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变中求策

时间:2022-08-09 11:41:43

事关众多利益层面的整合,其发展道路注定艰难而崎岖,充满迷茫与纠结

由于涉及技术平台、管理机制、利益分配以及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原因,三网融合之路异常艰辛。2011年10月,三网融合第2批试点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底前后推出。

在三网融合条件下,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技术在发展,政策在调整,市场在变化,新的形势需要运营商重新审时度势,制订科学的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

融合之变

三网融合后,将会带来四大方面的转变。

一是技术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层面讲,三网融合条件下,是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技术整合,作为一家为消费者提供信息通信服务的技术垄断局面发生变化。消费者在使用业务时,可以面临不同选择,比如手机电视业务,可以使用由电信网络提供所有的传输业务,同样也能使用广电网络提供的传输业务。同时,三网技术发展也是趋同与归一,那么,技术的融合、共享、发展等都需要重新规划,由国家统一协调,制订科学的技术发展方向。

二是政策环境的变化。随着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开始,标志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标志者三网融合进入实质运作阶段。三网融合分为两个阶段。

2010~2013年为第一阶段。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核心点是双向进入试点: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

同时,国家还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三网融合涉及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作为运营商,一定要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的内涵,牢牢把握三网融合政策的发展机遇,尽快制定适应政策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

三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从服务商角度看,是指不同网络平台倾向于承载实质相似的业务;从终端用户看,是指消费者用户装置(如电话、电视与个人电脑)的趋同。市场环境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选择更广,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营主体。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变化更大,有收费业务、免费业务、分成业务、赠送业务等所有打包套餐均有可能产生。消费者的个性消费需求更明显,要求提供更为丰富个性的业务模式。消费者的博弈权利更大,产生更大的消费话语权。这些变化,都需要运营商重新分析市场变化,重新制定科学的市场定位。

四是竞争对手的变化。在三网融合之前,作为传统的电信服务市场,市场竞争主要在几大运营商之间, 虽然几次整合,但运营商之间彼此熟悉,相互了解。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一起做大电信市场。三网融合环境下,这一现象发生变化,互联网企业、电信企业、广电企业都涉足在一个大市场中,原来企业各有特点、各有发展优势,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运营商就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分析竞争对手的变化,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融合之策

在我国,三网融合首先要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歌华有线四大运营商做起。结合其实际,运营商的市场定位是:现代信息服务提供商,即在现代服务社会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现代信息。

要实现这一市场定位,需跟进国家三网融合的战略步骤,调整自己的战略步伐,可以将近期发展策略与中长期发展策略区别对待。

从近期发展策略来看:一是重视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在新技术实施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可靠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作为运营商,在消费者心目中技术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消费者一致认同的。在三网融合环境下,不管哪家运营商,不论信息通信制式如何不同,最终,消费者需要的是稳定可靠的信息服务。

所以,在三网融合初期阶段,运营商不要图一时之利,急于上马一些尚未开发的成熟工程和项目,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是不成熟的业务,这不但使消费者对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失去信心,还有可能对整个产业发展存在抵触,对三网融合整个产业发展不利。

二是整合信息资源,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工业与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强调:三网融合工作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信息产业、广电业和电信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积极倡导在三网融合条件下,各方资源的合作。作为运营商,原来在重点发展通信技术服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同样,在现代信息社会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

信息社会信息服务业是关键点,提供个性、综合的信息服务是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运营商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稳妥开展政策许可范围内的现代信息服务业。

三是重视合作,培育信息服务产业链。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 需要产业链条完整,同时处在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整个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在三网融合初期阶段,消费者对三网融合还比较陌生,整个产业发展并不顺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虽然移动运营商一直将手机电视作为3G的“杀手锏”应用,早已开始大力推广,但业务在国内取得的进展并不显著,用户普及率不高。在本次调研的四个发达城市,手机电视业务的普及率只达到了3.8%,是手机媒体业务中普及率最低的业务,仅次于手机音频广播。

再从三网融合中长期发展来看:

一是应将网络、信息服务分离。在三网融合的后期阶段,作为技术发展来看,有必要建立政府统一规划和发展的网络技术服务。依托政府网络技术服务平台,大家自主开发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务。全程全网的概念必须国家主导,统一规划。由国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大家没有必要重复建设网络,国家也可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企业也可减轻负担。作为运营商,出现战略转型的调整,把目前用很大精力经营的网络技术服务分离出去,可以用全部精力做好信息服务提供。

二是应建立中央级现代信息服务平台。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在现代信息社会,消费者最终需要的是信息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是企业的未来立足根本点。运营商通过在三网融合初期的发展,应对参与到信息服务提供大军中的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在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大型的、中央级的现代信息服务提供平台。

三是要加大兼并重组,主导产业链。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也在发生变化,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生存下来,不适应的企业则被淘汰。这时,可从专业的角度、业务的发展开始实施兼并重组,把现代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其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融合之鉴

美国:新法打开融合之闸

在美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1996年电信法》是一份基石性文件,它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 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支持的变化。联邦电信委员会是美国对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独立监管机构。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由此,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

英国:融合始于管理机构

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一年前推出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2003年,英国成立新的通信业管理机构,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职能,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的融合,是网络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法国:三网融合入快车道

三网融合在法国得到了各运营商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众多家庭与消费者的强烈认可,于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在法国,三网融合低廉的价格优势和便捷的使用方式,是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日本:融合多种技术服务

三网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网络的融合、用户终端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互联网络和通信网络的分立已经不再必要。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网络――NGN的研发与应用。日本日益流行的信息家电就是传统家电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

上一篇:关注物联网安全问题 下一篇:车与网的“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