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经络 第10期

时间:2022-08-09 07:24:17

一、经络的客观存在与假说

经络现象,是客观而普遍存在于人体及其它生物体中的正常生命现象。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人体经穴、经络上的生物物理特性。就已经被国内外的很多专家用科学手段所证实。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关方面就发现经络系统存在的低电阻、高电位、导声、导光等特征。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又利用热显影、超声波显影、辐射场摄影,以及放射性核元素示踪等技术,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揭示了经络和经穴的客观存在。

早在1958年,法国科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就发现了经络有低电阻的特性。到了1971年,日本东京教育大学的芹泽胜教授,通过拍摄的两万多张人体全身红外热像图片发现:穴位部要比其它周围组织温度高出0.5℃~1.0℃。1982年,我国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发现,分离的肢体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穴位低电阻特性。这说明,经络的存在并不是依附于神经及血管。同时,经研究发现,经络循行部位含有比其它部位数量更多的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肥大细胞和结缔组织束。刺激经络,确实有调整神经反射、改善血液和组织间液循环、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从而验证了经络穴位的客观存在性。

《黄帝内经》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篇又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由此可以认为,经络是人体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立体隐形空间系统。在这个协调的空间系统中,经络是生理、病理等多种信息传导的优势通道,同时又起着辅助人体第一巨系统(西医解剖学可见的神经、淋巴、内分泌、细胞、血液等)的作用。经络具有平衡调节、运送营养、抗御外邪、反映征候、保卫机体等内在功能。而这些功能,已在数千年的中医实践中被世人所接受。但对于有关经络实质问题的探讨,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

二、经络的实质与穴位的关系

现代医学理论的结构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物质实证主义为指导的。而已被大量声、光、电等现代物理手段,以及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的经络现象,为什么却又找不到其物质之实。其实,古人早已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只是我们在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从而才造成中西医界在学术上的无谓纷争。

《黄帝内经》中曰:“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循皮肤之中。”《灵枢・本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这里指的分肉、腠理,就是肌肉之间隙。1991年,王仲涛、祝总骧等人对循经低阻线皮肤冷冻复型的定性观察也证明,低阻线处表皮的缝隙连接明显多于对照点。1995年,在第一期的《中国针灸》杂志上,刊登了徐宇瑾等人对经脉循行线表皮结构特征的文章。他们发现,经络线上每个表皮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均是邻近对照表皮细胞的12倍以上。这就是说,经络与穴位的表层是由丰富的缝隙紧密连接起来的组织。据1998年的《科学通报》杂志报道:上海复旦大学费论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花了近十年时间证实,在穴位骨间膜上确有一种结缔组织。科学家们将这种组织从穴位上取下后,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里面含有钙磷钾铁锌等多种元素,而这几种元素在穴位上的含量,竟是非穴位上的40~200倍。

我们知道,在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中,都存在有一种叫生物液晶态的物质。而大量的研究证实,这种物质在经络和穴位上要比其他部位更加密集。根据生物液晶态的特点,我们还知道,液晶态有导热、导光、导电、导磁的特殊性质,而这些现象又都是经络和穴位所具备的物理特性。通过以上科学验证及《内经》中的描述,我们认为,密集的各种组织结构就是经络的实质。经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但它并不是以独立的形体方式存在的。

经络如同河流与电缆,穴位是与河流联通的湖泊。而在穴位上还有神奇的压电效应,它如同电子元器件中的一种声电转换装置――晶体压电片。即当我们给压电体施加力量时它会发电,相反当给压电体加上电压时它会振动。而又因经络的组织结构与穴位没有根本的区别,所以经络也有一定的压电效应。北京市第六人民医院在临床中发现:有些经络敏感的患者,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时,其相应的经络就会有剧烈的压痛感。

细胞本身就是带电体,而经络与穴位又是细胞的聚合密集体。细胞内部是正电,细胞的外部是负电。在未受刺激时它们显中性并安分守己,但当受到外界干扰和刺激后,这些带电离子便活跃起来,就会形成几十毫伏的电位差。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的杨淑晖、李汉友,在对健康人和病危患者的经电测试中发现:健康人的脏腑相关经电无显著差异,而后者经电则严重失衡。在同一位病人身上,有的经电小于1微安,有的经电则大于100微安。这说明,经穴组织在受到干扰刺激后,就会发出很大的差异电流。

