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中药结合三部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40例

时间:2022-08-08 12:46:41

内服中药结合三部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40例

摘要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结合三部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遗尿症门诊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内服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方),观察组另给予三部按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40例中,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67.5%,总有效率90%;观察组加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愈显率45%,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小儿遗尿症 按摩疗法 中医药疗法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已达到膀胱控制排尿的年龄而仍有日间或夜间的不自主排尿。一般指3岁以后经常发生或5岁以后有时发生(每周至少1次)的遗尿。俗称“尿床”,为临床儿科常见病。本病延治,可经年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自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科采用了内服中药结合三部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40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遗尿症患儿80例,均符合小儿遗尿症的诊断标准:(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2)发病年龄在5岁以上;(3)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并同时排除由泌尿道感染、尿道畸形、脊髓损伤、癫痫等疾病所致的遗尿。将上述入选患儿按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方)内服,药物组成:黄芪15g,炙甘草3g,党参6g,当归6g,橘皮6g,升麻3g,柴胡6g,白术9g,益智仁9g,覆盆子9g,台乌9g,山药9g,桂枝6g。水煎内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部按摩:(1)头部按摩:患儿仰卧,医生用拇指按揉百会及四神聪,共5分钟。(2)背部按摩:先行捏脊疗法,操作方法:患儿俯卧,医生从患儿长强穴两侧开始,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合并,将皮肤肌肉提起,做拇指向前推进,食指向后拉的翻卷前进运动,自尾骶部长强穴起沿脊柱两旁向上推捏至第7颈椎,大椎穴两旁,如此反复5-10次,至皮肤潮红,捏脊完成后,双拇指按揉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各1分钟。(3)足部按摩:患儿仰卧,医生用拇指按揉或向上行推法操作于双侧涌泉穴,时间3分钟。注意操作时可用爽身粉作为介质以便于操作。一般每天治疗1次,15d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治疗后未再遗尿,半年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偶有遗尿者,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有效:治疗后遗尿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遗尿未见改善。

2 结果

对照组40例中,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67.5%,总有效率90%;观察组40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愈显率45%,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86,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X2=4.1143,P

3 讨论

西医认为引起小儿遗尿症的原因较多,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骶隐裂是最常见原因,其他还有尿路感染、结石、尿道裂等畸形、蛲虫病、糖尿病、尿崩症以及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等都可能导致本症的发生,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心理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但疗效难以令人满意。

中医学认为,遗尿和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关系密切。肾为封藏之本,元气之根,肾气有固涩下元之功,职司二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肺通调水道,三脏共济方能维持水液输布与排泄。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故小儿遗尿的主要病机是小儿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因此治疗上不能单纯缩尿止遗,正如《景岳全书》所指出:“凡治小便不禁者,古方多用固涩之剂,此固宜然,然固涩之剂,不过固其门户,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盖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治其气,治肾者必治其肺。”而应以补益中气为主,兼顾补肾阳、固涩缩尿。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能补脾胃之气,脾胃之气足则土旺金实,肺气有权,肾水自能调摄。缩泉丸源于《妇人大全良方》,由益智仁、乌药、山药组成。方中益智仁温能肾纳气,暖脾摄津,固涩缩尿,为君药;乌药能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固涩小便,为臣药;山药健脾补肾而涩精气,为佐使药。三药合用,温而不燥,除下元虚冷,则。肾气复而膀胱约束有权。现代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肾阳虚多尿与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有关,而缩泉丸可以增加肾脏AQP-2mRNA和AVPR-V2mRNA表达,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缩泉丸“缩尿”作用的机理。因此补中益气汤与缩泉丸两方结合,益气升阳,调补肝肾,使肺脾之气得以升举,清气下陷之小便频数得以制约,故对小儿遗尿症具有肯定的疗效。从本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出,对照组40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愈显率45%,总有效率82.5%,疗效尚能令人满意。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

本临床观察中采用的三部按摩疗法中,通过按摩头部百会及四神聪,可以升阳举陷、益智控尿。背部的捏脊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它是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捏拿运动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和促进气血运行而达到恢复脾胃功能的目的。其作用机理在于:捏拿督脉及旁侧的膀胱经可振奋患儿全身阳气,气行则血行,从而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膀胱经上分布着人体内部脏腑相关联的腧穴,通过捏拿小儿的背部,这些脏腑腧穴得到刺激,从而调整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小儿脏腑疾病;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可以补肺脾之气及温肾补阳。按摩患儿足少阴肾经穴涌泉亦可增精益髓,使患儿肾精充足而固摄尿液有力。因此观察组因加用了三部按摩故而取得了较对照组更好的疗效。但在治疗期间,下列调护也是很重要的,如家长应耐心培养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除患儿精神负担;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避免造成错误的适应或习惯;临床睡前嘱其排空小便;在治疗未取效前,要经常在尿床的钟点前及时唤醒排尿,取效后减少或不予唤醒,让其自醒后自理,有改善时应给予鼓励等。

上一篇:试比较中国脊柱推拿与国外整脊术的几项差异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