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对卒中偏瘫的康复作用观察(附70例报告)

时间:2022-08-09 04:53:06

针刺疗法对卒中偏瘫的康复作用观察(附70例报告)

关键词 卒中偏瘫 针刺 康复

卒中是中老年人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随着对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升高。目前,对卒中的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在我国,康复治疗还包括传统医学的针刺疗法等。常规体针、头针、电针等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卒中是有效的。但在卒中偏瘫早期的不同阶段,如何将传统的针刺疗法有机地与现代康复理论结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是我们需要继续观察、讨论的。现代康复理论,根据病人发病过程分为6阶段:第Ⅰ阶段:弛缓阶段,是急性期发作后,患侧肢体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第Ⅱ阶段:痉挛阶段,患肢开始出现运动,而这种运动伴随着痉挛、联合反应和连带运动等特点;第Ⅲ阶段:联带运动阶段,痉挛进一步加重,患肢可以完成随意运动,但由始至终贯穿着联带运动的特点;第Ⅳ阶段:部分分离运动阶段,痉挛程度开始减轻,运动模式开始脱离联带运动的控制,出现部分分离运动的组合;第Ⅴ阶段:分离运动阶段,运动逐渐推动联带运动的控制,出现难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第Ⅵ阶段:正常阶段,由于痉挛的消失,各关节可完全随意运动,协调性与速度均接近正常。

资料与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颈内动脉性脑血管病人60例(经头部CT或MRT检查已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脑出血者11例;脑梗死者19例。B组为治疗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脑出血者12例,脑梗死者18例。

两组均采用综合康复法,即Brurinstrom法、Rood.Bobath法及本体感觉性刺激疗法。包括早期的良肢位摆放;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翻身训练,起坐训练,移乘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站立训练等。

两组均采用头针疗法:刺激头部运动区及百会、四神聪等穴,中等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A组):采用“治瘘独取阳明”针法,取穴:肩、少海、外关、环跳;治疗组(B组):结合偏瘫分期限进行体针治疗。

BrunnstromⅠ期:采用针刺瘫侧上肢阴经穴位。取肩、尺泽、郄门、内关、手三里;瘫侧下肢取阳经穴位:环跳、伏兔、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丰隆、昆仑等穴;采用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软瘫超过1周者加涌泉、威灵,并加重刺激,以诱发瘫侧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加,促发共同运动。

BrunnstromⅡ:肌张力从Ashworth分级中达到1级时,近端肌肉出现部分随意收缩。此时转为针刺瘫侧上肢阳经穴位,取肩、手三里、阳池、天井、外关、合谷等,下肢选阴经穴位,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照海、中封、申脉等,使拮抗肌的Υ运动神经元和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肌张力增加。

BrunnstromⅢ期:双侧肌张力增强,但主动肌肌张力仍占优势,此时仍以增加拮抗肌张力为主,取穴同BrunnstromⅡ期。同时,加强分离运动运动练习,过渡到BrunnstromⅣ期。此时,以分离运动为主,共同运动基本消除,正常的运动模式开始建立。停止体针,继续给予头针。

肌张力评定方法:采用新修订的Ashworth量表评定法。0级:无肌张力增加;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的卡位和释放;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的范围内出现突然的卡住,然后始终呈现一定的阻力;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被释放;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Ⅳ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结 果

肌张力均增加。治疗组达Ⅰ级者25例(83%),对照组有10例(33%)。明显痉挛者治疗组2例,对照组达6例,表明治疗组肌张力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

讨 论

传统针刺疗法在卒中康复治疗中行之有效,它具有易化的促通技术,诱发出肌张力。但传统的“治痿独取阳明法”应用较局限,经此法治疗,痉挛未得到有效控制,影响了肢体的运动机能。

将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又发挥各自的优势。根据针刺穴位分布路径与人体解剖、神经与运动生理学的关系,四肢阴经穴分布路径多为屈肌,阳经穴多为伸肌;而上肢的主动肌,以屈肌为主,拮抗肌先恢复。早期处于软瘫期,即脊髓休克期,治疗应以易化方法促进肌张力产生,此时利用针刺来刺激主动肌,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在感觉的输入,使Υ运动神经元兴奋,易化脊髓低位中枢。反射性诱发肌张力产生和增强,同时又可兴奋α运动神经元,促进分离运动产生。

肌张力增强是肌肉产生肌力的前提,当主动肌肌张力增强后,转刺上肢阳经穴、下肢阴经穴,兴奋拮抗肌、抑制主动肌的肌张力。达到阴阳平衡,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抑制及控制痉挛形成。该疗法符合神经及运动生理,符合Brunnstrom偏瘫恢复原理,符合中医的阴阳平衡理论。

针刺疗法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不违背各自理论原则前提下,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方法。

上一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微波辐射治疗耳鸣70例疗效... 下一篇: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