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移民搬迁天地新

时间:2022-08-10 05:12:24

位于河南中南部的驻马店市,古为交通要冲,因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在这片地处淮河上游的区域,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主要是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

近年来,驻马店市委农办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探索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打造出了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遂平县岈山镇魏楼社区两个典型的移民搬迁新村。“驻马店既没有豫北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也没有像相邻的信阳市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惠,所以我们就结合实际,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让住在山区的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搬出山窝天地宽,建好新村农民乐,这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要实现的目标!”驻马店市委农办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方飞如此感慨说。

全产业开发的鲍棚模式

从红色革命圣地、有“小延安”之称的确山县竹沟镇南行约10公里,鲍棚村宛如隐藏在山峦间的一颗果实,当白墙灰顶的十余排联体别墅映入眼帘,不由人不赞叹它的美。

“鲍棚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辖24个自然村,约1500口人。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开荒地有3000多亩,林地1.2万亩。在2012年6月到10月间,驻马店市中欣农业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欣公司)与鲍棚村98%的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村里的土地由中欣公司统一经营开发。土地流转后,村民每人每月可以从公司领取300元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到公司打工再领一份工资。中欣公司在保护村庄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投入巨资,分生态农业、园林景观、生态养老、休闲旅游四大板块兴建中欣生态农业产业园。目前,园区内的确山黑猪养殖场、园林花卉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等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你看,这里的新型社区多漂亮,去年11月鲍棚村还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呢!”一说起鲍棚,确山县委农办副主任马建平便如数家珍。

据了解,中欣公司在“接手”鲍棚村后的总体开发规划已延展到2025年,总投资15.6亿元。围绕确山黑猪养殖、生态农业、园林、烟叶和茶叶种植、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主营业务,中欣公司已于2012年12月组织鲍棚村村民成立了确山县中欣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欣悦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烟叶合作社等,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联接机制,形成规模经营,既保障了公司农产品的质量,也拓宽了鲍棚村农户的多产业发展致富之路。

今年47岁的陈汉铎是鲍棚村北棚组村民,现在是中欣公司农业种植项目的负责人。“我家4口人,原来有3亩耕地,我们这里是山区,地块贫瘠,一亩地每年能有1000元的净利润就不错了,现在土地流转后,我们家一个月有1200元的流转金,我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我爱人在公司一个月1000多元,如果我做得好,年终还有奖励,一年挣个10万元都没问题。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谈到自家的变化,陈汉铎掩饰不住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由中欣公司开发建设的鲍棚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是驻马店市2012年新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并被列入省级试点,社区规划建设住房500套,居住规模2000人,可容纳鲍棚村的全部村民。截至2014年8月,社区住房已完工87套。

8月8日中午时分,记者走进已经搬进新社区的一户人家。主人名叫欧阳凤英,在自家开了个农家乐饭店。据她介绍,她家原来就住在社区旁边的鲍棚村,今年7月19日搬进新房,老院子被评估为一级房,折算后,住新房不仅不用自己掏钱,中欣公司还补给了她9200元的差价。“我家4口人只有2亩地,以前种地都不够吃饭。村里土地流转后我就开了农家乐,一年能收入2万元左右,现在的两层别墅有150平方米,一楼做饭店,二楼住人,多好!要不是葛总(中欣公司董事长葛国强)搞开发,鲍棚人啥时候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我就是有再好的做饭手艺,也使不出来啊!”快言快语的欧阳凤英感叹说。

岈山下幸福村

遂平县境内的岈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享有“华夏盆景”“中州独秀”“江北石林”之美誉。岈山镇魏楼新型农村社区紧靠景区,相距不远还有全国最大的郁金香园和新落成的薰衣草园,几十栋联排小别墅和建设中的多层住宅楼就坐落在群山环抱里,整个社区显得宁静和谐。

