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了的“机器人”

时间:2022-08-08 07:05:33

写活了的“机器人”

新华社驻东京分社科技记者何德功,日前写了一篇很风趣的报道,《新华每日电讯》登载时制作的标题是《日本机器人文雅多能通人性》(见《电讯》1月13日6版),这篇报道文风好,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名词,运用通俗、活泼的语言,简直是把死板的机器人给写活了,让人带着笑声读了下去。文章的特点在哪里呢?

首先,一则生动活泼的导语,紧紧地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日本机器人正在悄然变化,原来只能干那些险、脏、累等粗活的机器人,如今也开始'文雅'起来,可以与人交流,甚至成为家庭的一员,将一些'慢工细活'干得又快又好,令人刮目相看。"80多个字的导语非常传神地道出了机器人今昔的巨变,读者怎能不看个究竟呢?

其次,写出机器人超群的本领。它们"能和人一起抬东西,与人合作固定螺栓","和真人差不多"。去年,"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开发出了可用身体和手势语言与人交流的机器人,它的脖子、手腕、指关节可以和人一样弯曲,形成表达各种意义的身体和手势语言。"还有,机器人可以和人进行足球比赛。"去年6月19日至25日在福冈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上,人形机器人首次闪亮登场。它们的'教练'声称,50年以后这些机器人将打败人类足球冠军。"面对这样的事实,表明机器人将与人类共存,而且要参与社会生活,甚至与人类一决高下,真是发人深思。

第三,机器人给家庭带来温馨的变化。报道写了"体重只有5公斤的机器人能说会道、顽皮可爱,语言能力和5岁小孩差不多,总爱通过对话模仿对方的性格和癖好。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可以通过对方的声音捕捉微妙的感情变化,然后通过自己的表情变化表达喜怒哀乐,为很多人带来欢乐"。机器人成了你可亲的伙伴。最先进的机器人可记住7个家庭成员的面孔,会说"请早点回来"、"请进,请休息"等敬语。还有,可亲的机器人会向陌生人发出警告、向老年人提示危险信号。读来颇有情趣。

第四,写出了发展的前景。未来机器人还会有新的进步与发展。日本新开发的机器人能使批量移植细胞核成为可能;日本已发明了医生在做内窥镜手术时能够帮助穿针引线缝合伤口的机器人。眼下的机器人,"像牙牙学语和蹒跚学步的孩子,暂时只能学会一种或几种本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长大成熟,与人类越来越接近。"这是多么可喜而大有前途的未来,它给后来的制作者是极大的鼓舞。

报道提供了有关数据,日本目前有39万多台机器人,2001年日本机器人创产值4060亿日元;未来预测,到2010年,每年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达3万亿日元左右。日本正增加研发经费,开发生活福利、生物技术、医疗领域的机器人。这些都是重要的信息,具有参考价值,说明记者日常重视调查研究和资料的积累。

附:

日本机器人文雅多能通人性

日本机器人正在悄然变化,原来只能干那些险、脏、累等粗活的机器人,如今也开始"文雅"起来,可以与人交流,甚至成为家庭的一员,将一些"慢工细活"干得又快又好,令人刮目相看。

日本机器人的数量世界第一。统计表明,日本目前有39万多台机器人。2001年,日本机器人创产值4060亿日元,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每年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将达3万亿日元左右。由于生活、生物技术、医疗领域的机器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所以,日本经济产业省去年6月决定,到2007年增加360多亿日元的研发经费,开发生活福利、生物技术、医疗领域的机器人。

50年后机器人将打败人类足球冠军

去年6月19日至25日在福冈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上,人形机器人首次闪亮登场。它们的"教练"声称,50年以后这些机器人将打败人类足球冠军。这一举动颇有象征意义,可以说是机器人向文明社会进军的宣言,机器人从此不仅要与人类共存,而且要参与社会生活,甚至与人类一决高下。

要参与人类社会生活,首先必须与人类合作。于是去年10月份出现了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清水建设公司共同开发的建筑机器人"HRP-2P"。这种机器人身长和体重与真人差不多,能和人一起抬东西,与人合作固定螺栓。为了使机器人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流,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去年11月开发出了可用身体和手势语言与人交流的机器人,它的脖子、手腕、指关节可以和人一样弯曲,形成表达各种意义的身体和手势语言。

机器人语言能力和5岁小孩差不多

在交流方面?熏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是日本人类机器人财团去年10月研制成功的"小IF",这个身高40厘米、体重只有5公斤的机器人能说会道,顽皮可爱,语言能力和5岁小孩差不多,总爱通过对话模仿对方的性格和癖好。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可以通过对方的声音捕捉微妙的感情变化,然后通过自己的表情变化表达喜怒哀乐,为很多人带来欢乐。

生活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家庭一员,尽到家庭成员的责任。在这类机器人中最为先进的是去年3月横滨机器人博览会上展出的"BN-7",它的眼睛是两个数码相机,捕捉人的面孔特征后,可记住7个家庭成员的面孔。家人出去时,它会说"请早点回来";家人回来时,它会说"请进,请休息"等。如果主人发火打它,它会逃跑;主人叫它,它则笑着跑过来。此外,富士通研究所去年10月研制的看家机器人身高32厘米、重约5公斤,可灵巧地躲过障碍抵达目的地。它头部装有两个照相机,镜头像人的眼睛一样自由转动,捕捉面前的事物。所拍图像可通过因特网传给主人,以便主人通过手机命令,让机器人遥控家电、向老年人提示危险信号、向陌生人发出警告等。

可进行细胞核移植

在生物技术和医疗领域,机器人研究也大有收获。去年10月,大阪大学开发出可进行细胞核移植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很小,它的两根微细玻璃针可搬动细胞并为其注入别的基因。玻璃针由电脑控制,误差不超过0.1微米,在实验中可搬运直径0.2微米的粒子。截至目前,细胞核移植都是研究者在显微镜下亲自动手,每天只能处理10多个细胞,成功率仅为2%。新开发的机器人使批量移植细胞核成为可能。在医疗领域,日本庆应大学和东芝公司去年11月发明了能在医生做内窥镜手术时帮助穿针引线缝合伤口的机器人。

所有这些正在变化的"文明机器人",还像牙牙学语和蹒跚学步的孩子,暂时只能学会一种或几种本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长大成熟,与人类越来越接近。

上一篇:现场切换的思维艺术 下一篇:把握舆论导向 服务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