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贫困原因调查分析

时间:2022-08-09 12:32:46

某村贫困原因调查分析

近日,笔者深入__县__镇__村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农户、与村干部、村民进行座谈会等形式,对__村的贫困原因做了充分的调查,并通过数据和村民反映,发现了该村贫困存在的一些问题。

__村位于__县__镇东北部,距离最近的镇政府、集市、医院4公里,距离__县27公里,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40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450户1786人,耕地面积3300亩,水稻种植面积3200亩,山林地面积10300亩,种植经济作物650亩。__村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烤烟。接受调查的10户居民中,每户最高文化水平者60%为初中,30%为高中,大专及以上仅占10%。

__村村级固定资产为一栋三层新建的村委会大楼,目前村委会可支配现金1万元,无借贷,村级资金来源主要为转移支付,经济作物补贴和两个矿厂的管理费。__村是贫困村,全村有30户低保户,低保人口59人,2014年获得贫困补助资金10万元,近两年获得贫困补助资金共187200元。全村有煤矿岩和500余亩高岭土资源,建有两个矿厂,矿厂企业员工共10人,每年向村里缴纳2万余元管理费。村内鼓励种植烤烟,2014年烤烟种植524亩,获得村级补贴近5万元。村内开支主要为建设村委大楼费用、大楼维护费、办公经费、村级道路硬化费和村干部工资。

近两年__村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为6862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43.04元,比上年增长约12%。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户村民当中,家庭年收入增长超过10%的有3户,占30%,增长在10%以内的为6户,占60%,只有一户因为户主年岁已高劳动力下降而导致收入减少。该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从2014年开始,全村逐步推广烤烟种植,政府补贴收入高。大型烟草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在该村建立了烟草收购点,企业以10.8元/斤的价格收购烤烟,政府给种植烟草的农户每亩补贴200元以上。调查的10户村民平均每户获得政府补贴性收入3000元左右,其中基本是种植烤烟获得的补贴。烤烟的种植时间和生长周期不影响晚稻种植,同一亩田种植烤烟后还能继续种植晚稻,对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村民邹乐观家2013年的收入约为3万元左右,2014年开始种植烤烟,家庭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2014年前三季度结束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另一方面,该村近几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在外打工、在本地市县做零工、短工的收入也水涨船高。2014年该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476.64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1%,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寄回带回的收入1165.71元,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47.06%。调查的10户居民当中,有7户家庭年收入增长是因为外出务工收入提高。

同时,该村村民从事畜牧业、采矿、交通运输、非农经营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__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为1036.2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96%,人均牧业收入93.93元,占1.9%。调查的10户村民中,有8户养了鸡、3户养鱼、1户养猪,从事了养殖的农户平均每户靠此增收1012.5元。村民邹能观家今年家庭总收入6万元,其中5万元为跑运输服务所得,占全家总收入的83.33%。

据__村文书介绍,该村村居民总体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提升。通过实地走访,总结__村居民生活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村的村级道路已经全部硬化,建设了休闲小广场。该村投资4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130余平米的三层村级办公、综合服务楼,也是该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和村文化活动楼,楼内有村图书阅览室。村内建有一所村级小学,村内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学。该村还有自己的村级医疗服务站,日常寻医问药都可以就近解决。

二是居住条件有所提升。近几年,大部分村民的住房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砖木结构或土胚房,全村90%以上的住户都居住在砖混结构的房屋内,平均每户房屋的占地面积约为131.17㎡。

三是消费水平略有提高。__村村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构成为鲜菜、鲜肉等食品开销、家庭用电、购买服装和交通用汽油等消费。全村共有20台左右的私家汽车,在调查的10户居民中,有7户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摩托车,2户使用电动车,一户使用自行车,一些家庭拥有2-3台电动车或摩托车。在家庭用电方面,这10户居民平均每户每月用电72.67度,缴费43.6元。

四是福利保障“大网兜底”。__村的低保户全部享受国家每月的低保福利,60岁以上老人领取农村养老保险金。农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省内大病看病享受55%的医药费报销,低保户享受民政局的大病救助服务。