魏楼社区是在2010年年底被确定为驻马店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2012年,根据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有关文件精神,魏楼社区调整为万人社区试点,计划整合魏楼、窗户台、杨店3个村24个村民组,总建筑面积扩展到26.5万平方米,可安置8000余人入住。社区建设初期曾由河南省农业发展银行融资1.43亿元,规划调整后,河南友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开发,目前已完成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住房总计1100套。

从规划征地,跟村民商谈签订搬迁协议,到建成入住,甚至给入住后的村民办理房产手续,现任遂平县委农办副主任李保平3年多来为魏楼社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有的农户从原来住的山沟里搬出来,不但一下子就分了两套房子,还能落下100万元的存款,可以说是一步脱贫,生活水平不知道比县城里的居民提高了多少倍!”李保平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在魏楼社区居委会挂牌之前,大家还是习惯喊魏楼村的当家人刘国安叫书记。据刘国安介绍,魏楼村区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10个自然村散落在大大小小的山坳里,1700口人仅有2700多亩耕地,其余都是荒山荒坡。每年的庄稼都是靠天收,贫穷逼得很多村民都想往外跑。自从2012年8月一期工程完工后,魏楼村的徐窑村民组37户人家作为第一批移民陆续搬进了魏楼社区。2014年还要搬迁入住48户,200多口人。

徐窑村民的搬迁安置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土地流转,原来村里每人也就有7分地,现在统一折算成每人2亩地,按租赁形式每年1亩地可领取1500斤小麦,也可依据市场保护价兑付成现金。二是个人家庭财产,不管是原来的住房,还是自己开荒的经济林,全部折价付现,有的户能得到十几万元的补偿。三是村民组的集体资产,不再统计荒山荒坡面积,而是人均折抵为4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超出部分按每平方米1200元补交。四是徐窑村有900多亩的荒坡,这些荒坡按照每亩8500元的价格一次性买断,总计900多万元,每个徐窑村民可直接得到分红7万多元。

“这些费用都由友利公司负责支付给村民。徐窑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最明显的就是有的家庭以前住在山里,五个儿子30多岁了连一个也娶不上媳妇,等搬进新社区,不但手里有了一笔可观的存款,也很快都找到媳妇成家了。社区里现在有12户开了农家乐,8户开了宾馆,其余的要么出去打工,要么买车给社区的配套工程工地拉料搞运输,一年再挣个几万元很轻松!将来友利公司会把魏楼村的5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围绕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休闲采摘等来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建设集观光、采摘、葡萄酿酒于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区,村民们不想出远门的可以在园区打工。”谈起魏楼村的未来,刘国安就兴奋得收不住话头。

在魏楼社区采访期间,71岁的原徐窑村村民张有特意拉着记者参观他和老伴的新家,只见上下两层楼内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等布置妥当,家电设施配套齐全。张有老人有4个子女,女儿早出嫁了,一个儿子因为熬不住山里的苦日子进城了,这次搬迁,他和两个儿子总共分了3套房。仔细算下来,张有和老伴不仅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得到了各种补偿约22万元,除去房屋装修和添置家电家具的费用,还落下十几万元的存款。如今,张有的两个儿子利用自家的新房一个开了间超市,一个开了个农家乐饭店,身体还很硬朗的张有在社区建筑工地看大门,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老伴在社区做清洁工,每月也有1200元的收入,两位老人平时互相帮衬着干活,尽享天伦之乐。

“你问我有啥感受?跟以前比,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想都不敢想,咱农民也能过上城市化的生活了。原来在山里住,小孩上学难,病人求医难,生产生活难,赶集进城难,走亲串友难,文化娱乐难,住房盖楼难,交通骑车难。住进了新社区,原来的难都变成方便了。你看,现在的社区里家家买小车,人人住新房,个个换衣裳,生活大变样,大家多幸福啊!”张有老人的话,道出了一个个移民搬迁者的心声,那份甜蜜,也浸润了他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天源面业:为粮安天下 跨越新发展 下一篇:大旱戳中农业“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