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8-09 07:30:32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施工水平,针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路基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level, in view of the high fill subgrade construction the subject is discussed.

Keywords: high embankment; Subgrad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公路工程施工中,凡是路基施工经过水田地段和水塘地段高度在6m 以上的,或是一般地段填土高度在20m以上的,这些地段的路基在填筑后,往往会比其它地段的路堤容易产生病害,因此,施工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填筑过程进行重点监控,从而确保填筑质量。

一、 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要点

高填方路基施工,往往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装车,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分层水平填筑、分层压实、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平整的施工方案。下面,让我们根据不同工序施工中的不同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一 )施工方法

1、 施工前先填筑试验段。施工前选择一长度不小于200m的填方地段作为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

2、 高填方地段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仔细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对于特殊地基,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对于一般原地面,先将原地面树木杂草 及腐植土清除 ,并疏干积水、凉晒、平整,原地面横纵坡陡于1:5的地段挖成宽度不小于1m 的台阶,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3、填方区上料。运料前,挖方区的填料经试验合格后使用。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填方区。汽车卸料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30Cm 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

4、填方的平整。当填方区一层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层厚30Cm 的松铺厚度,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以利于平地机平整。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5、填方的压实。在经过平地机精平后的填层面上采用大吨位振动式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 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0.5 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之内,初压时采用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6、压实度检测。以灌砂法为主,核密度仪辅助的方式进行检测 。路堤填前,每种填料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工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水量;各填层所测得的压实度必须符合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要继续进碾压,或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在最佳含水量±2% 的范围之内,若偏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凉晒和洒水湿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合要求为止 。

(二 )工艺措施

1 、 质量措施

(1)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和填筑宽度每层初平完成后,对填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30Cm之内,发现超厚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减薄。推土机在初铺时,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加大50Cm,以保证路基边部压实。

(2)路堤填筑时,做到工地现场随时有领工员值班,对路堤填筑进行实行全过程指挥,使填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保证填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3)严格控制填层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及未经处理的劣质土不得使用。当填料为不同土质时,采取不同土质分别填筑的方式每种填料连续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小于50Cm 。将强度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层,强度较大、土质较好的优良土填于上层 。

(4)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每填完一层由队部试验室负责进行检测,经理部中心试验室经常性地对压实薄弱环节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情况,及时采取适 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采用强夯处理 ,确保路基的填筑压实符合规范要求 。

2、安全措施

(1)对各类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违章操作现象。

(2)做到有工地施工员随时值班,加强现场指挥,防止机械设备相互碰撞、倾覆和伤人事故的发生。

(3)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在危险区设立红灯示警 。

(4 )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

(5)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随时检查工地施工安全状况,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

二、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

(一 )压浆技术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压浆材料的选用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环节,原来一般是选用水泥浆液加添加剂,但是存在凝固时间不易控制、和易性不好、体积干缩等弊病。对此,针对此类浆体存在的弊病,后来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又研发了高水速凝新型材料,该材料由 A/B两种固体粉末材料组成,使用时与粉煤灰混合均匀加水搅拌(高水材料:粉煤灰:水=1:35:3.5),A、B两种浆液单独放置24小时以上不凝固,可以长距离、长时间输送、存放,易于施工;材料凝结时间可以调控,两种材料混合后,凝结时间可控制在1060分钟;早期强度高,2小时可达到1.5Mpa以上;混合料也可以和周围土颗粒发生反应,形成强度;混合料凝固过程及凝固以后不收缩。这些特性对于压浆工程意义极大,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

(二 )土工织物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土工织物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抗拉力学特性、稳定的质量和施工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工织物主要起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防止路面反射裂缝,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和发展等功用。在我省公路建设中,更多地选用土工格栅来进行高填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加固,由于大部分土工织物是利用先进的经编机织成基材,采用经编定向结构,因此,通过充分利用织物中的纱线强力来改善其力学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和耐蠕变性能,从而得以用于路基稳固,抵抗裂缝车辙等公路病害的产生,有效地改善了高填方路基整体失稳的技术难题 。

三、结束语

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问题是影响公路运营及安全的重大问题。如何把当前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方法运用到公路施工中,是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推进公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刍议公路养护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中厚度偏差的... 下一篇:谈基桩检测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