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时间:2022-08-10 08:18:01

80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摘要】 目的: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缺陷定性以一般差错和疏忽为主,用错药居缺陷发生之首,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缺陷的高危科室,护士及助理护士是发生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健全护理缺陷管理制度,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关键词】 护理缺陷;分析;管理对策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医疗体制、管理体系、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的欠缺、不完善因素而导致医疗损害及误解的事实,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均属于护理缺陷[1]。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等多方面因素,护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对护理缺陷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护理部通过对近两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护理缺陷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全院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均来源于科室填写的护理缺陷上报表。

1.2 方法:对80例护理缺陷按照《河南省医院护理管理与工作质量评分标准》中“护理差错事故范围”进行定性,将80例护理缺陷按性质、人员结构、科室、分类分别进行统计。

2 结果

从缺陷的性质看,以一般差错(37例)和疏忽(35例)为主,占护理缺陷的90%,大差错(6例)占7.5%,事故(2例)占2.5%;从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分布看,护士及助理护士(58例)占72.5%,是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余依次是护师(11例)、主管护师(7例)、实习护士(4例);从缺陷发生的科室分布看,普内科(10例)、普外科(9例)儿内科(7例)、妇产科(6例)发生频率最高;从缺陷的分类看,用错药(39例)居缺陷发生之首,占48.75%,其余依次是漏做治疗(13例)、不当的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意外伤害(9例)、药物外渗(4例)、沟通不良(4例)、标本采集错误(3例)、执行错误的医嘱或错误地执行医嘱(3例)、操作失误(2例)。

3 原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由于我院2007年整体搬迁后业务发展迅速,新增年轻护士比例较大,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护士及助理护士占全院护理人员的55%,而她们是临床护理的主力军,鉴于其临床经验不足、理论知识相对缺乏、风险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从而成为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随着临床经验的逐年积累、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加成熟、工作重心的转移,缺陷发生逐渐减少。

3.2 管理因素

3.2.1 制度执行不力:“三查七对”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工作忙碌、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主义等多种原因导致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3.2.2 人力资源不足: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科室”,与这些科室病人周转快、工作量大、高危操作多、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有关。

3.2.3 实习生管理不严:带教不严格,对实习生管理“放手又放眼”是导致实习生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3.2.4 仪器管理不善:发生一例因输液泵设置的输液速度与实际不符导致输液速度过快的护理缺陷,与平时未注意检测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护士过分依赖仪器有关。

3.3 知识缺乏: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特别是对特殊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知识缺乏导致盲目执行医嘱或用错药物。

4 防范对策

4.1 建立并健全各项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4.1.1 建立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当事人及其所在的科室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凡主动上报者不予追究责任(护理事故或严重的护理纠纷除外),及时发现缺陷予以纠正避免不良后果者给予奖励。

4.1.2 建立护理缺陷分析和讨论制度:发生缺陷3天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对严重问题护理部立即调查,根据情况处理,提出防范措施;对一般问题每月将问题汇总、分析,护士长会议通报。

4.1.3 建立护理缺陷登记制度护理部对每一例上报的护理缺陷详细登记,包括缺陷发生的科室、护士姓名、年龄、工作年限、班次、定性、原因、处理结果。各科室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讨论意见等。

4.2 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2.1 重视安全隐患管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2]。为了防微杜渐,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医院成立了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了缺陷管理小组,负责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

4.2.2 重视环节质量控制每年由护理部组织一次护理安全月活动,重点检查护理安全问题;每月由科护士长下科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平时由护士长和护理缺陷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即时监控。关注细节,重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管理常抓不懈。

4.2.3 重视护理工作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护理部成员轮流到各科室进行跟班劳动,掌握临床一线信息,针对频繁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跟踪调查,查找原因,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及时进行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4.2.4 重视“高危环节”的护理管理监控。高危科室是指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科室,如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等。高危护士是指新调入、新毕业、责任心不强、技术欠佳、有思想情绪的护士。高危病人是指新入院、新转入、疑难危重病人、特殊治疗护理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高危时段是指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和中班、晚夜班、交接班时。高危护理操作是指输液、输血、皮试、发口服药、手术前准备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督查、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4.3 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4.3.1 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护理风险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月由科护士长抽查考核护士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的掌握情况,培养护士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4.3.2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模拟、考试考核、一对一帮助、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了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4.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平均住院病人数以及床护比的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并设立机动人员5―10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随时进行人员调整。各科室采用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排班方式,如:弹性排班、二线班、APN排班(APN排班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以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个性化的排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何颂跃.医疗纠纷与损害赔偿新释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27―135.

[2]李妮,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的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59―60

上一篇: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肺心病患者126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