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式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08 10:15:3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式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亦称息隐)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服的药物流产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实施药流者(停经≤56d),将符合条件的119例早孕妇女按2种不同的用药途径分为两组,即连续口服米非司酮2d,3次/d,每次25,第3天上午空腹口服使用米索前列醇(本文简称米索)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Ⅰ),或者舌下含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Ⅱ)以终止妊娠。结果组Ⅰ终止早孕的不全流产率高于组Ⅱ(但无明显组间差异,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舌下含服米索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生物利用度较高有关。结论在药物流产中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用药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阴道给药药物流产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009-02

关于米索给药方式的选择,有文献报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经阴道给药对于终止早孕比口服更有效。但是有研究表明在终止非意愿妊娠时,妇女更倾向于选择口服米索药片,因为口服可以避免令人不适的阴道检查并且使药物流产过程更隐秘。因此对于药物流产而言,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其它更佳的米索给药方式。本研究旨在初步比较米非司酮口服配伍米索口服和舌下含服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和可接受性。

1资料与方法

1.1药物

米非司酮25mg/片,上海第十二制药厂生产。米索前列醇200μg/片,澳大利亚Searle公司生产。

1.2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应:身体健康,年龄18~41岁,停经≤56d(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经检查证实为无任何不适于参加实验的症状或情况,愿意配合实验并定期接受随访。实验对象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来院门诊实施药流并符合条件的119例药流者。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评定药物流产的效果。完全流产:用药后孕囊自宫腔排出,从用药至恢复正常月经未经手术干预者;失败:用药后孕囊未排出,且至第14天或至行人工流产手术时证实胚胎继续发育或存活者;不全流产:用药后孕囊自宫腔排出,但月经复潮前因出血过多或持续淋漓出血而需清宫者。

1.3用药方案

根据随机号确定119例的组别和用药方案,嘱其服药前后禁食1.5~2h。组Ⅰ60例,连续口服米非司酮2d,3次/d,每次25mg,第3天上午空腹口服使用米索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组Ⅱ59例,舌下含400μg同时阴道给400μg,并留院观察6h,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须就近急诊;第15天孕囊仍未排出,应安排吸宫手术;此外,所有对象填写日记卡以记录服药、阴道出血及不适症状等,至随访结束。

1.4数据统计及处理方法

数据均利用SAS统计软件包,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

2结果

2.1临床特征

两组初孕者比例分别为65.28%和66.38%,无明显组间差异。两组对象的年龄、月经周期、经期、体重指数、胎次、产次、孕期、孕囊直径等临床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两组对象的孕期分别是(44.87±7.04)d和(45.18±7.80)d,两组孕囊直径平均(12.07±5.40)mm和(11.97±5.09)mm,均无显著性差(P>0.05),从而保证了组间结果的可比性。

2.2临床效果

本研究各用药方案的总体完全流产率为94.1%,其中组Ⅰ为(91.7%),组Ⅱ为(96.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全流产率为5.04%,组Ⅰ为8.3%,高于组Ⅱ(1.69%),无显著差异。

2.3临床经过

孕囊排出情况:组Ⅰ和组Ⅱ从应用米索至孕囊排出时间分别为(2.38±1.20)h和(2.97±1.33)h,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反映药流临床过程的其他观察指标:从使用米索到开始出血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时间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研究对对象终止早孕的过程(χ±s)

组别 开始出血时间(d) 孕囊排出时间①(h) 出血持续时间(d) 转经时间(d)

Ⅰ(n=60) 0.55±3.29 2 .38±1.20① 9.13±4.21 32.09±3.10

Ⅱ(n=59) 0.49±2.98 2.97±1.33① 8 .25±3.86 32.85±3.53

注:①P

3讨论

米索口服(组Ⅰ)和舌下含服(组Ⅱ)的完全流产率分别是91.7%和96.6%,前者低于后者:两组不完全流产率分别为8.3%和1.69%,前者高于后者。初步显示了米索舌下含服的优越性。但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本研究的其它指标如:开始出血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时间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均与样本较小有关,所以有必要开展进一步实验验证两种方案的优劣。从Hamoda等的临床研究[4]和本研究可知:米索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仅为舌下含服的54%,且在体内很快消除;故尽管米索口服后孕囊排出很快,蜕膜/绒毛残留率可能较高,从而导致不全流产率也较高。综上,米索不同用药方式与米非司酮配伍终止早孕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但是各有特点:口服起效快,代谢快,但生物利用度不如其它给药方式;而阴道给药可能由于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使有效血药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局部组织器官可以维持较高的有效浓度,有更明显的软化、扩张宫颈及增强子宫收缩的作用;舌下含服似乎综合了口服和阴道给药的优点,不但峰浓度最高,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也较长,故生物利用度也最高。本研究显示舌下给米索后完全流产率也较高。由此可见,舌下含服米索为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提供了一种新的较好的选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多胎妊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