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依旧:为先贤继绝学

时间:2022-08-10 01:12:28

一,古琴的来源问题

关于古琴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古琴是伏羲发明的。《琴书》上说:“伏羲削桐为琴。”汉代大琴家蔡邑在《琴操》也有“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已说第二种说法,琴是神农氏发明的。东汉初年另一名大琴家桓谭的《新论》中载着:“神农继庖(即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于物,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第三种说法是,琴是舜帝发明的。《史记》中的乐书明载道:“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这三种说法,孰真孰假,至今仍无定论。然而历史学家,琴学家等大都趋向于“虞舜说”。经过大量典籍的分析和推论,他们认为“‘琴’是原始‘工’匠们在虞舜时代的杰作。”之所以有“伏羲说”和“皇帝说”等不同的说法,那是因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创制了最早的文明后,由于历史记载的条件不成熟,口头文明传播的不确定,以及人们将现实神化的普遍心理使他们将具有丰富内蕴的‘琴’塞进祖先意图以明圣德。这样,出现在虞舜时代与造琴有瓜葛的典乐官‘夔’(巫)就不仅将自身神圣化了,他的发明权也为人们顺理成章地置换。”这也是一家之说。

二,传统儒家文化对古琴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

从儒家创立者孔子的一些论著中可以看到他对音乐的看法:《八佾篇第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之材。因为“乐”通于“礼”,“礼”通于“政”,而“乐教”的施行正着眼于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是培养完整人的最后阶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把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孔子所倡导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以“礼”为核心的教育,礼乐合二为一,从这个层面上讲,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这种思想对后世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中华古琴文化源于早期礼乐文明,古琴之所以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有其原因,它对于“德”的追求与“君子以玉比德”高度一致,“琴德”几乎就达到了一种以“琴教”置换“乐教”的惊人效果。我们知道,“乐教”主要是以“琴教”为重。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思想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中大部分琴曲都是“轻、柔、淡、雅”的风格。所以很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荀子在其《乐论》中提到:“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这里实质上是说“乐教”不仅是修身之道,也是治国之道。儒家思想一直是支撑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骨架,所以其琴论中突出音乐和政治及礼的关系。

儒家文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内善外治。”正所谓“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强调自我修行,然后“外治”以实现自我价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琴教”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古琴强调中正平和,适宜修身养性,“琴德”也就与中国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理解有颇多暗合之处。这也是“天人合一”说在儒家审美观上的直接表现。其后,孔子更是创造了仲尼式古琴,经常在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中抚琴。孔子还十分重视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从这个例子当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本人对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的重视与欣赏。这种对音乐中美感因素的重视至今被后人当作引用的典范。因此,后世人对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琴便作为一种高雅之物,为中国文人士大夫们所钟爱。宋代琴史家朱文长在《琴史・尽美》中说道:“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既备,则为天下之善琴,而感格幽冥,充被万物,况于人乎?况于己乎?”由于儒家乐教的推广,“古琴”是“雅乐”。于是促使文人士大夫们相竞爱琴,从而古琴文化在古时得以发扬并丰富了内涵。

三,古琴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意义

古琴被文人用于抒发心志、寄托情思,孔子学习《文王操》的过程,从得其曲(曲调)到得其数(结构),再得其意(意蕴)、得其人(为人),最终达到得其类(体貌)。这里最早将“意”的美学范畴用于古琴音乐,并把获得音乐的内在意蕴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之后,“意”作为美学范畴始终贯穿于以后的琴论中,对传统古琴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成玉《琴论》中有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弹人不可苦意思”美学命题,认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为主,虽寝食不忘,故操弄不过一、二曲,则其奥穷。”宋沈括赞琴僧义海琴艺高超,也有“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梦溪笔谈・补笔谈》)之言。于是,文人与琴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所有文人骚客都寄情于琴,或弄琴或歌琴,赞琴、吟琴、听琴等,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影响泽及后世。

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

音如石上泻流水,泻之不竭由源深。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觉天地白日愁云阴。

――欧阳修《赠无为军李道士》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白居易《听幽兰》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上述琴诗中,透过竹林、岩翠、澄泉、江月、万木等自然界中的山光水色,以泠泠之琴声,追求空灵境界,感悟自性的纯真和生命的永恒之愿望。白居易的《听幽兰》中的“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则强调了古琴的修心养性的功效,也是古代文人们的之所以以琴为伴的共识。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古琴为伴,“士无故不彻琴瑟”,亲密关系不言而喻,如白居易以诗、酒、琴为三友的典型生活方式,嵇康的“琴诗自乐”,陶渊明的“有琴有书”等等。琴与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密切关系使诗中有大量描写古琴的篇章,这些琴诗通过琴与禅、琴与声、音与意乃至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准则等内容,更多的是体现了佛教无

