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芳守护生命的天使

时间:2022-08-09 04:09:54

她是石家庄市首个“医生楷模”称号获得者,23岁走进医院,77岁仍然坚守在诊疗一线。她身患三种癌症,接受过四次手术,却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治病救人。五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从没开过一张高昂的药费单,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她就是2011年7月病故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琼芳。

来自江南

1955年秋天,刘琼芳从广州光华医学院毕业,被分到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那一年,刘琼芳年仅23岁。她单薄瘦弱而俊秀清丽,从海风轻柔、椰影婆娑的珠江之滨,来到这座略显荒凉的北方小城。

1958年,刘琼芳结婚了,丈夫杨长江是军人,部队在南方驻防。1960年、1962年在共和国最艰难的时期女儿、儿子相继出世。她没告诉丈夫,怕影响他的工作,家里也抽不出人来照顾她,只能自己带孩子。产后第二天她就拖着虚弱的身体生煤炉子,喂奶,洗尿布,缝小衣服,从睁开眼睛一直忙到深夜。

刘琼芳出身于广东顺德一个富商家庭。她的大姐和一个哥哥在香港,十一妹定居新西兰,刘琼芳曾有数次机会回到广州的医院或去国外工作,但都被她婉拒了:无数患者信任的眼神牵扯她的心,让她不忍离去。

看一次病 结一门亲

五十多年寒来暑往中,刘琼芳看了多少个病人,治好了多少患者,把多少人从死亡的边缘抢了回来,挽救了多少个濒临残破的家庭,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她写的病例资料装了满满四大纸箱,从1960年到2009年,一共收集整理了近8000名病人的病历情况,记录了上万条特殊患者的诊治经过和心得体会。这些已经泛黄的病例资料,有的竟是用孩子用过的旧日记本或作业本背面记录下来的,但每一页都笔迹工整,书写认真,浸满对患者的深情厚爱。

几年前,有位病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去过北京和省里好几家医院,医生都建议他进行换瓣手术。刘琼芳看过病历,让病人做了个彩超,分析诊断后说:一个工人一年能挣多少钱呢,换瓣得五六万元钱,先开个方吧。这个处方当时只花了病人8元钱。如今,病人还按刘琼芳的处方吃着药呢!

同事赵会颖说,有时,难免有病人要求多做一次CT检查,多开一些好药。刘琼芳往往会耐心地给病人做工作,只要病情搞清了就行,检查多了对身体也没好处。

为减轻病人负担,刘琼芳一直坚持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而且非常注重用物理的手段开展检查,对药品的用量和品规选择也很重视。

有一位姓马的病人肺部反复感染,在其他医院已经花了两万多元也没治好。刘琼芳经过仔细询问和诊断,确定病人患的是克雷白菌感染。为搞清用什么药、用多大的剂量,她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在一本发黄的药典上找到了适当的用药量。

刘琼芳对患者的爱,总是细致入微。“每次问诊、查房,刘主任问得最仔细认真,会一遍遍翻阅检查结果,并能从点滴异常中找到线索,明确诊断。”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平清楚地记得,一个女患者看病时总说胸闷、心慌,过去一直就按心脏病治疗。可刘琼芳对患者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头发、眉毛稀疏,询问病史时得知患者曾产后大出血。依据这些症状,她认为患者患了席汉氏综合症。医院采纳了她的治疗方案,结果这位患者很快康复出院。

医院内科的同事们都知道,刘琼芳有两个习惯动作,一是询问病情时,总喜欢拉着病人的手问这问那;二是冬天里总喜欢把听诊器焐在手心里,怕看病时病人被凉着。

“伸手摸一摸病人的脑门,拉一拉手,拍一拍肩膀,顺便安慰几句,病人心里就会很敞亮,病就会去一半儿。”刘琼芳的这番话,肿瘤科护士长王红磊至今还记着。

与病魔抗争

刘琼芳倾其一生的精力为病人解除痛苦,但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却从不放在心上。1973年,41岁的刘琼芳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经检查,她身上的乳腺癌细胞已转移到淋巴结。她被送往北京日坛肿瘤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整个右侧和腋下组织被切除。身体虚弱、创口大、愈合慢,病痛的折磨可想而知,可刘琼芳没有被压倒。

“我是个癌症病人,但更是个医生。还有很多人等着我去给他们治疗。”病情刚有好转,刘琼芳就向医院领导请求回到工作岗位。医院领导勉强同意她每天上半天班。但刘琼芳一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同样是个病人。她常是全天守在病房,每天晚饭后还要去病房查看一遍,有危急病人,随时都来参加抢救。

1993年,61岁的刘琼芳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家人劝她,退休吧,好好养身体。可她却说:“第一次手术后了19年,这次手术后,我还能再干19年。”手术后第三天,她就上班了,在办公室利用空余时间输液。输完了液,照样查房、给学生讲课。

2004年,72岁的刘琼芳又患上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为了不耽误工作,手术时间她专门选择在一个周末。主治医生叮嘱她,这次该好好保养、好好歇歇了。可术后第一天查房就找不到她,一打电话,才得知她又去内科病房查房去了。

2009年,77岁的刘琼芳被查出已是肺癌晚期,她接受了第四次手术。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她要求从重症监护室转到她曾经工作过的内科普通病区,在自己曾经工作的地方走完人生的最后里程。

“我全身刀痕累累,已经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地方了。作为一名医生,我感觉能活着为别人治病,真好!”刘琼芳生前曾多次表达这样的心声。

作为病人的刘琼芳,创造了生命奇迹;作为医生的刘琼芳,用生命的奇迹,书写了大医精诚。从医50多年,刘琼芳共诊治病人11.4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5万人次。

上一篇:时尚电子 第11期 下一篇:超长混凝土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