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印分析法评价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步态疗效

时间:2022-08-09 03:57:46

足印分析法评价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步态疗效

关键词:足印分析法;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足长差;中风痉挛;针灸;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2-0074-02

偏瘫痉挛步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康复[1-2],而且加大了患者行走过程中意外发生的几率。因此,改善痉挛状态,对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减轻残疾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灸对中风痉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缺乏公认的评价方法,特别是对中风痉挛步态的疗效评定,缺乏特异性、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为更加客观评价针灸对中风痉挛步态的治疗作用,笔者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Index)、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和足印分析法对针刺中风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观察病例为2009-2011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针灸科门诊就诊的中风后下肢痉挛的患者。其中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44~74岁,平均(59.70±11.63)岁;病程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l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标准”[3]。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中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者。②神志清楚,无严重失语及构音障碍,能基本表达自主意愿,能理解及回答提问,能够配合治疗。③年龄40~80岁。④下肢联带运动期,生命体征稳定,存在痉挛性足内翻。⑤临床痉挛指数量表得分>7分。⑥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同意持续治疗1个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非脑血管病患者,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下肢痉挛者,包括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急性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麻痹、腓骨肌型肌营养不良及足外伤等。②精神病、癫痫、重度抑郁、焦虑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③借助拐杖不能行走者。④临床痉挛指数量表得分80岁。⑥纳入后资料不全,影响判定者。⑦合并其他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0年度)

病者。⑧重度构音障碍、失语、老年痴呆及理解力下降不能配合评价者。

2 治疗方法

取穴:公孙、照海、太溪、交信、三阴交、阴陵泉、曲泉、血海、梁丘、阳陵泉、丰隆、阳丘、悬钟、丘墟。

操作:以0.25 mm×50 mm的毫针,依上述腧穴顺序进针,手法宜轻柔,快速,以不引发下肢痉挛为度。公孙、照海、太溪、交信进针15~20 mm,丘墟针尖向照海方向进针约40 mm,其余腧穴进针25~30 mm。阴经腧穴采用提插泻法,阳经腧穴采用提插补法。得气后用红外光治疗仪照射。每日1次,每次留针25 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4周,共治疗20次。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3.1 改良的Ashworth 量表

3.2 临床痉挛指数量表

①腱反射:0分为无反射;1分为反射减弱;2分为反射正常;3分为反射活跃;4分为反射亢进。②肌张力:0分为无阻力(软瘫);2分为阻力降低(低张力);4分为正常阻力;6分为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为阻力重度增加。③阵挛:1分为无阵挛;2分为阵挛1~2次;3分为阵挛2次以上;4分为阵挛持续超过30 s[6]。于治疗前及治疗1、4周时分别测评1次。结果判断:0~9分为轻度痉挛,10~12分为中度痉挛,13~16分为重度痉挛。

3.3 足印分析法

操作:受试者赤脚踏上印泥,两眼平视前方,以自然行走方式走过准备好的步道,当受试者走过开始端横线处按动秒表,直到走过终端横线外,停止秒表,记录走过中间10 m 所需要的时间,测量两侧连续6 个步印。记录每一足印足长:即足底最凸点(J)与足大趾(B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计算患侧及健侧平均值及足长差(健侧足长-患侧足长)[7]。于治疗前及治疗1、4周时分别测评1次。

中风后下肢痉挛多出现于中风急性期后,下肢肌力开始恢复,肌张力也由低下变为亢进或已进入痉挛期,并出现联带运动[8]。临床表现为足内翻并下垂或跖屈、足背屈,外翻不能或减弱,足趾屈曲并内收,随意运动能力差。初期仅表现行走时足底前外缘着地,足下垂,踝关节软弱支撑乏力;中后期随着肌张力不断增高,足跖屈亦愈来愈明显,足跟着地困难,足趾屈曲,内翻的踝关节也逐渐僵硬,并伴随着膝关节共同运动。

Ashworth量表和临床痉挛指数量表为世界公认且应用广泛的痉挛评价标准。但Ashworth 量表只关注肌张力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中风患者下肢痉挛问题;临床痉挛指数量表涉及阵挛偏于下肢痉挛的评价,与Ashworth量表相比较为全面,本观察结果也表明,临床痉挛指数量表较Ashworth量表能更准确地评价下肢痉挛状态的改善状况。Athworth 量表和临床痉挛指数量表均属半定量分析方法。

足印分析法通常测量步长,跨步长,步速,步角,步宽等数据。通过对足印的测量和分析发现,很多患者足大趾着地困难,有的甚至足跟不能着地,出现半个足迹现象。经过治疗后,患者主诉足大趾着地稳当,行走步态改善,连带运动明显改善。因此本课题组设计了足长这一指标。经临床验证,足长值的变化较Ashworth和临床痉挛指数更敏感,更能反映足部痉挛的改善程度,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25.

[2] 毛国英.偏瘫步态的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37- 13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5] Bohannon RW, Smith MB. Interraler reliability of a modified Ashworth of muscle spasticity[J]. Phys Ther,1987,67:206-207.

[6] 燕铁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J].现代康复,2000, 4(1):88.

[7] 王亚泉.步态分析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32-5333.

[8] 杨今姝,纪树荣.痉挛的评定方法[J].现代康复,1998,2(12):1298.

(收稿日期:2012-10-23,编辑:蔡德英)

上一篇:不同插管深度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下一篇:孙桂芝从三焦论治恶性肿瘤经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