我、性空、顿悟、明心见性等思想,其文大都朴素流畅、空灵纯明,具有浓郁的禅意。明徽恭王朱厚爝的《风宣玄品・鼓琴训论》中直言:“德不在手而在心,乐不在声而在道,兴不在音而在趣。可以感天地之和,可以合神明之德。”我想,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爱琴的理由。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而言,聆听悠悠琴声,既是艺术上行云流水的感受,又是对灵魂的洗涤和净化。琴与人的和谐统一,造就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俞伯牙以琴得知音,摔琴以谢知音;司马相如一曲琴音,赢得美人夜奔。古琴不仅是古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凭照,也不仅是是集中、凝聚、浓缩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自由、清悠、淡泊情趣的器物,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寻找知己的最诗意的最可靠的工具。

四,古琴对当代人的意义及如何发扬古琴文化

陶醉在古琴美妙的弦音里的时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久远。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们“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一旦仕运不佳,文人士大夫们会闭关修炼,修心养性,韬光养晦,此时,古琴往往是他们的最佳精神伴侣。今天,生活节奏快速,人们热衷于效率和速度,“快餐文化”便应运而生。从而,当今的人们对自我内心的关照少了。更多的是被物欲占了上风。于是,我们的社会便出现了一个现象:精神文明发展跟不上物质文明的步伐。尽管一直以来都鼓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但是这种趋势仍旧严重存在,社会问题仍然随之增加。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文化处境不堪乐观。古琴现在已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琴、棋、书、画”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们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生活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将生活艺术化。艺术行为生活场景化的真实写照。古代文人们弹琴、吟诗、下棋、作画等等,在我们眼中是那么具有诗意。“乐教”旨在让人在游戏中自我净化。“寓教于乐”。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现实人生的情感体验,并从中熔铸一定的思想感悟。他们往往不是单纯追求所谓“为审美而审美”的人生价值,而是注重生活中强化品位,品味文化的人生,正是要在那雪泥鸿爪的人生世象和吉光片羽的感悟体验中锻冶出审美的情感。现代人生活在喧嚣和节奏快速的环境里,内心充斥着浮躁。对生活中的美视而不见,这是现代人的悲哀。我们应该重归心灵的宁静,让人生境界有所提高。人们常常提倡过一种诗意的生活。以琴为中心的音乐文化能让我们返璞归真。那种古朴清越穿透时空的乐音,能让你感觉到空灵,宁静,回归自我。我们要让中国古琴文化发扬光大。尽管近年来古琴的打谱,作曲,古曲改变以及古琴文献等方面取得不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古琴的学习仍旧是属于少数人,并没有普及。

在古代,礼乐教育中音乐的审美功用和道德教育功用的完美结合。通过音乐中蕴含的美感达到音乐教育的道德功用,其实,音乐的审美功用亦可看作是一种达到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在培养国家的人才这一层面加以强调的,但其实并不反对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功用。“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恰好是对音乐中所包含的巨大的审美功用的强调。音乐教育的审美功用增加了音乐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孔子便把音乐作为人的培养的最后阶段。

古琴琴曲、琴歌的丰富内容及其所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古人陶冶性情,自我升华的最好的投向,也是其以情感人,教化他人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想它仍然能起到这个功效。我认为,作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们的修身工具一一古琴,在当代应该继续发扬其修身养性的功能,我们应该让这朵“最美丽的花”继续绽放。至于如何发扬古琴文化,本人提出两点看法:

一,传承古琴文化,高等音乐院校责无旁贷。然而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安排,民族音乐至今仍没有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毋庸讳言,中国近百年的学校音乐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因此,学校传授的基本理论、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及演奏、演唱等课程,均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本。”这是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的普遍现象。这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没有很好地被传承的原因。然而,中国传统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它需要人们的继承和发扬,在我看来,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沉淀,高等音乐学院应该就加大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李岚清同志曾多次强调,音乐是文化修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启发创意,有助于提高表达自我感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世界文化不断加强的交流与合作的形势。”可见音乐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当然,李岚清同志在其编写的《李岚清音乐笔谈》中主要是号召人们重视欧洲经典音乐。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古琴艺术也要予以相当重视。因为这是我们中华传统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贯穿着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始终。它对前人有深刻的影响,对后世人也必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弘扬古琴文化,是社会共同的职责。为适应建设21世纪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为使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改革。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古琴”音乐历史悠久,它自古以来都是作为“雅乐”来被人欣赏。所以我们应该继承那种传统,把古琴演奏作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古琴文化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是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的。古琴的传承是由各种途径的教育来实现的。人是世界的主体,一切艺术都是以人为本的。艺术由人创造,最终要回归到为人类服务这个层面上来的。

事不容缓,我们要从多方面积极发扬古琴艺术。让古琴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中屹立不倒。

上一篇:浅谈音乐剧演员的培养 下一篇:大同地方戏曲奇葩“耍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