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而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北京创新模式

时间:2022-08-09 03:38:04

因时而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北京创新模式

2016年冬至,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响起,重度雾霾再度笼罩京城,全市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北京二中利用4G网络直播教室向学生们进行网络授课;北京第五十中学分校利用“物联网+”模式对学生进行网络辅导;北京市通州区则充分利用正在试点的“智慧学伴”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在线答疑和辅导……全市师生利用丰富的信息平台开展着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

极端天气的出现,让我们心情沉痛。应对雾霾,停课不停学,体现了北京市教育治理观念的转变。北京市教委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的“靶向治疗”,打出了“五个超越”的教改牌,即超越课改、课堂、课程、资源、考试的边界,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开放性的学习和实践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北京市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理念、全球化的视野,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2009年以来,北京市推进了3批共100所数字校园实验校,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新的教育生态,提升教学质量。2014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数字学校建设,通过网络和电视平台为全市学生和家长免费提供数字化名师课程资源和网络学习空间,并推出多种在线教育服务项目。2015年,北京市教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构建开放的教与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新中考方案也提出将学生活动考核纳入中考原始成绩。2016年,继“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之后,北京市教委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计划,创新教师研修供给服务,为教师提供精准支持。2016年11月,为积极应对新中考方案,弥补区域间、校际间、学科间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和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短板,北京市率先在通州区试点启动“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利用互联网让优质教师服务跨越学校和区域边界。

一直以来,北京市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变革”为基本理念,在教育政策、考试评价、课程、教学、教育服务及资源配置等各个关键环节发力,实现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首都人民。

上一篇:华丽登场 摸索前行 下一篇:有效实施高三英语写作讲评课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