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整的天空

时间:2022-08-09 03:25:25

不完整的天空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死亡或离异,孩子只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和其他亲属生活,称为单亲。本文所探讨的单亲家庭主要是指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

案例一:“花”自漂零水自流

当我提笔写G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准确地说是缅怀吧。

第一次见到G,是他爷爷陪着他转学来报名的时候。从爷爷的满头白发、蹒跚的步子便可知道老人年事已高。他告诉我孩子转学的原因。原来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都在油田工作,收入都不错。但他的儿子喜欢喝酒、赌博,经常和一些朋友玩到深夜才回家。媳妇从最初的劝说,发展到家庭纠纷,直至离婚弃子,远赴他乡。但家庭的破裂并没有唤醒儿子,反而少一个羁绊。不久,单位对职工进行买断。他一次得到补偿十几万元。谁知没过几年他把这笔钱也挥霍一空。当他不顺心的时候、喝醉酒后可怜的孙子就成了他的“出气筒”。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和辅导,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作为爷爷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把孙子转学由他抚养。

在平时学习中,我经常和他接触。我感觉孩子的本质是善良的。在班级中,他助人为乐,关心班级。因为基础不扎实,所以成绩一般。一直教了他两年,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在班级中能处于中等水平。前不久,听同事说,双休日的下午,他不听爷爷的劝阻,执意要骑车外出玩耍。结果另一位同学倚在水边树干上休息时,树干“喀嚓”断裂了,同学落入水中。为了救同学,不会游泳的他勇敢跳入水中,却被水无情地吞噬了。一个花朵一样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过早地凋谢了!

案例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Y同样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在他读幼儿园时,他的母亲就因为家庭纠纷回娘家去了。家里人请人去劝了几次,她都不肯回家。虽然他的父母至今没有离婚,但他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他的爷爷、奶奶都已年过六旬,而且奶奶的身体一直不好。为了维持家庭,他的父亲独自外出打工,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目不识丁的爷爷的身上。如今是四年级的他在课堂上注意力始终不能集中。上课经常在下面做小动作,作业也很少按时完成。写的字大小不一,东倒西歪。成绩一塌糊涂。我也曾教育他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但没有知识基础的他在课上还是我行我素。我也曾问过他:“喜欢你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因为她是我的妈妈呀!)“恨你的妈妈吗?”(恨!)“为什么恨呢?”(因为她不要我了。)然而无论是喜欢也好,恨也罢。因为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他能否读完初中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于单亲的迷思:

不管是公众和单亲家庭成员,在认识上都可能出现一些迷思,有碍健康成长。

一般人对单亲家庭产生的迷思包括:

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

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

3.单亲都是穷困的。

4.单亲的家庭很可怜。

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忙。

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

7.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

8.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

9.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

单亲家庭父母的迷思:

1.这是前世造的孽,都是我命不好。

2.一切都是我的错。

3.一切都是他(她)的错。

4.别人帮助我只是在可怜我。

5.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6.别人会瞧不起我。

7.孩子好可怜。

8.孩子是我的惟一,没有孩子我活着没意义。

9.孩子是我的累赘,没有孩子我可以活得更好。

单亲家庭孩子的迷思:

1.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

2.爸爸妈妈离婚,真丢脸。

3.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4.没有爸爸(妈妈),再也没有人会爱我了。

5.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妈妈)害我的。

6.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7.家里都这样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8.爸爸(妈妈)分开就是不要我了。

9.别人欺负我,都是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面对破碎的家庭,最感到无助的就是孩子。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感受?青少年专家分析,孩子以下几种情绪最为突出:

被拒绝感

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青少年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亲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亲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不会对离开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是向抚养他的父(母)亲发脾气,将家中的父(母)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打击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有三种因素:导致父母离婚的环境;离婚的过程及父母离婚后的情形。他们可能觉得跟其他有完好无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退缩

当人们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害,本能的反应是退缩、拒绝说话、不愿付出爱与关怀。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

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上面的两个案例读来虽令人心痛,却只是纷繁社会中无数单亲家庭子女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孩子又何止是本文中列举的两个?

而在这样的单亲家庭中,又总是会有这样三种角色:①没有尽到责任的父母;②年迈的爷爷、奶奶;③无人管教的孩子。

不难试想,如果G生活在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里,他也许就不会因为疏于亲人的管教而过早地夭折。

如果Y的母亲能从小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耐心地教育和督促,他的成绩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千疮百孔”。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成长乐园,父母更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不幸福、不完整,父母的不尽责、不关心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这样的影响仔细分析起来,往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等无一不是由父母教会孩子的。同样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也是由父母训练的。而不完整的家庭往往就忽视了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导致孩子的心智不健全。

(二)影响孩子习惯的养成。俗话说:“小小儿童映八十。”意思是说:从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就可以知道孩子年老的表现。虽然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也可以看出,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所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成了千古美谈。而有的单亲家庭在这方面有所忽视,使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有首歌曲唱得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失去母亲的照顾,生活没有规律,学习没有好的习惯。就连饮食都不及其他的孩子。长期的营养不良势必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

(四)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自然会有所歪曲。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良好的意识,也就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其中就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带着这些不良的表现,或内心无法解脱的困惑长大成人,而单亲家庭的父母也因为错误的迷思承受着终生的悲伤与失落,这些都将影响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与适应能力。所以,在单亲家庭摆脱困境之际,如何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才是根本之道。

上一篇:我们是三月,我们是年纪轻轻的季节 下一篇:多擦一米的清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