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蛋氨酸针对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观察

时间:2022-08-09 10:27:08

摘要:目的:讨论腺苷蛋氨酸对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方法:42例患者根据胆红素升高程度分为隐性黄疸及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及高度黄疸组,均接受同样的支持及对症治疗: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类,有腹水者加用利尿治疗,应用s一腺苷蛋氨酸(思美泰,雅培制药)1.0g加入葡萄糖中静滴,1次/日,2周后停用静滴药物,改为每日1.0g口服维持2周。观察TBIL的应答率。结果:隐性黄疸及轻度黄疸组应答率为84%,中度黄疸组应答率为49%,高度黄疸组应答率为12%。前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第3组。结论: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隐性黄疸、轻度黄疸及中度黄疸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度黄疸。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腺苷蛋氨酸总胆红素 黄疸

资料与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3~65岁,平均44.3岁。其中A组为隐性黄疸及轻度黄疸14例(慢性肝炎11例,肝硬化3例),B组为中度黄疸13例(慢性肝炎9例,肝硬化4例),c组为高度黄疸15例(慢性肝炎13例,肝硬化2例)。诊断标准依据2000年全国肝病会议病毒行肝炎防治方案。黄疸分度依据第6版诊断学。各组间年龄、性别及病情差异无显著性。

病例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②肝衰竭;③肝脏占位性病变、消化道出血;④合并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体质性黄疸者。

分组研究方法:三组均接受同样的支持及对症治疗。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类。有腹水者加用利尿治疗,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雅培制药)1.0g加入葡萄糖中静滴,1次/日,2周后停用静滴药物,改为每日1.0g口服维持2周。

观察项目:治疗后每2周复查肝功能,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主要为TBIL。

统计学处理: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患者血清TBIL治疗转归情况比较,见表1。

结果判断:A组应答率为84%,B组应答率为49%,c组应答率为12%。前2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第3组。

讨论

高胆红素对肝脏的损害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肝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活性明显降低,导致产能障碍;②肝血流量灌注不足,细胞缺血、缺氧影响能量代谢;③枯否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受损,对细菌清除能力下降,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和过度繁殖;④内毒素产生增多,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高,直接损害肝细胞。故早期、快速、持久降低胆红素水平,对肝细胞功能的改善是至关重要,影响肝病患者的预后。

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体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它作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肝内,通过使质膜磷酸甲基化而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转硫基反应可以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这些反应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瘀积。肝功能受损时,腺苷蛋氨酸合成下降,会影响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造成肝内定制淤积和肝细胞损伤。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肝内淤积胆汁的消退。另外肿瘤坏死饮食与肝细胞坏死有密切关系,应用腺苷蛋氨酸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肝细胞损害的程度。

1997~1999年北京友谊医院王宝恩教授主持的、25家医院289例病人参加的多中心、随机、开放的对照试验,评价静脉注射和口服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细胞性黄疸是否比传统中药(茵栀黄和丹参)更有效。结果表明,腺苷蛋氨酸组比传统中药组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发现该药对隐性黄疸、轻度黄疸及中度黄疸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高度黄疸,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应用腺苷蛋氨酸的适应证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于高度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其他退黄药物相比较是否具有优势,还需进一步观察。

上一篇:米非司酮用于过期流产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克罗恩病和肠结核临床鉴别诊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