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对乳腺癌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效果探讨

时间:2022-08-10 07:36:15

辅酶Q10对乳腺癌阿霉素化疗所致心脏毒性反应的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辅酶Q10(CoQ10)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时对心脏毒性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在采用CAF方案化疗同时口服辅酶Q10,在化疗2疗程后进行治疗效果、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化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酶Q10;乳腺癌;阿霉素化疗;心脏毒性;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有超过130万人被新确诊为乳腺癌,其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病[1]。目前,虽然针对乳腺癌治疗技术的逐步提升,手术和辅助化疗仍然是乳腺癌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疗法。阿霉素(又名多柔比星)是属于蒽环类的高效乳腺癌化疗药物,由于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被临床广泛应用。CA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是目前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基本方案。然而,由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该药长期使用所致的积累性心脏毒性效应可致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而限制了其乳腺癌化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辅酶Q10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线粒体内的脂质类维生素氧物质,心肌线粒体中尤为丰富[2]。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认为,辅酶Q10是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介质[3]。其作用主要可以提高缺氧细胞对氧的利用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且易于心肌的恢复。本研究针对在使用阿霉素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心肌损伤尝试应用辅酶Q10进行预防,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肿瘤外科确诊并收治的8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病病理学确诊,年龄为41.70±11.23岁。其中腺癌27例,鳞癌28例,腺鳞癌32例;ⅢB期30例,Ⅳ期24例;预计生存期>6个月。

所有病人入院后体检肝肾功能机血尿常规正常,以往未接受过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经心电图、胸片及实验室排查未见患有基础性心脏病,既往史研究不存在心脏病遗传倾向。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人,对照组44人。两组患者在身高、体重、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等资料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手术后给予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均采用CAF方案,即静脉滴注环磷酰胺500mg/m2,氟尿嘧啶600mg/m2及阿霉素60mg/m2。一次/d,3周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化疗期间口服辅酶Q10 10mg,一日3次,连用14天。两组化疗时均给予常规护理。

1.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为治疗效果评价。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以(CR+PR+SD)计算稳定率[4];第二类为心脏毒性反应效果评价。此类指标分为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指标包括:ST段缺血性下移,T波平坦、倒置,QT间期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及早搏。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在患者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后,对治疗效果和心脏毒性反应进行评价。心脏毒性的观察参照WHO推荐的临床试验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凡以上项目有一项异常改变,视为心脏毒性反应。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以卡方检验评价组间差异,将p

2 结果

2.1 总体治疗效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期间总体治疗结果详见表1。在评定治疗有效率和稳定率方面,实验组的有效率与稳定率为55.8%和90.7%,相比对照组而言均有所提高。然而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此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有超过130万人被新确诊为乳腺癌,其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病[1]。目前,虽然针对乳腺癌治疗技术的逐步提升,手术和辅助化疗仍然是乳腺癌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疗法。阿霉素(又名多柔比星)是属于蒽环类的高效乳腺癌化疗药物,由于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被临床广泛应用。CA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是目前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基本方案。然而,由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该药长期使用所致的积累性心脏毒性效应可致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而限制了其乳腺癌化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辅酶Q10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线粒体内的脂质类维生素氧物质,心肌线粒体中尤为丰富[2]。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认为,辅酶Q10是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介质[3]。其作用主要可以提高缺氧细胞对氧的利用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且易于心肌的恢复。本研究针对在使用阿霉素对乳腺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心肌损伤尝试应用辅酶Q10进行预防,观察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肿瘤外科确诊并收治的8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病病理学确诊,年龄为41.70±11.23岁。其中腺癌27例,鳞癌28例,腺鳞癌32例;ⅢB期30例,Ⅳ期24例;预计生存期>6个月。

所有病人入院后体检肝肾功能机血尿常规正常,以往未接受过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经心电图、胸片及实验室排查未见患有基础性心脏病,既往史研究不存在心脏病遗传倾向。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人,对照组44人。两组患者在身高、体重、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等资料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手术后给予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均采用CAF方案,即静脉滴注环磷酰胺500mg/m2,氟尿嘧啶600mg/m2及阿霉素60mg/m2。一次/d,3周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化疗期间口服辅酶Q10 10mg,一日3次,连用14天。两组化疗时均给予常规护理。

