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时间:2022-08-09 07:01:58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摘要:《伊豆的》作为川端康成经典著作之一,主要以“薰子”作为描述对象,将薰子传统美、少女情怀、卑微地位、崇高精神及坚强个性都细致刻画出来,塑造一个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本文以“薰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体会川端康成女性形象刻画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女性形象 熏子 《伊豆的》

引言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著名文学创作者,其很多作品都蕴含着浓浓的日本风情,并给世界文学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女性和爱情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所以被文学研究者们评论“虽是男性作家,却能刻画出细腻生动的女性形象,而且多数作品都以女性作为中心,男性在作品中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伊豆的》主要描写了一名青年学生孤身在日本伊豆旅游时,与一名纯真的年轻邂逅,并在山清水秀的伊豆风光中开始了一段纯净且令人难忘的爱情故事,给读者一种清新感受,尤其薰子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抹着胭脂红眼影惊艳出场,到怀着失落情绪与心上人分别,将女性美与悲都充分表现出来,这也让“薰子”成为川端康成作品集女性群体的经典代表之一。

一、传统美德

《伊豆的》中的“薰子”是一名,从她身上能够将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得到充分体现。薰子作为一名日本女性在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与日本当代社会影响下,具有显著的日本民族传统女性特征[1]。《伊豆的》中,作者通过很多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薰子内心想法充分展现出来,并为广大读者塑造一个与日本传统女性相符合的薰子。当薰子初见心上人时,把自己坐垫让给他,并将他身上灰尘清除,将木屐摆放整齐,这都表明薰子存留有日本传统女性的行为举止与思想观念,并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习惯,而正是这种行为习惯,让广大读者动容。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使得薰子能够抱着不追求、不抱怨的心态面对当代社会,面对自己的生活。虽然们拥挤在破旧屋子里,过着艰难的生活,没有固定归宿,要不断流浪,孤独面对一切,但是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薰子并没有受到世俗污染,仍然保持一颗纯真、明朗的心。就是薰子在最困难环境下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格,才使得薰子这个日本传统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并与周围绝望、暗淡人群形成对比,让薰子在作品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再者,川端康成在对薰子外貌的刻画中,也将其与日本传统女性古典美进行有效融合,并塑造了一个别具风格的日本传统女性形象。薰子虽然是一名四处流浪的,但是不受传统枷锁束缚,始终保持着年轻少女所具有的纯真与活泼的个性,使她更加惹人怜爱,让人心动。通过对薰子行为、语言、个性、衣着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能够将她待人善良、温柔、体贴的传统美德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

二、少女情怀

熏子身上洋溢着特有的少女气息,川端康成并没有刻意对这种少女情怀进行刻画,而是从主人公“我”的角度去进行叙述,使得熏子的少女情怀更加真实、自然。川端康成在刻画熏子的形象时,能够将人性与美景有效融合,在美景的渲染下,使得熏子所特有的少女情怀被充分释放出来[2]。熏子有着孩子的纯真个性,也有着少女的烂漫情怀。当她裸着身体在浴场内四处找寻“我们”,到发现“我们”,再到怀着喜悦的心情跑向“我们”时,她少女天性得到充分展现。同时,文中作者写到“她与我在一起时,是非常害羞的,但她又非常喜欢与我在一起。”充分体现在熏子在面对爱情时表现出来害羞与喜悦。当薰子与“我”一起登天城山的时候,描写了熏子对主人公“我”产生的微妙情愫,并对熏子少女情怀进行了细致、生动地刻画。熏子喜欢“我”,才会喜欢与“我”在一起,才会跟随“我”,但是由于熏子具有少女的羞涩,不敢把自己的真情表露出来,一直与“我”维持一定距离。熏子爱慕和尊重“我”才低下身子帮“我”掸走灰尘。再者,在整个故事情节中,通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满地的落叶等景色描写,将熏子少女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并起到一定的隐喻作用。弯弯曲曲的小路,把熏子在面对爱情时所表现出来的少女害羞矜持与勇于追求爱情的精神形成冲突。而满地的落叶则预示着熏子怀着对爱情的渴望之情。