一是生活垃圾无人管。在__村,居民住房周围、沟渠和道路上,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据村干部反映,该村并没有垃圾处理站,也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人员,村民每日的生活垃圾经常扔在村内的沟渠当中,造成堵塞,也没有人疏通。对于垃圾的处理办法,该村则是在村附近的山林地上挖出一个大坑,随意将垃圾堆在其中,里头日积月累的垃圾也从未有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乱象对于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是不通水,常停电。__村没有通自来水,居民日常用水依靠村内的压水井,对于进入现代化生活的村民来说十分不便。此外,村内虽然家家户户通电,但村民反映村内经常临时性停电,停电前没有进行通知,停电后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来电。种植了烤烟的农户需要用电烤设备来烘烤烤烟,经常停电的现象给他

们的生产生活制造了诸多不便。三是村内治安乱象多。__村内无治安岗亭,也没有城镇当中常驻巡逻的民警,村内一些、[文秘站:]小偷小摸、随意占用他人物品等现象时有发生。村内有几口可以养鱼的水面,但因为担心其他人偷盗鱼塘的鱼而不愿意养鱼的村民很多,因此这些水面并没有利用完全。农村治安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一个大问题。

农业生产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__村的居民以务农为主,种植水稻、烤烟和一些蔬菜与经济作物,村内有几个村民小组没有通水泥路,村内通往耕地的路面大多是崎岖不平的泥地,想要开一些大型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下田十分不便。同时,农田里没有修建水渠,灌溉成了一个大难题,一些种植大户和村干部希望能够修通水渠,却由于经费等问题一直无法开工。

随着经济发展,__村全村外出务工人口这几年不断增加,人数已经超过7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0%左右,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年龄在20—60岁之间,而在农村种田的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有许多年龄超过60岁但身体硬朗的老人仍然从事务农工作。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从收入上来看,外出务工的人员带来的收益要比务农的收入多,2014年,__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务农收入1430.2元,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9%,而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则占50.1%和20.96%。另一方面,农村中刚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年轻人基本都会选择去外地打工而非在家从事务农工作,__村内务农的没有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该村村干部反映,只有过年时村中才热闹些,平时村内没什么人,看着觉得十分萧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造成了农村中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巢现象,一些家庭由外出务工的子女赡养老人,家中的田地无人耕种,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

山林地纠纷是农村中常见的历史遗留问题。__村有一片山林地和附近的行政村相接,这块地的所有权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确定。多年前__村四组的村民在这片山林地上种植了十亩湿地松,但是在准备使用松木时却与他村产生了所有权纠纷,无法开采松木。2006年,该村曾经向山林纠纷办公室提出过申请,但纠纷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这十亩湿地松仍然不能使用。

村小学便利了村民的孩子就近上学,但在对孩子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现实背景下,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__小学是附近几个村当中唯一一个村级小学,该小学有几百名在校生,大部分都是周边行政村和__村的孩子。但由于该小学中没有开设英语课程,教师也有一部分为外聘老师,教学水平距离镇里的中心小学有很大差距,造成了生源流失,学生人数越来越少的现象。从2014年开始,该校40多名学生转学到镇中心小学,由家里人接送,但路途遥远,不仅给家长增加了负担,而且孩子上下学的安全也存在隐患。另外,有村民反映村小学强制收取80元一年的保险费却不为学生发生安全意外理赔,经常性额外收取零散收费的村级民办学校管理乱象也值得重视。

政府的政策和村内的一些举措都需要村民的支持。在__村,为农田修水渠、建机耕机械通行的道路等利民的举措被村干部提出后,却没有多少村民支持,村干部十分无奈。农民们大多是由于国家没有给修路和修水渠的项目政策和随之而来的经费,因此他们认为自己集资修建农用设施是“吃亏了”,要国家给钱才能修。这体现了一些农民对于政府项目的依赖性过强,改善生产自主性差的观念问题,这种观念需要尽快得到转变。同时,许多农村居民家中老人领取了养老金,却对18—60岁之间每年100元/人的养老保险收费很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笔“冤枉钱”,农村居民对于政府政策的理解陷入了“只送钱,不收钱”才合理的怪圈。

