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坦尼克号看客渡船安全监管

时间:2022-08-09 04:54:16

从泰坦尼克号看客渡船安全监管

1912年4月10日,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一艘巨大豪华客轮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目的地美国纽约。这是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14日晚11点40分,这艘客轮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2个小时40分钟后沉没。由于只有16艘救生艇,1503人葬身海底。没错,它就是泰坦尼克号。

一部经典电影,留给海事人的,除了对唯美爱情的憧憬,更多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客渡船安全监管任务艰巨

2013年广东海事局年中工作会议上,梁建伟局长指出,要深入开展客渡船和客滚船安全整治活动,与省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确保辖区渡运安全形势稳定。简单两句话,对广州海事部门来说,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从数据上来说,2012年,广州地区拥有乡镇渡船71.5道,水路旅客运输企业8家,各类客运船舶51艘14716个客位,全年共计完成356.89万人次的旅客运输量,这一数据还是未统计辖区广州地区以外广州海事局辖区渡口渡船客运量的数据。可想而知,广州海事局辖区实际渡口渡船监管任务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广州海事确保渡运安全形势稳定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客渡船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必是大事。”广州海事局局长谭永烈在各类安全会议上多次强调客渡船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先后下发的客渡船监管的文件、要求也不少,但现场能否不打折扣,能否真正将每一份文件、讲话的要求落实到位,是客渡船安全监管的关键。能否切实提升客渡船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客渡船船容船况良好,是客渡船安全监管的根本。所以,深入开展客渡船和客滚船安全整治活动,与其他四部门联合开展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活动,既是梁建伟局长对广州海事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海事部门构筑客渡船安全监管闭合环管理的新机遇。

深思内省究事故根源

笔者认为应结合泰坦尼克号惨痛的事故教训,认真分析客渡船各类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一是船体质量不合格。事发多年后有关人员做过测试,如果按照当时的标准钢板质量测试撞击,根本不会是船身产生如此长的豁口,船身铆钉也存在质量问题。

二是公司管理不规范。电影中可以看到,船员几乎都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安全操作程序不健全,船上管理也很混乱,据说起航后观察员用于观测的望远镜不翼而飞,导致观测员只能用肉眼在夜间目视观测,等发现冰山已经来不及了。

三是船员安全意识不强。泰坦尼克号沉没,让不少人愤怒船长为何在听到多次冰山预警时仍坚持全速前进。多少生命因为船长这一错判消匿于大海。我们此时应反思的是,船员考试、船员实操过程中是否应当加强船员安全意识?如何对他们的安全意识进行考核?如发现超速现象,对客渡船船员应如何纠正并保证下不为例?

四是没有相关应急预案。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后船上。人们四处乱串,没有任何应急逃生引导员。客渡船跟普通船舶不一样,除了船员,更多的是没有任何海上逃生知识的渡客。此时做好应急逃生预案就是重中之重。渡船发生事故,船员应该非常明确如何处理。水上生命安全,零点几秒都十分重要。

五是救助设备不齐全。承载2200多人的客轮,居然只有16艘救助艇。是船舶公司对船舶强度、避碰设备、船员操作性能都胸有成竹还是为了利益匆忙上马、为了获取保险金不顾生命现已无从考究。

严防死守力保无纰漏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应该采取有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才能确保客渡船安全形势稳定,笔者建议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严把客渡船质量关。对于海事部门来说,应对渡口渡船船况从严把关,对安检缺陷的整改复查既要从严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坚决不让“带病”船舶开航。严格签证程序,加强签证人员业务学习,丰富签证人员安全监管经验。签证时不仅应当查验证书,还应当询问船员实际配备、载客载货、实际渡运航线、载客分布和航行水域通航环境等情况,提高签证质量。同时,加强辖区渡口渡船AIS配备,加大对未按规定打开AIS守听或未配备AIS渡船的监管力度。

二是严把公司管理规范关。目前,航运公司管理主要是依靠海事部门的监管和检查。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履行下列职责:落实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船员遵守有关内河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即地方政府、企业(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也负有十分重要的安全监管责任。为此,海事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船舶所有人沟通,将地方政府、船舶所有人共同纳入客渡船源头管理的阵营,构筑客渡船安全监管闭合环管理。

三是严把船员、群众安全意识关。从根源上迫使船员建立起“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才有效益”的思想。在谈“罚”色变,屡遭诟病的当前社会,依法处罚依旧是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加大处罚力度,结合行政处罚与教育引导,让船舶所有人及船员切身感受到重罚的高压态势,当被查处一次违法行为所付出的代价超过违章作业所挣得的利益时,船舶所有人及船员才能够真正从安全角度出发获取利益。此外,加强对违法船员进行记分的工作,比加强处罚更加有效。只有让船员提高安全意识,将监管措施转化为船员遵章守纪的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是严把日常监管责任关。做好渡船安检及日常检查要常抓不懈。日常检查过程中,海事部门应对救助设施进行严格检查,按照最大乘客量配备救生衣。此外,救生设备是否过期、是否能够使用也应当经常进行抽查。通过AIS、CCTV等科技信息化工具提升客渡船监管效能,同时探索研究在Als设备中加入水位感应传感器接收终端,当设备开启时自动进入超载监控状态,如能通过科学技术严控渡口渡船超载,会大大避免海巡人员与渡口渡船之间“游击战”的尴尬现象。当然监管机制的建立,需要海事部门自身加强对渡口渡船科学监管的思考;需要海事部门与地方职能部门多联系多沟通,依法塑造权力监管;需要渡口渡船相关业主、船员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以及互相监督;更需要群众对立安全意识,树立牢牢将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意识,成为监督的主人,协助政府部门共同做好客渡船安全监管工作。

客渡船安全监管,归根结底,需要依靠乡镇政府、地方交通职能部门、渡口渡船业主、船员、乘客以及我们海事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相信经过各方努力,泰坦尼克号类似的事件将成为历史教训,人民群众能够尽情欣赏“水”的壮阔与柔情,却永远看不到她那凶残的一面。

上一篇:全力打造内河智慧监管品牌 下一篇:T型悬臂箱梁拆除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