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漳州五年中考 展望走向

时间:2022-08-09 04:41:01

摘要:通过对漳州市最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的分类,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三个方面进行有序探究,从中归纳总结本地区最近五年对各个知识模块命题的变与不变,做到知己知彼,以帮助引导初中九年级毕业班数学教师的复习方向,以便作好2014年的中考复习工作。

关键词:中考复习;试卷研究;分类导向;广度与深度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70-02

五年,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进程,步履是艰难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改革的步伐则是有序的、深化的、成熟的。通过分析漳州市最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不难看出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在相对稳定中谋求略有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在:①考查功能性质的不变,即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向高一级学校选拔最优秀的人才;②试题编制注重选材的公平性,考查的知识层面不变,即都是以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为模板;③试题编排由易至难有序递进,整份试卷的难易度不变,即难易度都在一定的框架内编制;④基本题型设置不变,即都以选择题、填空题及解答题的模式出现;⑤三个知识模块的分值比例保持不变,即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空间与图形的分值比例为68:18:64;⑥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时代的特色不变,即尽量为方便考生的解答着想。而略有变化则表现在:整份试卷的三级题量在变少,留给考生更富裕的解答时间;难度略有走高,而效度及区分度则趋向科学化。这与取消本地区五月份的保送生考试有关。我们来认真分析解读漳州最近的五份中考数学试卷,探究它们的变与不变,为后继的工作学习服务。

一、“数与代数”的变与不变

“数与代数”包含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约占漳州中考数学试卷总分的45.3%左右,实际分值多在68分上下浮动。在“数与式”这个模块中,年年必考内容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每一份试卷都是单独命题,且都是考查大数的表示方法,这与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更具应用的广泛性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考查内容几乎在提取公因式法与应用公式法之间交替出现,除了2009年以基础小综合题命制,2012年没有直接考查外,其他三年都以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幂的有关运算,即同底数幂相乘、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之间轮换交替再现在选择题中。而较常考查的内容有:①相反数、绝对值及倒数;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③实数的综合运算;④整、分式的化简求值及分式的意义;⑤数的规律探究等。它们在这五份试卷中,出现的频数均在三次之上,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考点。在“方程(组)与不等式(组)”这个模块中,年年必考的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只在2013年单独成题考查,其他四年均有机融入压轴题中,与其他知识点一同考查;分式方程只在最近的两份试卷中不见影子,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只在2012和2013年连续两次出现,并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方程(组)有关的应用题只在2011年的试卷中出现,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值得大家关注。不等式(组)与实际方案的确定连续考查了五年,2011年则以简单的解不等式组出现。而数轴也经常在试卷中出现,或与对称点的确定有关,或与不等式(组)的取值范围有关;在“函数及其图像”模块中,每年的压轴大题总能看到抛物线的影子,且总是起到考查区分度的功能。其中2009年的另一道压轴大题以运动变换的形式呈现,又有机融入高中阶段的分段函数,2011年的另一道压轴大题则是一次函数与分类讨论思想的有机结合。对于反比例函数与图形面积的关系、函数图像的确定及四种常见函数的有关性质也常入题。

二、“概率与统计”的变与不变

“概率与统计”包含概率和统计等两部分内容,约占总分的12%左右,实际分值多在18分上下浮动。

在“概率”这个模块中,除了2009年和2010年所占的比分超过统计题的分值外,其余年份都没有超越统计题的分值,是历年中考在概率方面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一年,它把概率与游戏的公平性有机结合,也许是概率题的最高景界。应用面积法、枚举法、树状图或列表法等求概率的基础题型常见常新,绝对是必考的内容之一。在“统计”这个模块中,2010年和2011年,都以中档综合题出现,约10分左右,是一道经常考查的题型,但它所考查的内容并不很难,主要以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统计表格的形式呈现知识材料。而调查的方式、平均数、众数等也是经常出现在五份试卷之中。

三、“图形与几何”的变与不变

“图形与几何”包含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及图形与证明等四部分内容,约占总分的42.7%左右,实际分值多在64分上下浮动。在“图形的认识”这个模块中,三视图(即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是年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可三视图总没有超越基本的条条框框,属于比较传统的基础题。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的性质及判定、补角与余角、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在“图形与变换”这个模块中,四种变换,除了位置变换以外,其他的三种变换都经常性的进行考查,而且多与作图题挂勾命制成题;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几乎年年都在最后两道压轴大题中出现,足见相似三角形在整份试卷的份量;在“图形与坐标”这个模块中,常与中档题或压轴大题融合呈现;“图形与证明”模块是整个“图形与几何”板块的中心考点,每年总有一道大题出现,真假命题的判定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圆有关系的证明则是每年必有的两个重要考点。2011年对圆的考查已经跳出切线的判定及性质,这是值得关注的亮点。但在近几年里,对四边形的考查力度在前三年好像有点失衡,都没有单独成题命制。但最近两年内,压轴大题紧紧地融合了四边形的性质,让我们又看到了“特殊四边形”的生机。

过去留下的历史痕迹是我们探求未来的一种经验之谈,也是我们锐意进取的原动力。展望未来,是为了更加明确我们课改的方向标。认清本地区中考试卷的分值分布、常考与不常考的知识点、前后试卷的变与不变,对于指导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益的。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下一篇: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过程控制工程》课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