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体会

时间:2022-08-09 06:55:59

3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体会

【摘 要】目的: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寻找出更为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接受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的30里患者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采用的实验室检查方式是对患者的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做对应的检查,以及尿常规的检验和超声检测。病理学的检测方法:对接受研究的30例患者开展肾部位的活检工作,首先开展HE的染色,随后再使用光镜对细胞进行检测、电镜的检测或者免疫荧光的检查。从相对应的检测结果中,如果患者的病情表现比较严重就应该先应用甲基波尼松进行冲击后再联合泼尼松治疗;如果是病情较为轻微的患者只需要开展对症支持治疗工作;如果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则应该口服一定的泼尼松来进行治疗,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透析工作。结果:在患者接受一个月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有16例,占总人数的53%,而开展血透治疗的5例患者有4例已经停止血透的治疗,而剩下9例患者呈尿蛋白阳性,已有7例转为阴性。结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质量高低应该注重于治疗工作的开展是否及时,而采用合理的疾病预防手段也能够很好的克制疾病的发生,保证人类的健康质量。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23-02

作为一种综合类型的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情在发病速度上比较快,通常情况下都会导致肾功能的衰竭,或者呈现出炎性细胞的浸润、渗间质出现水肿,而肾血管和肾小球也会出现症状比较轻微的病变,所以应该将此类疾病的治疗工作水平作一步的提高,加强疾病诊断工作的有序开展,就能有效的遏制疾病的发生[1]。在此次研究中主要是对3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患病因素、相应的病发机制和主要的临床表现做有效的分析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较为有效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手段。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的收集

用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为2012年在我院被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并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将其资料做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在3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8例,男性患者有12例,患者的年龄层在34~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岁,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有31%的人员都患有相应的慢性肾脏疾病。

1.2研究方法

用于此次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方式有病理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理学的诊断方法主要为:对参与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做肾脏的活检,首先开展HE的染色工作,随后再用光镜对细胞做相应的检测工作,或者使用电镜的来开展检查,或者是免疫荧光。实验室的检查方法为:先对患者的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血尿酸做检测,或者开展尿常规的检测,在必要的时段开可以做超生检测。

如果患者的病情表现比较严重,则应该运用甲基泼尼松先做冲击工作后,再开展泼尼松的口服治疗,共有14例患者。如果是病情表现比较轻微的患者只需要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共有6例患者。如果是病情不算太过严重的患者则应该进行泼尼松的口服治疗,共有3例患者,而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5例患者也应该开展相应的血液透析治疗工作。

1.3疾病的诱发因素

从此次研究的观察和相应学术理论研究上得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发原因主要是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异常感染或者不明原因的免疫性疾病突发,都有可能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诱发因素[2]。

1.4临床表现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在相应的临床表现有,呈现皮疹症状的患者有5例,尿少尿频的患者有4例,发热症状的患者有18例,患有关节疼痛的患者有3例。

2 结果

参与研究的30例患者都呈现出相应的急性肾功能衰歇现象,在进行超声的检查时:出现肾体积膨大的患者有6例,皮质回声增大的患者有8例,剩下的患者均表现为正常的现象。在接受一个月的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有16例,占总人数的53%,治疗初期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有5例,此时已有4例患者停止血透的治疗工作,呈现尿蛋白阳性的患者,已有7例转为阴性。

3 讨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但患者呈现出发热的症状是比较显著的一个病症,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具有体温升高的临床表现,而关节痛、皮疹、尿少尿频等症状都相对少见。而一些学术研究报告上指明,患有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也会呈现出尿检的异常症状,从而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下降,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的性能被提升,并且呈现出急性肾衰竭的相似症状。

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上,应该采用较为有效的检测有段尽快做好疾病的诊断工作,比如病理检测、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检测等,遏制永久性肾衰竭现象的发生[3]。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应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疾病的发生,防治的有效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的确保人类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琳娜.急性间质性肾炎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25(6):43-44.

[2] 许慧琳.5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41(6):98-99.

[3] 郭永兵.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9(3):67-69.

上一篇:加强医院行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合理对待儿童急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