,境内的贸易保护由来已久,例如流入阿根廷境内的资金对于进口商品的企业而言,税务机关实施预交税款制度,即当进口企业进口货物时,往往需要清关时按CIF价的3%支付预交所得税和按照1.5%预交营业税,尽管这些都可以抵扣以后年度的所得税,但是对于资金头寸紧张的微利企业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与此同时,当企业在收到货款或服务款时,居然会被莫名其妙地被扣除0.6%的代扣支票税。一言以蔽之,阿根廷税重猛于虎。

除了令人咂舌的税负之外,最近企业外汇自由支配权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索货币兑换硬通货居然成了天方夜谭。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左边列示的比索资产保值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谜题。追本究源,政府债务及贸易政策无疑是其导火索。为解决2012年8月到期的2001年发行的23亿美元外债,5月份阿根廷政府在境内实施了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冻结了民众和企业在外汇市场购买美元的需求。通常而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一措施反而加剧了民众对本国货币贬值的预期。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恩威并施,甚至出台了规定,即任何零售商店,无论玻璃橱窗外是不是有贴出接受外币还有汇率的告示,只要接受美金付款,店家都会被联邦公共收入管理局(AFIP)的稽查开罚单;同时,6月6日总统克里斯蒂娜公开号召大家放弃购汇。

然而,阿根廷的限购措施只能火上浇油,经济状态陷入了恶性循环。“黑白双煞”的汇率制度只能加重扰乱市场配置信号功能,打乱企业的生产节奏及对市场走势的预判。为此,企业的经营活动愈发谨慎,商业信心大幅下滑,进而导致宏观经济陷入了衰退的陷阱,商业前景黯淡。实际上,目前阿根廷境内通胀率已经高达20~30%。这种背景下,政府亦不能“独善其身”。贫困交加的政府则想尽办法掘地三尺,开征税源,并重祭“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大旗。其中对进口设置了重重障碍,首先需要先报阿根廷央行的审批,甚至对于企业给予了每年兑换25万美元的上限规定。无怪OECD将阿根廷列为全球贸易保护最为严重国家的“楷模”。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言犹在耳,对于缺乏产权保护传统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为此,走出去的企业需要有充足的风险规避意识,提前筹划产权保护的路径和财产保值的措施,避免落入“开着宝马进去,推着自行车出来”的尴尬境地。

上一篇:警惕未来物价上行风险 下一篇:PE“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