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时间:2022-08-08 02:30:05

装载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

摘要:装载机工作过程中,液压系统经常出现故障,根据装载机液压系统的结构原理,结合使用与维修情况,总结出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经验。

关键词: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23202

装载机上应用液压传动的系统,主要有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变矩变速液压系统。它具有结构紧凑、动作灵活、运行平稳、操作方便轻巧等优点,但是,由于液压系统是以液体作为传递动力的介质,故容易产生泄漏,运行时间较长后,还容易出现过热、工作无力、内部元件损坏等故障。液压传动故障的出现具有突发性、隐蔽性,而且涉及元件较多,给故障诊断和排除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维修液压系统时必须懂其工作原理和正确分析故障原因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维修质量。

1转向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1转向沉重:慢转方向盘正常,快转方向盘沉重

(1)系统内有空气,油面太低,回油时会有大量空气带入,应及时补油。可利用转向到极限位置继续转动方向盘,使溢流阀开启排出空气。

(2)优先阀控制压力过低,弹簧力下降;应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永久性变量太大应及时更换。

(3)优先阀芯卡在某一位置,应卸下阀芯,清洗阀体等零件,阀芯、阀体配研,保证阀芯在阀体内移动自如。

(4)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更换。

1.2转向沉重:没有负荷时轻,有负荷时重

(1)转向溢流阀调定压力过低,应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永久变形量太大应及时更换弹簧,或者抱母或调压螺栓松动,则应重新调压,螺母要锁紧。

(2)溢流阀不密封,阀芯或阀座的密封面有缺陷,应修复。

(3)阀块中的缓冲阀压力过低应检查弹簧是否损坏或永久形变量太大,应更换弹簧,或者密封面不密封,应修复。

(4)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者更换油泵。

1.3转向沉重:小油门时转向沉重,加大油门后工作量正常

(1)油泵损坏,流量不足应修理或者更换油泵。

(2)优先阀阀芯、阀体配合间隙过大,应更换阀芯或总成。

1.4转向无终点感:转向到达极限位置,转动方向盘仍很轻便

(1)转向器阀体、阀芯、阀套或转子、定子严重受损,间隙过大,应更换磨损零件或转向器。

(2)溢流阀或缓冲阀开启压力过低,处理办法同前。

1.5转向失灵

(1)方向盘不能自动回中,弹簧片折断,应更换。

(2)压力振摆明显,甚至不能转动,拔销或联动轴已经损坏,应更换。

(3)油泵完全损坏或矩形键剪断,应修复或者更换。

1.6转载机正常提开,提开速度正常,当超负荷提开或者强制挖掘时,动力机负荷增大,如动力机冒黑烟,切进牵引力下降,超负荷提升时,提升速度没有太明显下降

卸荷阀无法开启,应卸下阀芯,清洗阀体阀芯,阀体、阀芯要配研,保证阀芯、阀体在阀体内移动要自如。

1.7装载机空载或者超载时提开速度明显慢

卸荷阀始终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

(1)阀芯卡住,应卸下阀芯,清洗阀芯,阀体、阀芯要配研,保证阀芯在阀体内能移动要自如。

(2)导阀不密封,应配研,以保证密封。

(3)导阀弹簧损坏或永久形变量太大,应更换弹簧。

(4)导阀抱母,调压螺栓松动,应重新调压,调压后抱母将调压螺栓抱紧。

1.8空载提升速度正常,当载重逐渐增加时,其提升速度也逐渐下降

在卸荷压力下降的情况下:

(1)导阀弹簧永久变形量太大,弹簧力下降。应更换弹簧。

(2)导阀密封面磨损大,弹簧力下降,应重新调压。

(3)导阀抱母和调压螺栓松动,应重新调压,调压后用抱母将调压螺栓抱紧。

2工作液压系统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1系统工作压力不足

(1)安全阀调压偏低,应调准安全阀压力。

(2)安全阀的滑阀卡死,应拆开清洗重新组装。

(3)调压弹簧损坏,应更换新品。

(4)泵失效,应检修泵或者更换新泵。

(5)系统管路压损太大,应更换管路或在许用压力的范围内调整安全阀压力。

2.2工作流量不足

(1)工作超负荷,安全阀开启,应限制负荷在额定值。

(2)安全阀故障,应检查安全阀。

(3)供油量不足,应检查油泵。

(4)阀内换向泄露大,主要是:a.油温过高,采取降低油温措施;b液压油选择不当,更换油液。

2.3复位失灵

(1)先导阀复位弹簧变形,应更换新品。

(2)先导阀压杆与配合孔之间有污物,应清洗零件。

(3)多路阀复位弹簧变形,应更换新品。

(4)多路阀阀杆与阀体之间有污物,应清洗零件。

2.4先导阀定位不可靠

(1)电磁铁吸引力不够,应及时更换新品。

(2)电路电流、电压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检修。

(3)电磁铁和弹簧座接触面有污物,应处理污物。

(4)摇板与压杆间隙未按要求调整,应按要求调整。

2.5动臂下降过量

(1)多路阀阀体与阀杆磨损间隙增大,应更换阀杆。

(2)动臂油缸内漏,应更换密封圈或油缸。

2.6动臂提升或转斗速度慢

(1)安全阀调准不当,系统压力偏低,应检查系统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

(2)吸油管及滤清器堵塞,应清洗换油。

(3)齿轮泵严重内漏,更换齿轮泵。

(4)管路和油缸内漏,应检查系统密封性。

2.7转斗、掉斗

(1)过载阀、补油阀被污物卡住,应拆洗,重新组装。

(2)转斗油缸内漏,应更换密封圈或者油缸。

2.8先导阀控制不灵

(1)计量阀芯卡死或转动不灵,应检查油液清洁度,清洗阀芯、阀孔。

(2)计量弹簧变形,应更换弹簧。

(3)控制流量或者压力不够,应检查先导供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4)主阀动作不灵活,应清洗阀体与阀杆。

(5)O型圈损坏,应更换新品。

2.9外渗漏

密封件老化、损坏,油管接头松动、脱扣或者接头加工工艺差,接触面不严密和喇叭锥度不精确,应拧紧相应部件或及时更换。

2.10工作泵运行噪声大

(1)吸油管或滤油器阻塞,应及时更换吸油管或清洗滤清器或者更换阀芯。

(2)吸油管路密封不严,应检修吸油管路。

(3)工作泵扫镗将侧板磨坏,应及时更换工作泵。

(4)液压油粘度过高,应更换适宜品牌的液压油。

(5)泵轴于驱动轴不同心,应检查驱动轴是否烧坏,必要时更换。

3结束语

在分析判断装载机液压系统故障时,应该明确每个检查步骤的目的,逐步延伸,遵守从易到难,从关键点开始查起,最终确定故障原因,才能节约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成本,提高机器的安全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章宏甲.液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972.

[2]杨培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李新德.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电力出版社,2013.

上一篇:芝麻酱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下一篇:企业往来账中税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