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李老爷子和岩画相守

时间:2022-08-10 07:28:28

编者按:地跨宁夏、内蒙古的贺兰山一贯以其西北风貌诱惑旅者,作为北温带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作为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古时候的西北跤民族繁衍生息之地,作为拥有阻隔腾格里沙漠东移和西伯利亚寒流侵袭的高峰的这样一座山,它的塞外风光值得我们探寻。而最具神秘色彩和令人称奇的,是贺兰山的岩画。

作为一个生物圈保护区,贺兰山奉献给生态旅者们最好的景象,就在岩画之前:水声潺潺,清泉一路流淌,信步之处,目光所到之处,崖壁上、石头上,尽是岩画。这些岩画最早距今已有8500多年,近至1000多年。时间仿佛静止,蓝天白云漂移着,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贺兰山岩画以神秘的、寂静的、斑驳的生命印记,历史和时间在纠葛中制造迷雾,等待我们沉思并豁然开朗。

这些关于岩画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叫做李祥石的老爷子。在贺兰山,我听到无数人说起他和岩画的故事,如果不是李祥石发现并且坚持研究,贺兰山岩画这一历史文化遗存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至少要推后40年。

1969年,20多岁的李祥石在宁夏贺兰县参加农村公社的“两教”试点工作,在贺兰口检查工作的一天,信步游逛的李祥石在贺兰山口发现了一块突出的巨石,上面刻画了许多动物,牛、马、羊、骆驼、虎,还有一些长颈粗尾的叫不上名字的怪兽,它们动静不一,姿势各异。这块巨石当地人叫“龙口”。

再往前走,不管是山崖,还是石头上,都刻着画,有动物,还有各种古怪的人面像。虽然当时天气还很冷,李祥石还是出了一身汗,巨大的神秘感向李祥石奔袭而来,而他并不知道,他眼前的这些石刻画,就是不知多少学者和专家梦寐以求的东西:岩画。

10年之后,李祥石第二次走上贺兰山时,很多副岩画已经被破坏了,他开始岩画的保护和研究,尽管那时的他,还只是县爱卫会的一个普通职工。随后的几十年间,李祥石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

这些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当我走进贺兰口岩画区,才真的意识到李祥石所发现的岩画艺术是这样一件宝贵的玄乎的艺术品。贺兰口岩画区是对游人开放的,进入景区找到了一户农家院安顿好行理后,就提着相机勿勿地奔向了贺兰口岩画区。

山口里两侧都是岩画,我顺着一侧的岩壁慢慢地向着岩画壁深处走去,看着清澈的溪水从远处的山口中流下来,傍晚天空中的晚霞也映衬得溪水变成了暗黄色,那些岩壁上的稀奇古怪的刻画,更让人感觉到了置身在这山谷间那种神秘感和微微的恐惧感。

上一篇:达赉湖保护者,守护鸟的天堂 下一篇:下乡为农的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