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有林区提高造林质量的途径

时间:2022-08-08 03:40:29

刍议国有林区提高造林质量的途径

摘 要:造林质量是造林成效的关健,通过对国有林区提高造林质量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得出遵循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正确合理技术措施,国有林区造林质量问题定会在逐年的生产过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造林质量;提高途径;刍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和数量是对立统一的,造林质量是造林成效的关键。大量的数据说明,提高造林质量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分析和探讨造林质量问题对于指导基层林区造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影响国有林区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国有林区在造林过程中,其质量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指当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林业有害生物因素等,主观因素有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管理体制与措施等。

2 提高国有林区造林质量的途径

2.1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由于林业工程项目具有范围大、时间长、综合效益高的特殊性,要采用科学管理理论、程序和方法,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造林质量问题,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坚持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项目管理要特别注意人员素质培训,通过学习、实践等手段提高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达到项目管理合理,造林质量提高的效果。

同时,要建立造林质量监督保证体系,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工作。利用3S技术搭建科技支撑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造林质量中的作用。

2.2 搞好规划设计

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是造林工作施工、检查、监督和验收的依据,是提高造林质量的前提。因此,规划设计要根据造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情况和立地条件,按照造林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3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切实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时,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的造林树种(选地适树)或根据造林地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适宜其生长的造林地(选树适地),还有就是通过采用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的途径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高产水平的效果,即“适地适树”。

2.4 坚持乡土树种和树种多样化的原则

树种选择要坚持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注意树种多样化。因为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应用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而且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丰富,给采种育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工程造林时一定要坚持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优先考虑当地已有的乡土造林树种。

国有林区在植被恢复和建设中,应尽可能增加树种多样性,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树种多样性,就是造林时在同一块造林地上栽植2种以上的树种,形成多树种混交林。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如深根性树种和浅根性树种混交,喜光树种和耐荫树种混交,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混交。混交林还具有改善立地条件、减少林木的病虫害、增强防护效益的特点。具体实施时要根据森林培育的目的、经营条件、立地条件以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用不同的混交类型。

2.5 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措施

2.5.1 选用良种壮苗造林

良种壮苗是确保造林高质量和林木高生长量的必要条件,也是降低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的重要手段。所谓良种,就是选用优良的种子。要求种子纯净、饱满、发芽率高、遗传性能好,能使后代保持优良品质等特点。壮苗,就是指优良苗木。选择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的发达根系,主根短而直;苗木粗壮而直,有一定高度,上下均匀,无徒长形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的一级苗。

2.5.2 造林前苗木的管理

造林时,对苗木要采取必要管理措施,随起随栽。苗圃地靠近造林地,采用随起随栽的方式,随起随栽可以缩短造林时间,减少水分散失;做好假植工作,一时不能立即造林的苗木,要进行开沟假植,根部埋实,并经常浇水,保持苗根湿润,从而达到保持苗木根部活力,维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包装运输措施,对于运输距离较远或有特殊要求的苗木,运输时应采取篷布盖严(阔叶树)、沾浆包扎(针叶树)措施;浸泡处理,根据苗木特性将苗木置于水中或其他溶液中,通过苗木吸水的方式,维持本身的水分平衡,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2.5.3 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

春季、夏季、秋季和雨季是北方国有林区的主要造林季节。什么时期最合适,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苗特点来确定。最合适的造林季节,应该是种苗具有较强的发芽生根能力,容易保持苗木内部水分平衡的时期。

2.5.4 细致整地

国有林区首先要进行造林地的清理,其要目的为了改善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然后按照一定规格要求翻松土壤。整地应在造林前1a进行,主要方式有鱼鳞坑式整地、水平沟式整地、水平阶式整地、穴状整地等。

2.5.5 合理确定造林密度

合理的造林密度,除具有造林成本低的好处外,对于有材林来说可以使木材产量、质量等级提高;对于防护林来说,能形成发达的树冠,提高防护效果。造林密度的确定要根据造林树种、林种、立地条件、技术措施的成熟度和投资等种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2.5.6 加强抚育管理

造林后直到幼树郁闭前的抚育管理措施有土壤管理、幼林管理、幼林保护等。实施科学、合理、精心的抚育管护,不仅可以巩固造林成果,而且可以提高林木保存率,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发育。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说明造林抚育保护的重要性。

3 结语

造林质量不仅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郁闭之前的培育阶段,还包括林木成林和林木成熟的整个培育活动。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很多,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遵循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正确合理技术措施,国有林区造林质量问题定会在逐年的生产过程中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林业部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司.全国造林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 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殷建强.关于加强营造林工程管理全面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思考[J].贵州林业科技,2003,31(1):45-48.

作者简介:徐敏(1982-),女,本科,助理工程师,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研究方向:森林经营管理。

上一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效益初探 下一篇: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