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的效果调查

时间:2022-08-10 02:36:54

摘要:目的对臭氧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接受臭氧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介入治疗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臭氧介入治疗操作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臭氧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整体护理 臭氧介入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32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29-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患者的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致使髓核向裂隙方向发生移动,对周围关节、脊髓、神经根产生一定的压迫而导致出现的各种症侯表现,腰腿痛是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1]。本次研究对接受臭氧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臭氧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抽取76例接受臭氧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4±1.3)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间1-17年,平均患病时间(4.7±0.8)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6±1.2)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间1-16年,平均患病时间(4.6±0.9)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

采用常规介入治疗护理方式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为:(1)术中:① 摆放合适;② 准备相关仪器和设备;③ 实施心理干预。(2)术后:① 观察病情表现;② 根据实际治疗情况进行心理护理;③ 科学调配饮食;④ 实施术后宣教;⑤ 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臭氧介入治疗操作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术期不良反应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 腰腿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有效:腰腿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表现程度明显减轻;无效:腰腿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表现没有任何改善。

1.5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

2 结果

2.1 臭氧介入治疗操作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56.94±5.91)min操作后臭氧介入治疗结束,观察组患者经(41.36±6.83)min操作后臭氧介入治疗结束,两组臭氧介入治疗操作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臭氧治疗后有11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达到显效效果,有16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1例患者治疗无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率71.1%;观察组经臭氧治疗后有15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达到显效效果,有20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率92.1%。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P

2.3 不良反应

有8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1.1%;有1例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7%。两组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体会

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免除开刀的痛苦,操作方法简单,治疗后恢复速度快,术后卧床休息治疗时间短、术前不用实施麻醉,患者更加容易接受,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消除思想顾虑, 对术后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实施正确合理的出院指导,使其生活质量显著高。

参考文献

[1] 俞志坚,何晓蜂,李彦豪,等.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0(4):598.

上一篇: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关于农村人口计生宣教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