三、崇高精神

熏子生活在当时日本社会的最底层,地位与身份十分卑微,容易与社会阴暗面纠缠在一起。在当时社会,是不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可的,并持对她们以一种十分轻视和厌恶的态度,所以生活过得很艰难,常常居无定所,需要寄人篱下[3]。即使处于这样的社会地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熏子也没有像其他艺伎一样自暴自弃,沾染上社会阴暗面的不良思想。她对人生、对爱情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微弱的曙光,亦或者是风中的残烛。熏子阳光的个性与黑暗的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给熏子的鲜明形象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熏子的思想是崇高的,主要是她内心始终以一种独立姿态、平和心态去面对生活,与人沟通和相处。她与“我”的爱情,也是建立在地位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她希望对“我”能够给予她真正尊重,而不是怜悯或者同情,这样她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身份卑微、低贱,但是她希望与“我”能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当熏子在无奈情况下,在不得不舍弃爱情时,她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坚强,能够将其内心深处的尊严充分展示出来,她是一个有自我追求和人生追求的女性。作者将熏子卑微地位与崇高品格进行有效融合,既突显了熏子的真实、可爱,也表明了熏子与主人公“我”的爱情悲剧,喜与悲的强烈对比效果,不仅能够将熏子人生价值观和可贵的精神体现出来,同时能够表达社会底层女性内心对人生的期待与执著。真是怀着这份执著,使薰子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遭遇,使得熏子悲美的形象深入每个读者的内心[4]。熏子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即使要付出惨重代价,也心甘情愿,这种追求、这种执著的念想与情怀,无不让人感叹和动容,并在心中产生一种敬佩之意。从熏子精神上的诉求上看,可以了解作者内心对当时日本社会人群价值观的判断,真正觉得可悲的并不是生活上、物质上的缺失,而是内心缺少崇高的精神与追求美好的希望。从熏子这种柔弱、卑微的女性形象中所散发出来的可贵精神与品质,是作者所赞扬和讴歌的,柔弱蕴藏的强大力量,真是绝望处升起的一道希望之光,展现着人们坚韧的生命。

四、人性美德

在小说中,以熏子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女性,她们身上都散发人性的美德。她们无论是在对待事物,还是对待人生,都始终怀着一颗包容宽厚的心。而这种包容宽厚的美德,是深刻的,让人难以遗忘的,她们能够用宽厚、博大、坦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困境和苦难。所以人们常将面对事物时所呈现出来的包容宽厚的态度称作人性的美德,并孜孜不倦赞扬与歌颂。在文中作者以“我”的身份,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生活经历,并以游历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记述自己游历日本伊豆的感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内心难以掩饰的孤独与寂寥。熏子作为一个具有人性美德的传统女性,能够以宽厚的态度去包容和谅解“我”不时表现出来的烦恼与不安,使“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与爱。作者以“我”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人生价值观念,同时表明主人公“我”对世间关怀与温情的渴望与期盼。

结语

川端康成对女性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并歌颂了女性纯粹的个性与情怀,使得整部作品魅力得到有效提升。这篇小说描绘了诗一般凄美的爱情故事,洋溢着浓厚的少女情怀,但是其中又融入了些许现实的悲悯,将当时女性的美好与悲情进行了有效融合,这也体现出来川端康成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女性观。女性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向往,但是女性在当时社会是卑微的,是低贱的,她们始终无法摆脱悲哀的命运,正是这种悲哀之美成为了川端康成作品吸引人的魅力所在。语

参考文献

[1]代超.从《伊豆的》看川端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1,6(20):76-78.

[2]李佼佼.《伊豆的》和《边城》少女形象之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07):87-88.

[3]金明淑. 李光洙和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02):54-56.

[4]杨柏宏.《伊豆的》中巡回艺人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6(03):76-78.

【本论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阶段性成果,编号项目:12-XJ1401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日语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XJ14017】

上一篇:伍尔夫悲剧意识的成因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下一篇: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异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