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维利:用善良续写爱的传奇

时间:2022-10-25 12:41:50

他用孝心、爱心和毅力支撑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用炽热善良、淳厚朴实的情感和善行义举诠释人间大爱,演绎了一出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情感大戏,谱写了一曲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歌!

立誓孝敬岳父母

1988年,20岁的索维利成了邯矿集团陶二煤矿的一名煤矿工人。同年8月,他和煤矿附近的姑娘房丽华喜结良缘。在婚礼上,新娘有些出人意料地问:“你愿意和我一起伺候老人、照顾患病的弟弟吗?”索维利憨厚地回答:“养育之恩不能不报,我愿意与你分担家务,一辈子照顾老人和弟弟。”

新娘房丽华的弟弟患有脑瘫,手脚严重变形,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也一向身体不好。老人的养老、弟弟的将来,一直是她心头的一块石头,所以,她才会在婚礼上有此一问。

婚后第二年,房丽华生下了儿子索健。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在一周岁时被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小脑脊髓供结失调”,医生说这种病的患病概率为千万分之一,属不治之症。夫妻俩痛哭了几天后,接受了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

1996年3月,房丽华又为索维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不幸的是,她本人却患上了“产褥热”。弥留之际,房丽华断断续续地对索维利说:“维利,你对得起我,也对得起这个家,我死后你再娶一个媳妇吧,只求你把两个老人照顾好。”索维利含泪发誓:“今后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都会像对亲生父母一样孝敬好岳父母,照看好咱们的孩子和弟弟。”

索维利把妻子安葬后,为了方便抚养年幼的儿女,也为了让岳父母“吃”个定心丸,索性住进了岳父母的家。

续妻必须孝敬亡妻父母

索维利的父母都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王凤矿工作,父亲还是矿上的领导。他们心疼地劝儿子,调动一下工作吧,带着孩子一起回王凤矿,我们照顾你也方便一些。热心的嫂子还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可索维利执意不肯。他坚定地说:“做人要讲良心,做男人要仗义,这时候我要是离开了,那个家不就垮了吗?”

看着索维利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残的残、病的病,没个女人照看,亲戚邻居们纷纷张罗着想帮他找个媳妇、成个家,可索维利一一谢绝了。最后,还是岳父母觉得总这样对不住女婿,哭着劝他再成一个家,索维利这才勉强应允可以去相亲。但他对介绍人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续妻必须承诺为前妻的父母尽孝,而且要认前妻的父母为义父母。

好心人一连为索维利介绍了五六个对象,但女方一听他那复杂而贫寒的家庭,还有苛刻的“为前妻的父母尽孝”的条件,都望而却步了。还是索维利的老班长对他知根知底,把妻妹张瑞芳介绍给了这位重情重义的工友。在索维利的要求下,他们结婚之前,先按照当地农村的规矩,举行了一个传统的认亲仪式。

索维利与张瑞芳结婚后,仍然与岳父母一起住在这个农家小院。索维利对岳父母说:“爹,娘,你们年龄大了,还有弟弟需要照顾,我不能离开你们啊。”

两人结婚多年来,索维利一直很感激通情达理的妻子。为了让丈夫安心地在矿上工作,张瑞芳尽力分担家务。她本人在矿上的食堂上班,工作并不轻松,可多年来,她总是先提前给家里老老少少做好饭,然后再一路小跑去食堂上班。

是好女婿也是好父亲

2001年冬天,岳父到山东省冠县办事时突发脑溢血。接到通知后,刚从矿井里爬上来的索维利连衣服也没换就赶到了冠县医院。他忙前跑后,三天只啃了几个干馒头,困了就趴在老人的床脚打个盹儿。昏迷了三天三夜的老人苏醒后,紧紧地握着女婿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索维利不仅每天为老人递水喂饭、端屎倒尿,还学会了量血压、穴位刺激等简单的治疗技术。同室病友无不羡慕地夸赞:老哥你有一个好儿子啊!老人自豪地说:他是我女婿!

忆起此事,70多岁的房老爷子仍眼圈发红,“如果没有维利,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这个家也早就散了。他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啊!”

从2009年起,索维利的大儿子索健的病情不断加重,只能长期躺在床上,生活难以自理。作为父亲的索维利,尽管心如刀绞,可在儿子面前总是一副坚强乐观的样子。每天从矿上回来,他都要细心地给儿子擦洗身子,还渐渐学会了打针、输液,晚上有空了就给儿子讲励志故事。2011年5月18日,索健去世。临终前,他拉着父亲的手说:“爸爸,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还想给您做儿子!”这句撕心裂肺的话,让在场的医生护士都唏嘘不已。

小儿子索云龙是索维利和张瑞芳的孩子,之前常住姥姥家(张瑞芳的母亲家)。从大儿子离开那天起,索维利就要求小儿子每个周末必须回牛叫村,陪这里的姥姥、姥爷聊聊天,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免老人感到孤独、寂寞。

如今,最让索维利欣慰的是自己的大女儿,她考上了邯郸市的重点中学,成绩非常优秀,而且也很懂事。“女儿长得亭亭玉立,可穿的衣服却是班里最旧的。一放假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就忙着给姥姥、姥爷洗这洗那的。”

朴实善良感动百里矿山

“家里出现那么多烦心事儿,工作肯定受影响吧?”面对记者的疑虑,陶二煤矿党委副书记董忠给出了一个相反的答案:索维利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矿工。

据董忠介绍,与索维利同龄的矿工,有的转行了,有的提干了,可他一直默默坚守在井下工作。陶二煤矿近十年来的相关记录显示,下井最多的是他,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他,返工率最低的是他,处理井下事故冲在最前头的还是他。多年来,索维利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技术标兵、比武冠军等称号。

面对采访,这位厄运打不倒、磨难压不垮的硬汉,竟然显露出几分羞涩。他腼腆地说:“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这当晚辈儿的应该做的。”

上一篇:企业家:工程师和赌徒的重合体 下一篇:张建霞:大孝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