1.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为治疗效果评价。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计算有效率,以(CR+PR+SD)计算稳定率[4];第二类为心脏毒性反应效果评价。此类指标分为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指标包括:ST段缺血性下移,T波平坦、倒置,QT间期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及早搏。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在患者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后,对治疗效果和心脏毒性反应进行评价。心脏毒性的观察参照WHO推荐的临床试验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凡以上项目有一项异常改变,视为心脏毒性反应。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以卡方检验评价组间差异,将p

2 结果

2.1 总体治疗效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化疗期间总体治疗结果详见表1。在评定治疗有效率和稳定率方面,实验组的有效率与稳定率为55.8%和90.7%,相比对照组而言均有所提高。然而经过统计学分析表明此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心脏毒性反应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心脏毒性反应情况如表2所示。心电图检测显示实验组共有7例心电图异常,对照组共有15例。在ST段改变,T波改变,QT间期延长,束支传导阻滞及早搏的病例统计中,对照组异常情况较实验组多,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观察辅酶Q10对采用蒽环类药物进行乳腺癌术后化疗的心脏毒性反应的预防作用,发现辅酶Q10可以在不影响总体疗效的同时减轻接受化疗患者的心脏毒性反应,预防患者心电图方面的不良改变和心肌酶谱异常。

阿霉素属于蒽环类药物,由于其心脏毒性,从而影响了其在乳腺癌化疗中剂量的扩大使用。蒽环类药物通过与体内三价铁离子形成螯合物,在本身能与线粒体膜结合阻碍能量代谢的同时强烈刺激自由基产生。由于心肌自身自由基清除能力有限,故成蒽环类药物毒性的主要靶点[5]。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辅酶Q10可以预防由蒽环类药物所导致的心肌损伤。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作为抗氧化剂的辅酶Q10可能是通过两种机制来保护心功能。一种是已被广泛认可的辅酶Q10本身作为强力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另一种是通过激活其他抗氧化物质的作用区域来间接发挥抗氧化功能[6]。与此同时,辅酶Q10参与心肌细胞电子传递过程,这能促使能量的产生来缓解心脏因为缺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能量供应缺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验中并未发现足够的证据证明在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期间给予辅酶Q10能够提升总体治疗疗效。虽然实验组在有效率及稳定率的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在统计学层面并没有差异。我们猜想,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可能是实验组在给予辅酶Q10后,由于其抗氧化能力的发挥使身体高负荷状态有所缓解,这提升了机体的自身免疫水平,更有利于机体对抗肿瘤组织。因为国外学者有动物实验报道称,辅酶Q10可以缓解阿霉素对大鼠肾脏的损伤[7]。然而,也不排除这种现象的产生或是由于本实验入选样本例数过少未能显现其差异,或是由于辅酶Q10能够单独或联合化疗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研究在给药方式及时间上选择了与化疗同时进行的口服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可以降低蒽环类药物对心肌造成的损伤。国内有学者报道,在化疗前就预防性给予辅酶Q10,也同样观察到了心肌的保护作用[8]。另有学者报道对心脏毒性的预防也可以用静滴的方式给药[9]。然而由于他们的报道联合了其它药物,因此何种给药方式、给药时间以及给药持续时间能够达到最好预防效果仍旧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对采用蒽环类药物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同时给予口服辅酶Q10能够降低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缓解心肌酶谱异常改变,有助于保护化疗患者正常的心功能,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Grayson M. Breast cancer [J]. Nature. 2012, 485: S49-S49.

[2]Dare AJ, Phillips AR, Hickey AJ,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for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 [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9,47:1517-1525.

[3]Pebrdy MA, Callaway CW, Neumar RW and et al. Part 9: post-cardiac arrest care: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J]. Circulation 2010; 122:S768-S786.

[4]谭莉萍,岑洪,胡晓桦.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医学综述. 2009, 15:1492-1494.

[5]周宇红.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预防[J]. 上海医药, 2010, 31:484-486.

[6]Lee BJ, Lin YC, Huang YC and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enzyme Q10,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i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2, 2012:792756.

[7]EI-Sheikh AA, Morsy MA, Mahmoud MM and et al. Effect of coenzyme-Q10 on doxorubicin-induced nephrotoxicity in rats [J]. Adv Pharmacol Sci. 2012; Article ID 981461.

[8]王军业, 胡少明. 参麦注射液合用辅酶Q10对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 33:267-268.

[9]王翠英, 宋春燕, 沈凤梅.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脏毒性反应31例[J]. 陕西中医. 2013: 34:150-151.

上一篇:肝胆疾病与健康人群的GGT、CHE及ALT检测结果的... 下一篇:降浊活血汤用于高脂血症治疗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