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先进的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时间:2022-08-08 02:53:20

几种先进的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摘 要】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是工程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目前,工程造价的失控也正引起全社会的注目。因此,加强对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际上存在的四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大发展而产生的,至今己经过了二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基本上己形成了一套由造价管理人员依靠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和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使估价贴近市场实际价格的操作方法。当前学术界对工程造价国际惯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际上存在着较先进的宜于操作的四种模式:第一是日本的工程积算制度;第二是美国的造价工程管理(Cost Engineering)体系;第三是英国和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Quantity Surveying一QS)体系;第四种是德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 日本的工程积算制度

在日本,由建设省统一组织或统一委托编制并有关公共建筑工程计价依据。政府编制的计价依据一方面为业主编制标底确定造价的期望值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承包方报价的参考标准。由于报价是否接近或低于标底是决定能够中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发包方编制标底、投标方报价,必须有一个可供双方共同参考的计价标准,采取上述做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政府对公共建筑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的直接管理,具体做法是:

在项目立项阶段,政府主管部门根据规划设计做出切合实际的投资估算,其中包括工程费、设计费和土地购置费报大藏省审批,超过一定投资规模报国会讨论通过,其余由大藏省自行审批;项目立项后,政府主管部门要根据批准的规划和投资估算,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严格在估算限额内设计,一般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设计完成之后,政府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设计对工程造价再次进行详细计算和确认(相当于我国的概算和预算),以此检查设计是否突破批准的估算所规定的限额;工程发包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组织的,由它选择投标单位,组织招投标,确定中标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对工程建设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工期和造价管理。

2 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Cost Engineering)体系

美国行政部门没有组织人员统一编制、统一的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工程定额,充当这一角色的是那些专业协会、大型工程咨询顾问公司。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业主自主负责。投资者拟建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关于投资的粗略设想,然后委托有关机构估价,由业主审核认定即可。

2.2 专业人员独立估价。除了表现形式具有规范化要求外,编制估价时所执行的程序、采用的方法、引用的价格参数以及计算依据没有强求一律,而是由估价师自行独立决断,强调各自的“可信度”。

2.3 全程管理一元化。从方案选择、优化设计、实施建造等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业主只委托一家来全面负责,保持前后工作各环节衔接一致与协调呼应,这样也容易分清失误责任。

2.4 社会服务功能强。社会上有专门的估价公司,有专门编制造价资料的商业性公司,有社会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有从事公益性工作的造价协会。

2.5 重视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美国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造价工程师能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文件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这种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的做法,体现了造价控制的动态性,并且重视造价管理所具有的随环境、工作的进行以及价格等变化而调整造价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的动态特征。

3 英国和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Quantity Surveying―QS)体系

3.1 建设主管部门的间接管理。

英国的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重点是放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通过全面的规范建设行为以达到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英国对政府投资工程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按政府的有关面积标准、造价指标,在核定的投资范围内进行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实行目标控制,不得突破。如遇非正常因素非突破不可时,宁可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标准,也要将投资控制在额度范围内。

3.2 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

在英国,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包括:项目从最初接受任务与承包商进行谈判、签订协议,一直到业务结束的整个发展过程。这可分为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投资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两个阶段。

4 德国工程造价管理

4.1 严格编制项目投资额。

在德国,任何一项建设工程,不论是政府的还是私人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额(或是投资估算)的确定,必须要根据国家质量标准DIN要求,慎重地计算所需要的费用,而且必须要有一定的预测与浮动,投资一定要估计充足,留有余地,这就是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确定。确定投资额一般由社会性工程咨询顾问公司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进行。

4.2 造价工程师的动态估价。

德国工程投资控制是动态的,影响投资的因素有设计、市场供求价格和特殊情况等。关键在于建设前期的成本确定和控制。所以,在德国凡从事工程管理的部门(机构)必须从事和参与设计审定。

4.3 全过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在德国,只要工程项目投资额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按照估算(概预算)执行,不能随意修改和突破。这样,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行业就在德国普遍存在,各家项目控制单位均在优化设计、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以及科学的管理和监控手段等方面,对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以控制的成功实例和业绩争取得到社会的公认和树立良好的声誉,赢得市场。反之,如果控制不好,出现成本加大,超出已定的投资额而又没有充足的理由,则项目控制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

4.4 政府的间接管理。

德国政府是通过协会、学会对建设工程进行管理的。同业公会或行业协会虽然是松散的民间组织,但它在保护行业的利益和推动政府决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持与政府的密切联系,体现政府与行业之间的对话。同时,协会或学会又可发挥社会协调职业道德互相监督的作用。

5 四种较先进造价管理体系的特点概括

分析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政府的间接调控。在政府对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采用间接手段,对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实施不同力度和深度的管理,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

5.2 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

5.3 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

5.4 造价工程师的动态估价。

5.5 通用的合同文本。作为各方签订的契约,合同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对于各方权利与义务的实现都有重要的意义。

5.6 重视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国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造价工程师能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文件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定额站,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2001年;

[2]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料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上一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谈城乡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