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人类怎样生活

时间:2022-08-09 10:06:31

30年后人类怎样生活

开着复合动力车,做事有数字记忆提醒,偶尔在亲朋间开点“隐身”的小玩笑……

这样的生活会在30年后成为现实吗?至少一些国外的科学家们已经给出了这样一个时间表。

复合动力车加速跑……

晚上,将120伏插头直接插入家里的电源插座上,给电池充电,这样就能减少加油次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正是复合动力车给我们承诺的良好“品行”。

插入式复合动力车还有一些优点。因为它们能接入电网,所以可使用非峰值电力,电价远远低于居民用电。插入式复合动力车能在夜间充电,并在白天的峰值功率时间为电网提供电压调节服务,将电功率反馈给电网。

数字记忆备份人生……

在人的记忆力有限的情况下,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为我们解决记忆难题,留住人生的所有过往。近年来,微软研究部的开发团队着手用数字手段,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项研究课题名为“MyLifeBits”(我人生的每一刻),它为打造终生数字档案提供了必要工具。在图像和声音的配合下,数字记忆能让往事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加深人们对事件的感受。

更方便的是,电脑还能分析数字记忆,帮助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如果我们为重要事项安排的时间不足,电脑就会无情地给予提醒。电脑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记下我们当时的位置,制作一幅记录行程的活动地图。

数字记忆的另一功能还是我们健康的卫士。其中,便携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人体状况指标和环境参数,例如血氧浓度、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电脑通过检视测量数据找出规律,比如确定什么样的环境状况会导致儿童的哮喘病恶化。

“隐身斗篷”让你成为透明人……

1897年,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曾在小说《隐身人》中,描述了一种隐身的办法:让自己身体的折射率变得与空气相同。

2006年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的约翰・彭德里等人提出了“隐身斗篷”的构想,各国理论物理学家连同“哈利・波特迷”都为之雀跃。

同年10月,科学家们就展示了这种斗篷的雏形。杜克大学展示的这件隐身斗篷,由包裹在玻璃纤维内的金属和线缆组成,可使光线以古怪的方式传播。研究小组设计了―种“超材料”(metamaterial)同心环部件,让微波辐射沿最内圈弯曲,就像水绕开石块继续流动一样。与通常情况相比,这种新型圆环吸收、反射的微波更少。

该雏形的缺陷在于,杜克大学研究组实现的“隐形斗篷”,只有一粒豌豆那么高,纳米厚度“超镜面”的隐形现象发生在镜面厚度―半的距离内。也就是说,哪怕是鼠标大小的隐形罩也还只是―种设想。史密斯估计:真正演示微波三维隐形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家里有个气象站……

百变的天气“折磨”着我们,而一旦错过了天气预报就更糟糕了。建造一个个人气象站,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

日前,美国的戴维斯仪器仪表公司推出了个人气象站,预计30年后会普及到家庭。

个人气象站主要包括传感器集成件和显示控制台两部分。传感器集成件由风速计、温度计、湿度计组成,可以随时收集天气情报。然后通过显示控制台接受传感器发射过来的情报,将它们显示出来。至于雨量收集器,则能将雨点汇集于一个翻斗内。在传感器集成件上,有一块小型太阳能电池,就算在漆黑的夜晚,传感器集成件也能为我们服务。

上一篇:“让人高兴的死法”等 下一篇:“科学家首次发现动物长寿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