(一)环境治乱要上有“抓手”、下有“帮手”

农村生活环境乱象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既要县乡一级领导的重视和符合实际的政策规划,又要村级干部的贯彻落实和模范带头作用,还要村民们的支持理解和自发参与。

一是完善规划,在各个行政村设立农村垃圾处理站点,建立生物化粪池和肥料池,进行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设立治安联防片区,对于村级治安层层分管,责任到人;完善农村电网水网建设,定期排查故障、防止随意断电断水现象。

二是强化监管,将农村水电的供应情况、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村民治安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机制,定期监督检查,设立举报和反馈工作信箱,听取村民意见。

三是干部带头,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了解村内情况、说得上话的“带头人”,不但要宣传和说服村民支持政府工作,更要带领村民自发改善村容村貌、组织村民治安巡逻队,自主参与到改善周边生活环境的工作中来。

(二)转观念要主动“造血”不要等着“输血”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收入,靠的不仅仅是国家给钱、政府支持、地方项目补贴,更需要靠农民自己勤劳致富。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是宣传到位。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补贴政策和项目扶持,在前期宣传上应当全面、到位。村干部对村民要起到引导作用,不要仅仅宣传“拿多少钱”、“领多少补贴”,而应当重点宣传责任和义务,比如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将制度的原理和优势通俗易懂地传达给农民,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国家政策。

二是竖好典型。村民发家致富,需要能够有号召力的劳动模范和致富典型,通过他们的带动,能够让村民主动向好的农业经营模式靠拢,自主学习、形成氛围。例如__村的烤烟种植,正是因为前期试验种植的几户农户收入大幅提高,才迅速在村内推广开来。同时也要鼓励农民自己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业,寻求致富之路。

三是多得多给。针对村内修建各种农田

水利设施和道路,大多是种植大户支持、田亩数量不多的村民反对。水渠和耕种机械的道路修建好之后,虽然说是所有村民都可以受益,但受益最多的还是那些种植大户,因此村内可以本着多得多给的原则,在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时候,按照田亩数量的多寡,由支持的种植大户带头多出钱,耕种田亩数少的农户少出钱,以此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修建。(三)空巢问题需“养老”与“留少”并举

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流失,造成了空巢老人、空巢儿童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要做好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另一方面是要发展本地经济,留住年轻人、吸引劳动力。

一要补位农村养老服务。基层政府应把农村贫困老年人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设立农村养老院、寄宿儿童学校,子女和家长向这些机构缴纳生活补贴,集中供养老人、抚养孩子,解决外出人口的后顾之忧,也能保障老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

二是要建立上门医疗服务。农村中的医疗卫生站可以定期对本村的老年人进行上门医疗服务。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常年散居,重病无力上医院,甚至无人知晓,上门医疗服务可以让村医生、乡镇医院形成责任制,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和身体检查,重病时减免一定费用,使其老有所医。

三要发展本地经济吸引劳动力。要留住青壮年劳动力,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基层政府要为农民找对致富道路,通过政策鼓励和项目支持,吸引返乡创业人员,为他们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

(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要重视农村规范管理

农村是各类不规范问题的高发区域,也可能是一些职能部门管理上的盲区。例如__村的村级民办小学问题和山林纠纷问题,都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农村地区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第一,针对农村教育机构的问题,市、县、乡级教育部门都应当重视起来,合理规划。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要加强监督和审查,对于学校的师资标准、教师资格、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收费情况,都应当有规范的管理。

第二,针对山林地纠纷等类似问题,山纠办等政府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处理,遇到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协调、组织双方协商,发现问题尽早解决,不要一拖再拖,把历史遗留问题继续留给子孙后代。

第三,各政府职能单位对村一级的工作问题,应当建立问责机制和定期考核机制,责任先行,确保基层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上一篇:产业结构调整的“快车道”模型及实证分析 下一篇:分析大型比赛后场地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