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教学的法宝

时间:2022-08-09 05:34:48

灵活教学的法宝

高中的孩子告别了初中的稚嫩与懵懂,迎来了青春与叛逆,活跃的思想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审美取向与认知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班都势必涌现出这样的一类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同学,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集体的“同化”,影响正常教学。这样的学生就是我所说的“核心人物”。为此,要想群体进步,就需从他们抓起。

根据多年从教观察,我把“核心人物”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习型,一种是干坐型。具体阐述如下:

1.学习型。

1.1 资质高,有学习天赋,但好孤芳自赏,不轻易敬服老师型。这种学生大多会在某一学科或某几学科上有较高的悟性,在学习上能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短时间内能够速见成效,常常会得到周围同学的敬服,被美其名曰:“数学王子(公主)”、“英语王子(公主)”等等。时间一长,他就会自认为自己已总结出独特的“学习理论”,经常会对老师的讲解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怀瑾握瑜,自己走的就是阳光大道,自己的理论就是真理,老师的讲解远不能及。这种思想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久之就形成了所谓的“小团结”,自然影响课堂教学。其实,在学习上能够求真务实,批判地继承本无可挑剔,但过于自信的表现就是自负了。高中的课程不像小学、初中那样可以轻松掌控,高中教材有知识深、衔接大、科目多等特点,其必须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才能够串联衔接,融会贯通,而这仅靠一己之力是远不能很好地完成的,必须得有老师的正确指引才能逐渐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长久稳步地提高,否则,随着知识扩展程度的加深,上述学生的做法,势必取得不了理想的成绩。

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要在平时授课时留心观察,争取及早地发现,并尽早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否则,日子久了就会变“天赋”为“负担”了。

1.2 乐学上进,敬服老师,但与老师步调不一致型。这类学生,在我们课堂教学中也不少见,他们热爱学习、尊敬老师,可是学习习惯不好,往往在某一节课上自作主张,此科彼学。特别是班级名列前茅的学生更容易犯这种错误,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做法既害己,又害人。因为他们的这种学习方式结果只能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而且班级同学很多会以他们为榜样,会时常效仿他们,以为他们成绩相对高,就是这么学来的,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在努力抓学习成绩时,还要留心观察爱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举止等,发现问题,不要急于群体改之。要想根本性的解决问题,“核心人物”应是关键。

2.干坐型。

2.1 不学不闹,时常睡觉型。此类学生,表面上看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影响不大,实则不然。其迷糊之状态,一是有伤大雅,二是会传染一片。长此以往,轻者影响课堂气氛,重者影响正常授课。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就不单单是老师的责任心问题了。我刚接手现在这个班时,曾发现有一段时间,成片的学生上课爱趴桌子,我曾软硬兼施,但效果均不理想。后来,通过调查,得知源头缘于我班一杨同学,形容他那可是“眼睛一闭一睁,一节课过去了;一闭不睁,一天过去了”。为此,同学们给起了个雅号――“教(觉)皇”。通过了解,发现原来他总是半夜起来偷偷上网玩游戏,而且早已形成生物钟,一时很难改正。我知道他歌唱得不错,就让他每天在课前带头唱歌来振作精神,并责令让其监督其他同学,杜绝睡觉现象。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生不但甩掉了“教皇”的帽子,还带动了一大批学生要求上进。抓“核心人物”的做法可见一斑!

2.2 不学且闹,哗众取宠型。此种类型的学生不学无术,煽动性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可谓是害群之马。但此类学生很少达到无所顾忌、肆无忌惮的程度,他们经常合起伙来,“插科打诨”,基本不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也很怕科任老师告状,所以就经常小打小闹,很有分寸地弄得老师“不痛不痒”。老师一旦发火,他们就立马服软,没过一会儿,又会故伎重演,可谓“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为此,科任老师苦不堪言。我也曾遇到过这种“滚刀肉”似的学生,起初我是逐一谈心,逐一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后来我通过其他老师的反馈及自己的暗中观察,找出了其中的“捣蛋王”,之后采取“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战略,着实从不同角度给该生以有力的教育,直至达到要求,力求以儆效尤,没想到结果是出奇的好。

总之,抓住“核心人物”是老师打开“问题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整顿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不过,如果很多学生都有问题,你就要检查自己是不是上课不太严肃。恩威并济,努力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上一篇: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加强教师语言艺术修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