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被动开局

时间:2022-08-09 11:39:36

铁矿石谈判被动开局

“矿山企业在谈判策略上开始冷淡中国,这是对‘中国价格’的一个明确回应”

三大矿山似乎正在主动放弃与中方谈判。2010年初,矿山巨头们已经主动和日韩钢企开展了正式谈判。

“谈判早就开始了。”日本钢铁联盟常务理事安健一孝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两拓已经与日本钢铁企业围绕“一定的(涨价)幅度进行磋商”。

主场状态

1月17日,浦项制铁的高层人士也向《财经国家周刊》证实:公司与矿山之间的长协谈判已经展开。与之相对应的是,矿商们却非常默契地将中国钢企剔除于谈判之外。

“矿山企业此前更愿意先和日韩钢企接触,只不过今年好像和中国企业走得远了一些。”日本三菱商事钢铁原料部一位人士也看出了端倪,这种疏远进入2010年后越发明显。

2009年,力拓与新日铁率先达成了首发价――虽然中钢协直到现在也不认可这一价格,钢企却委曲求全地执行着;2010年的开局,矿山巨头们今年非常默契地集体冷落了中国,狂飙的现货价格令一些中国钢铁企业震动。

按照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此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给出的时间表,长协谈判应于2009年12月份展开,并在2010年三、四月份达成结果。

实际情况是,这一时间表并未如期展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三大矿山方面的人士大都未表示出与中方谈判的积极意向。

“冷淡”策略

1月17日,力拓中国区的一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就长协谈判与中方进行实质沟通。进入2010年之后,包括力拓在内的三大矿山首席谈判代表根本没有到过中国。而在去年这一时期,必和必拓CEO高瑞思、力拓CEO艾博年都曾造访中国。

这打破了以往的谈判惯例。长期供货协议矿石价格一直实行年度集体议价机制。由三大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离岸价格)。

2005年以来,谈判格局是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代表供方,中国宝钢、日本钢厂、欧盟钢厂代表需方。

“(进展)不如往年。”虽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但宝钢一位高管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电话采访时表示并不乐观,“价格达成的时间很难(确定)。”宝钢一直代表中国钢铁企业与矿山进行长协谈判。

“矿山是在策略上冷淡中国,这是对‘中国价格’的一个明确回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马光远博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矿山是无法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的,他们的这种策略实际上是欲擒故纵。

艰难的选择题

2009年,力拓与新日铁率先达成降价33%的基准价格,虽然中钢协坚决拒绝这一价格,但中国钢企与矿山普遍按照这一“临时价格”进行结算。

经历了如此尴尬,中钢协愈发强调“中国价格”,并在2009年10月形成了统一时间、统一价格、量大价优的三点意见。

“全球铁矿石目前仍旧供大于求,而中国占据了其海运市场50%的份额。”罗冰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解释说,最大的买主中国今后将对铁矿石单独定价,即不跟随其他国家的价格,也不要求别国跟随“中国价格”。

然而,铁矿石的现货情况却显示,钢铁企业并不敢将命运押在“中国价”之上。国家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中我国进口铁矿石6216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与此同时,铁矿石现货价格也是一路上场。1月17日,日照港63.5%品位铁矿石价格达到134美元/吨,比2009年度的“长协价”高出一倍多。

“矿山的计划是,我先和日韩(钢企)达成价格,你不跟就走现货。”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中波明确指出,在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的前提下,三大矿山正在给中国钢企出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本刊截稿时传来消息,中方铁矿石谈判“正在进行中”。中方与三巨头约定谈判期间不发表任何言论。

上一篇:新股发行微调期待 下一篇:吉利沃尔沃交易解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