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从星空到大地

时间:2022-08-09 06:06:49

常识:从星空到大地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技术和新观念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人们努力地寻求真知,却常常在最简单的事物上感到迷茫。于是关于常识的话题,开始频繁地出没于人们思索的视界。常识,离我们很近;常识,离我们很远。

发现常识

所谓常识,词典上说得很明白: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要说出你所知道的常识,当然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地球在转动,天气会变化,人有生老病死,春天花会开,玻璃会摔碎……常识无所不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常识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依赖于常识而生存。人类从成为人类的那一刻起,便早已拥有了自己的常识。他们从太阳的起落,懂得如何安排劳作和休息;他们从森林大火烤焦的动物,明白煮熟的食物对身体更有益;他们知道随着季节的变换,需要迁徙才能获得充足的补给。这样的方法和技艺,日复一日地实践,一代一代地传递,不断地累积,便成为最早的常识。自然界严酷的现实,驱使着我们的先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和脚下的大地,从外部世界到内心世界,不停地探索和发现那永无止境的奥秘。在人们无穷无尽的追问下,知识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宽广和深邃,终于构建出无比庞大的常识体系,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慰藉。这个发现和积淀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文明的进步。

追问常识

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切知识都来自于人们的经验。人们从经验中受益,却也会同时受到经验的束缚。在哥白尼的时代,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大部分人的知识世界里是一种常识。当哥白尼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动的时候,起初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在他的身后,布鲁诺甚至因为相信这个秘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常识的力量是如此可怕,它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竟然不惜烧死一个为常识而执着的智者。常识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力量,并不会因为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而消失,相反,时代的进步时刻伴随着与“常识”的搏斗。重要的是,如果常识永远是常识,我们的将来便毫无希望。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知识的交流空前地便利,人类拥有知识的总量无法想象地庞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在这个时代,虽然获取知识已经变得更加轻松,但相对而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面却可能会越来越狭窄。可以预见的是,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各个领域的专家所提供的知识。对常识的突破,也将变得更加艰难。也因此,对常识进行追问的意识,便显得更加重要。

回归常识

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使我们决不会在常识的面前止步不前。怀着将人类智力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的梦想,总会有为数不多的智者们,在知识的各个领域越走越远。人们崇拜智者,因为他们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智慧。可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着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我们也常常会觉得茫然无措。从专家们关于这个世界的高深解说中,我们既得到安慰,又感到深深的无力。因为我们无从知晓专家们是否确切地代表着真理。何况,许多掌握着知识话语权的所谓专家,他们的意见并不那么纯粹,甚至看起来隐约有些可疑。或许所有人的内心,都潜藏着终极追问的冲动。我们仰望星空,总想去寻找任何一件事物的本质,不知不觉便忘却了脚下的大地。其实,常识才是支持我们生存的最可靠的根基。也许,世界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复杂,存在也可以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来实现。你如果需要一张桌子,并不需要专家告诉你是物质还是意识谁决定谁,你只需要一根木头,几根钉子。最多,你还需要请一位木匠。而木匠,才不会在乎什么追问;常识,对他来讲就已经足够了。

上一篇:贫困夫妻的爱情 下一篇:这个冬季用音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