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时间:2022-08-10 06:47:42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摘要:步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日益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使得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时代,企业管理也随之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催生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手段造成冲击,如何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国内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使得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的经营者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外部市场环境,这就需要有充足的市场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正是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会计决策于一体的有效方式,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会计电算化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会计信息化仍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会计信息化向深层次的发展。笔者试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应用等处理,建立会计与计算机系统、开放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全方位、实时、充足、准确的管理信息。纵观多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企业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企业会计信息上网就行,甚至有点企业只把计算机当成是会计信息电子文档的储存工具而已,并未充分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的会计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企业没有把会计信息化的精髓抓住,必然使他们对实行会计信息化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危机感。还有就是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为借口不推行会计信息化。财务部门的“固步自封”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二)财务数据缺乏安全性

在网络环境下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但是由于企业的网络不可能是封闭的,而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第一,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分支机构,作为信息接受方,企业总部可能随时会收到分支机构发来的数据,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有理由怀疑数据的真实性;与此同时,分支机构作为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第二,财务信息的安全性。由于企业大多财务数据是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获并恶意篡改,使得企业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三)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

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于实务的发展,从1999年“网络财务”概念到电子商务软件,各种通用会计软件的不断被开发出来,但与之配套的理论体系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与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信息化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的会计体系,基本上是在手工模式下形成的,并没有考虑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所引起的变化,很明显我国必须重新构建一个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理论体系结构。新的会计信息化的体系应该包括: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体系、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会计信息化制度和规范体系、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体系、会计信息化的人才工程体系、会计信息化行业管理体系。

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财政部门先后出台了若干的新会计法规、准则及制度,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管理职能却未能得到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还停留在新会计制度改革前的层次水平上,远远落后于会计的改革。因此,如何加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每个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软件厂商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会计信息化安全及会计信息化理论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转变观念,提高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要想会计信息化建设成功,首先要有支持和理解会计信息化的领导,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对单位主要领导的培训,使其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领导参加开展会计信息化迫切性和重要性的宣传, 根据本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工作规划;制订战略方针及步骤与方式;增加会计信息化系统设备的投入;做好预算,分期分阶段实施,投入资金按计划到位,资金分步投入,落实到各环节专款专用。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工作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措施,对于网络传输的可以进行动态加密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就换密码,利用验证码、电子数字签名技术来确认对方身份,以加强企业财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改善企业硬件、软件的措施,如配置质量优异的计算机硬件,使用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的数据库系统和会计软件。在技术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采取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例如,建立防火墙、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网络漏洞监测和攻击防范系统等,以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建立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以适应时代变化对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更好的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实践进程。可以说会计信息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提出新问题、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与方法的过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将不断涌现,又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会计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应用信息技术,融合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建立健全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系统。这就要求我国会计软件厂商、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大力协作,研究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首先会计软件厂商,一是要关注理论界和国家财政法规的变化动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研究基金,结合理论界的力量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指导财务软件的开发;其次行业协会、电算化专业委员会、高校和其他机构,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成立专门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计信息化的研讨会,大力推进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工作。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将关系到我国企业在21世纪如何生存发展。在21世纪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距离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较远,有较长的路要走,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取得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需要政府、社会、开发商和企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和障碍,创造良好条件,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顺利进行,并相应的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沛文.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

[2]盛云霞.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6,8

[3]庄明来.会计信息化面临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7,10

[4]李玉铧.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湖南省长沙市 电话:13548574844,0731-85073701

上一篇:大型集团公司如何进行资金集约化管理 下一篇:试论企业存货的内控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