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利弊探讨

时间:2022-08-10 02:54:14

关于我国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利弊探讨

【摘 要】按照《准则第22号――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下简称交易性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的外延接近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最显著特点是以公允价值计量。本文重点研究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利与弊,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优点;缺点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52-01

一、概念阐述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一般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并获利。

2、基于管理上的需要。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持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述

通常情况下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可为划分为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二)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等,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与缺点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

1.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紧跟市场变动的前沿,和市场价值最为接近,能够更好的反应企业财务状况,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的谨慎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公司的一笔资产,在编制报表的时候要在企业的报表中体现出来。在编制报表的时候,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话,不能够及时的反应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可能高估或者低估其价值,进而高估或者低估企业的资产。会计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通俗的讲就是“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如果我们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很容易高估公司的资产,从而违背企业会计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

2.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有利于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会计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与预测。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本身价值最为接近其市场价值,这样能够真实的反应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使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更有利于广大的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缺点

1.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人为主观因素较重,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方便,使得企业利润的客观性受损。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都欠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技术上很难准确的计算出来。在现实的交易中,公允价值只是基于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达成的一种妥协性。具有很强的人为主观因素。这样一来,企业可以人为的放大或者缩小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利润的客观性受损。

2.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保护商业秘密来说,是一种挑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交易双方基于对对方的了解而就交易事项达成的某种协议,可能为企业造假提供新的工具。

那么要相互的了解对方,就必须要知道对方的情况。而且不仅仅限于已经披露出来的情况,更多的还想了解对方企业没有公开披露的信息,这些信息才能具有重要性。这样,对于商业秘密的保全,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就很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弊端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公允价值的客观性,使其确实公允。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个开放、统一、活跃、竞争而具有法制性的市场环境,使公允价值计量在一个规范的轨道里运行。要打破垄断,允许小额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提供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干预,使交易双方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价格参考网络。

(二)参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绕开利润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可以参考此方法,这样一来,对于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就绕开了利润表,进入了资产负债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丽霞.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问题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25

[3]张彦,秦海淋.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商业时代,2012.20

上一篇:新疆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探讨从会计电算化到ERP过程中会计角色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