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学弟学妹们的话

时间:2022-08-09 09:16:59

时间倏忽而过,进入北大附中转眼就快要一年了。我从那个满脑子都在想如何考个好初中的小姑娘,变成现在这个能平静自如地面对挑战的大女孩,一切都太快了,有些不可思议。

上了初中,一切都是新的:老师是那么的博学,每一个同学都是那么优秀,学校的资源是那么丰富,校园那么大,还有那些更多的新鲜设施、更多的资源、更美味的饭菜、更新奇的学习模式……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刺激,同时充斥着新的挑战与困难。仿佛一进入初中,还来不及感叹童年短暂,就在转眼间紧张起来,自己不由自主地学会了做计划,学会了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学会了整理资料,知道了什么是彻底复习,知道了什么才算是真正完成作业……渐渐的,一个清晰的关于前途的目标展现在眼前。

我想说,一个小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将要经历的是彻底的脱胎换骨。每个初一新生都会在一开始感觉到措手不及、繁忙,而且紧张……原来在小学就是优等生的我,也不例外。

很多人,包括我,在刚刚进入初中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隐隐的自卑感。因为能来好学校的同学一定不是“吃素的”。我发现每个人都是那么优秀,每个人都有那么多闪光点,并且每个人都在学习的基础上拥有那么多爱好,那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我意识到,中学的竞争,并不在于提前学过多少知识,提前上过多少补习班,而是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面对这个既有竞争,却又需要张扬个性的环境。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就一定要拥有不一般的东西。

自主学习才能优秀

来到初中以后,自主扩展和探究便显得很重要了。不会再有任何人为你安排计划,老师的作用也仅仅是引导,给你一个思路,这与小学是大大不同的。你会发现作业量是如此地少,主科涉及的知识是如此地“简单”。但实际并非如此。中学,起码是我所在的北大附中,把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如何去拓展,如何去做计划复习、完成作业,再利用剩余的时间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上,比如学一门语言,搞一项研究,策划一次公益活动,举办或参加社团……

从我自身的感觉来说,要想学习好很容易,但要做到真正的能力强,却很难。

我们学校有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环境,时间也是相对比较自由化的。老师们大多很喜欢布置“Daily homework”(每日家庭作业)或者“Non-writing”(无需动笔的作业),甚至是仅仅列一个“导学案”直接让我们自学。最典型的 “Dailywork”就属每天放学的跑步了。老师没有规定必须要跑,只是对全班说出了学校的这个政策,实施不实施就是你的事情了。第一个学期,我还悠闲自得地没当回事,结果期末的时候却发现:天!其他同学的体力都是怎么练出来的?怎么他们能得到“A”,我就只能得到“C”?英语老师布置的美文朗读就是典型的“Non writing”,很多人都不坚持,但我发现每天的英语朗读对我的写作、文笔和语言有着巨大影响,这些收获是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再比如,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基本不讲课,而是让我们分组讨论,老师排出一个“时间表”,今天你讲课,明天我讲课。除了试卷分析,老师从来不上讲台,并且会像一个闹腾的学生一样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和建议。尝试过一两次后我们发现,没有充分备课、充分学习的“老师”,在讲台上是“混”不下去的。我想,这就是自主的学习,即自我管理、自我探究。因此,好奇心越强、批判性思维越强、越有坚持力的孩子就会越优秀。而小学时,老师和父母没有培养过孩子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学习的那些同学,会感到很不适应,也会越来越差。

组织和计划能力决定成效

到初中,更多的作业不再局限于个人单独完成小任务,往往会成为需要协作完成的大项目。这些作业会在学期开始布置,并会设定一个期限完成。通常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长远计划的能力,不能推卸责任,也不能单打独斗。所以我觉得曾经在小学阶段当过“组长”的同学无疑是最受益的。我指的是实验组长,不是那些“收作业”的组长。因为身为领导者,无论是时间的安排,自己学习的安排,资源的利用,都会是一种宝贵的提高能力的机会。很多小升初的学弟学妹们都会在家长的安排下拼命去补习初中的知识,这些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更加可贵的应该是培养自己的计划能力和自学能力,从每一天计划回家的安排开始,我们来自己管理。在初中,无论是在复习考试,还是完成项目,临时抱佛脚是绝对行不通的。很多人说初中的压力大,无非就是之前没有好好计划,导致期末所有科目的论文和报告都堆在一起的后果。所以,安排好时间,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我花了将近半个学期才学会怎样才能平衡我的健康、学习、爱好、生活。

成绩和素质的平衡

差点忘了,还要提一点是关于“大排名”的影响。无论好坏,排名对每一个新初一的人都会造成一个巨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理素质。就拿我们班做例子,第一次期中考试,有许多“意外”发生了:有“意外”考好的,也有“意外”考砸的。有很多学习很好的人在第一次考试会很差,如果他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就很可能变得自卑,失去动力。但也有一些学习平平的学生考得特别好,像我,就“意外”考得很好,但在建立强大信心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个问题:我下次考不好怎么办?于是,很多排名在前20的人,经历了第一次考试后会变得紧张焦虑,会将所有的活动抛弃掉,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意识到其实真正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排名,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素质。这个时候,我希望学弟学妹们的家长不要给你们压力,也不要太多限制,就像我的妈妈告诉我的一样:如果你一共只有3个小时,你花1个小时可以考到90分,2个小时可以达到95分,3个小时可以达到97分,你会如何选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一个只花1%时间拓展生活和知识面的人和一个花40%时间拓展的人一定会有差距。这也就应了前面提到过的一句话:中学的竞争,并不是在于学得多好,而是在于如何在这个“复制机”教育的背景下活出自己的“个性”,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努力”。

中学,是我们进入青年时代的起点。就像我的班主任说的一样:“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在开始的时候为自己打好地基,而不是重重地摔一跤。我相信,初中生活,一定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梦想将会在这里种下,生根发芽,待春雨来临之际茁壮成长。”

以上就是我初中生活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对准备迈进初中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哦!

(刘子萌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学生)

责编:肖云

上一篇:糖球姑娘住不到旋转木马的心里面 下一篇:伦敦奥运的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