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的思考

时间:2022-08-09 08:40:01

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的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为满足抗震、抗风、人防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一般都有地下室。地下室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本文主要阐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ismic, wind, air defense and use function, generally have a basement. The basement has a good waterproof performance,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usage function and life span of building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as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Key words: basement; waterp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突飞猛进。但是渗漏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地下室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而防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诸多的外防水层。在防水过程中必须建立起防水技术新概念,把结构自防水做好,做到不裂不漏,这才是最重要的永久防线。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

1.1 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主要是基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而考虑的。混凝土属一种非均质的无机多孔复合材料,但如果在材料和施工方面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内部孔结构,可以制成具有相当抗渗能力的混凝土,完全可以阻挡地下水的侵入。混凝土自防水功能可以通过原材料优选、合理的混凝土级配、掺加减水剂与膨胀剂等方法来实现。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裂缝、造成渗水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经水化反应出现凝结收缩,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蒸发后出现干缩,温度下降后产生冷缩等原因,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约束应力。当约束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很多细微的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毛细通路,造成渗水。

1.2 附加防水

附加防水主要是柔性外防水,是利用防水卷材和密封涂料来阻止水的渗入。以防水部位为标准来划分,附加防水包括内、外两道防水结构。其中,外防水是地下室主体墙面外部设置防水材料,而在内表面设置防水材料的叫做内防水。

1.3 涂膜防水

在屋面或地下建筑物表面找平层上抹压或涂刷具有防水能力的液态涂料。

1)沥青基防水涂料有溶剂型和乳液型。乳液型中以橡胶改性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性能较好,施工简便,价格低廉。石灰膏乳化沥青涂料也有一定效果。

2)化工副产品类多为苯乙烯焦油加增韧剂或乳化剂配制而成,或用合成脂肪酸残渣加溶剂制成。但性能不够稳定,影响防水效果。

3)合成树脂类防水涂料便于涂刷,附着牢固效果好,但成本较高。以液态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弹性涂膜是用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溶液和乳液配制而成,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主要有氯丁橡胶-聚氯乙烯等熔剂型涂料和聚氨酯等富有弹性的涂膜产品。

2.工程概况

河北石家庄某高层住宅工程建筑总面积为22322,地上建筑为21层,地下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面积为11852,基础桩采用Φ500预应力孔桩,地下室层高4.8m,基础底高程-5.2m。据地勘资料表明,常年地下水位在雨季时可达-4m,但由于整个高层建筑各类大型配套设备包括发电机均放置于地下室,因此地下室对防渗防潮要求极高。

2.1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措施

1)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加“JS”复合防水涂料的防水施工方案。

2)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即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防水剂或水泥膨胀剂。这种混

凝土虽无内、外防水层,但本身就是防水层的承重结构。它兼有承载、维护和抗渗的功能,并能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侵蚀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设计要求整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制作,从而提高其抗裂能力、抗渗透性和力学性能。

3)“JS”复合防水涂料

“JS”复合防水涂料是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它外加剂制得的双组分水性建筑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水泥”双组分组成使其具有“刚柔相济”的特性,既有聚合物涂膜的延伸性、防水性,也有水硬性胶凝材料强度高、易与潮湿基层粘结的优点。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达为拉伸强度大于等于2.5MPa、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100%、潮湿基面粘结强度大于等于1.0MPa、抗渗性(背水面)大于等于0.6MPa、不透水性能达0.3MPa30min,所以,它可以堪称为后起防水材料中的新秀。

2.2 防水施工工艺

1) 降水与排水施工放线后,边坡按1∶1放坡,第一层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人工修坡,土钉墙施工及时跟上,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面层。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降水面积大,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及养护期间,根据现场地下水的分布,整个底板范围内共设25个Φ350降水井,把地下水位降至工程底部最低高程500mm以下,做好基坑内降水、排水工作,达到基层表面无明水。

2) 混凝土浇筑

①底板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可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浇筑到顶的方法。较好地适应了泵送工艺,免去了经常拆卸输送混凝土管道的工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

②墙、柱混凝土浇筑:浇筑凝土时,必须先用水湿润施工缝处的混凝土面,以处处皆湿而又表面不能积水为宜,从而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牢固;在竖向结构混凝土结构间立有模板,在浇筑时可能出现模板钢筋挂浆使落下的混凝土少浆,从而导致模体出现烂根,所以应先在大模板底部,以人工方式填以厚30mm~50mm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在迎水面平面上,刷一遍净浆,再铺一层1∶1厚度为50mm膨胀水泥砂浆;浇筑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每次浇筑厚度应控制在0.5m左右,每次浇筑墙体长度不大于30m,浇筑时应保证连续性。

③顶板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顶板模板必须清理干净,木模需浇水润湿。浇筑时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棒采用“交错式”方法进行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得大于300mm,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以防止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尽避免碰撞预埋件、水电预埋盒、电盒等。

3)“JS”复合防水涂料涂覆

本工程待墙体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地下室外墙面施工防水涂料,将“JS”复合

防水涂料涂覆在围护结构的外表面,最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方法。基层干燥后,及时安排施工人员进行人工清底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准确,待监理复核同意后,涂刷水泥胶一遍,不可过厚或过薄,起到基层防潮作用。

①配合比控制:配料按液料:粉料=1∶1.5的比例,对液料边搅拌边加粉料,加完

后还需要机械充分搅拌5min才可。

②涂覆要求:用滚子或刷子涂覆,按打底层下涂层中涂层上涂层的次序逐层涂覆,若涂料有沉淀应随时搅拌均匀后再涂,涂覆要力求均匀,不能局部沉积,涂料与基层之间不能留气泡,粘结严实,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粘手为准,每层涂覆必须按规定用量下料,切不能过厚或过薄。如果防水层厚度不够,可加涂一层或数层,从而达到平整,无酥松、空鼓、裂缝。

总结

地下室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缝、穿墙构件等易渗点及施工的处理,是关系到地下室防水质量的关键,必须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措施。特殊部位重点设防,施工时着力控制好每一环节,精心组织施工,在施工中进一步去完善就能达到预期要求,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DBJ13-39-2001, 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S].

上一篇:关于甲鱼养殖气候环境\技术及市场趋势的分析 下一篇:数字化航测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