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格高职“中专痕迹”的再思考

时间:2022-08-08 04:37:03

关于升格高职“中专痕迹”的再思考

摘要:升格后高职院校的中专痕迹有利有弊,长期以来人们关注中专痕迹的弊而忽视其利。正确把握中专痕迹的利与弊,对促进升格后学校的转型和发展,形成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升格高职;中专痕迹;利弊分析;中专跨越

高职教育始于80年代初,由于世纪之交一批优秀中专升格为高职,办学规模迅速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等教育与中专教育因层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在观念、管理、师资、科研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中专痕迹”,如何看待?是一味批判和消除?还是扬弃和超越,以形成升格院校新的办学特色?值得人们深思。

“中专痕迹”的基本特点

中专教育是职业教育一种形式,以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将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联系在一起,并为继续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过程。“中专痕迹”指原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升格后,在高职办学阶段依然存在的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等中专特点的观念和管理方式。

1.“中专痕迹”基础性

教育部中等专业学校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是初中后的三年制学生,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两年或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中专学生处于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发展的转折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中专教育为了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与特定教育对象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方式方法。较之高职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更加细致与严谨,具有基础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

2.“中专痕迹”系统性

中专学校人才培养区别于普通中学在于“专”,培养具有中级工岗位能力的要求生产一线的人才。中专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是企业的基础岗位,中专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系统设计学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师资队伍,构建适应职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等,中专“专”的痕迹表现在中专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比如,有与普通中学有不同的教师素质能力要求。普通高中生入学后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对教师的要求也只是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一所普通高中对所在学校老师要求除文化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要求。中专则不同,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了相关的专业课,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中专痕迹”多样性

我国规定职高和中专学校设置是由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决定的,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发展和管理直接受到主管行业或区域环境的影响。我国中专原来大部分是行业办学,烙有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的痕迹,学校升格后,学校的“中专痕迹”,通过与高等职业教育规格要求的结合,表现为学校发展的多样性,进而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亮点。

“中专痕迹”的利弊

“中专痕迹”是历史的产物,实事求是地分析“中专痕迹”的利与弊,是实现升格后学校超越式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1.“中专痕迹”有弊

中专与高职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中专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培养生产岗位的具有初级或中级技能的劳动者,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基础职业素质培养而设置的,偏重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而高职教育属于高中后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需要承担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课程设置较之中专基础面更宽、技术层次更高、训练要求更完整。除此,高职院校还必须要承担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需要学校在教师素质提升和设施设备投入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中专痕迹往往是抱着固有的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知识教学轻实践技能训练,重学生劳动技能训练轻学生智力技能培养,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等,直接影响到学校升格后的内涵建设和整体品质的提升。

2.“中专痕迹”有利

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它不同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的特点。中专升格后学校层次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性质没有变,特点没有变,升格后院校“中专痕迹”的正能量主要表现为:一是行业企业资源的支撑。现在升格的中专学校大多都有很鲜明的行业企业特色,长期得到所在行业企业的支持,在行企校合作方面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和传统,升格后院校如利用原有行业背景,依靠行业办学,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容易形成学校服务面向特色。二是重视实践教学的传统。中专院校升格前一直强调实践教育,在学校技能训练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升格后如何弘扬传统,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可以强化学生能力,彰显职业院校的特色。三是社会培训与服务优势。升格前的中专基本是同层次办得较好的学校,他们有培训行业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优良业绩,有贴近社会需求开展社会技能培训的优势。升格后的高职院要适应终身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保持和发挥原有中专社会培训服务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学历教育之外,加大非学历教育培训力度,为终身学习社会构建做出更优秀的成绩。

“中专痕迹”的跨越

“中专痕迹”扬长避短,可以为打造学校办学特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一批升格学院进入国家级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无不是在原有中专职业教育基础上,扬 “中专痕迹”之长,力避“中专痕迹”之短,实现了学校华丽转身和特色发展。“中专痕迹”的扬弃是除旧布新的过程,是对升格后学校的办学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新的设计和实践,要努力实现升格院校的新跨越。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效率 下一篇:淮安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