三、病愈是经络修复的过程,而不是打通

经络即非实体,又不是管道,它只是存在于细胞组织间不同层次上的特定间隙。经络没有固定的边界,是一束中紧外松的细胞集合体,它就像地球伸向天空的大气,没有一个固定的边际。所以,有时经络感传会发生跨越,从一条经络感传至另一条经络线上。经络因本身组织结构密度很高,所以呈低电阻特性,并有传导运输的功能。

古人常将经络比做江河,这是非常恰当的。是河流就有宽窄,就有可能改道,甚至可能泛滥。《灵枢,痈疽篇》曰:“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经脉败漏,薰于五脏,脏伤故死矣。”这里讲的“星宿”,是指天空之列星;“经数”,是指水在地面上流行的经纬度。《灵枢。痈疽篇》又曰:“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萱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弃处,血气犹然。”在这里,古人不但告诉了我们“天人相应”理论中的对照关系,还明确指出了患病的原因。“流溢”与“经脉败漏”都有泛滥之意,实指经络“发炎”肿胀。当我们某个器官发生病变时,相应的经络就会变粗加宽,如同电缆漏电短路,气血当然就不能到达脏腑而患病。

脏腑病变,经络似肌肤糜烂、河水泛滥。大水流于它地,自然不能到达终点。而脏腑无病时经络较窄,像步调统一、频率一致、光束高度集中的激光,可将气血大量、快速地运营至脏腑之中。故病愈是经络修复的过程,而不是打通。但《内经》中讲的“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并无错误。这里所说的“通”是到达之意,而“不通”是指如同电缆中间一段漏电或短路的电流,不能加至负载。同时,也像河坝决堤、河水泛滥,船只找不到方向,所以也就无

法到达目的地。

四、药物归经的理论根据

经络是机体在生理上运行气血和病理上传导病邪的通道,同时又是治疗上发挥药物性能、感受器械等刺激的通道。清代名医吴仪洛在他所著的《本草从新》一书中写道:“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人诸经。”公元1100年左右,金代人张元素是最早提出药物归经的代表人物,他在其所著的《珍珠囊》中,对药材的气味归经、浮沉升降等都有着精辟的论述。古人经过长时间研究观察,并根据某些药物善治某一些疾患的特点,制定出了药物归经的法则。经络“发炎”,气血运营不到各器官,器官就会生病,而各种疾病的治疗主要也是对经络的修复过程。所以,药物归经这一学说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为“病愈是经络修复的过程”这一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张军、李定忠医师在临床中发现:有些患者相应经络有循经麻感反应带出现,且与病情呈正相关。即病情重,麻感带重;病情轻,则麻感带也轻;病情好转,麻感带变细;病情恶化,麻感带加宽。而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药物归经理论及“病愈是经络修复的过程”之观点,最有力的佐证。

循经感传,是古人描述经络路线,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临床依据。经穴的低阻抗特性,在病人截肢离体和动物失血死亡后的皮肤上仍可测出(在穴位上的阻值,比非穴位部低十倍以上)。这说明,经络系统不完全依赖于神经、血管及生命,是完全独立的另一系统。而这一现象,同时又佐证了经络就是肌肤之间细胞紧密连接组合的聚合体。因脱离生命的肢体组织结构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变,所以在穴位及经络上仍有低阻抗的特性。当然,如脱离生命的肢体因放置太久已经腐烂,经络的低阻值等特性也会自然消失。这正如古人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经络既有循经感传的特点,又有一定的阻滞现象。《金针赋》曰:“欲气前行,按之在后。欲气后行,按之在前。”福建省医药研究所和福建省人民医院针麻研究组,在做经络阻滞现象探讨时发现:在手三里穴注射生理盐水或奴佛卡因,能立即阻断由电针作用于合谷与曲池穴所产生的感传。感传被阻滞20多分钟后,麻感才能通过注射区。这说明,经络这条电缆因注射液体与肌肤短路,只有当液体被肌肉吸收后,经络修复感传才可通过。而用手压穴位引起的循经阻滞,也是由于经络这条河流暂时泛滥所致。另外,当经络线上有疤痕等异常情况时,感传也有阻滞现象。但如果疤痕不大,感传可偏离经络原线绕过疤痕改线。这说明,经络本身有修复和局部开发的功能。这也就是某些疾病为什么会出现不治自愈的机理。但在这里,大自然实际上已通过穴位起到治疗经络的作用。

上一篇:太极剑术功三乘(上) 下一篇:心脑卒中深秋防治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