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情商培养策略

时间:2022-08-08 12:37:37

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阶段性,情商的培养与其人格发展应是同步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个体的人格成长分为八个阶段。他指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发展任务,顺利度过会形成相应的品质,而家长教育的失败则会给孩子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与5个人格发展阶段以及相关的情商教养方式,为家长们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0-1.5岁):口欲期

不要认为婴儿是没有意识的小动物,只要吃饱穿暖就行,这个年龄段是解决信任和怀疑冲突的重要阶段,需要培养的核心品质是“希望”。获得信任感的儿童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他们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要做到无条件的陪伴,对于孩子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经常对孩子进行拥抱和。

第二阶段(1.5-3岁):肛欲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主与羞愧的冲突,典型地体现在排便、吃饭的自上,而这时培养的核心品质就是“意志”,即帮助孩子克服害羞与怀疑的心理,自主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孩子没有在这一时期形成自主感,就会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没有主见、自我怀疑,要么就是刚愎自用、任性固执。

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握“度”的问题,既不能纵容也不能过分严厉,可以尝试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第三阶段(3-6岁):俄狄浦斯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典型地体现在与父母亲的关系上,而这时培养的核心是“目的”,即不害怕失利、惩罚或内疚,能够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没有及时形成这种品质的孩子,以后会缺乏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不能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

这一时期父母的教育重点是鼓励,树立优秀榜样,帮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第四阶段(7-12岁):潜伏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勤奋和自卑的关系,典型地体现在学习的态度上。这一时期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能力,他会对独立生活与承担工作充满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反之则会自卑,把工作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

这一时期父母的教育重点是鼓励、强化,肯定孩子的梦想并帮助他放大,可试着多提供一些榜样的资料。

第五阶段(12-18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厘清“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准备做什么”,“如何成为理想的人”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核心品质是“忠诚”,即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正视自己眼中与他人眼中形象的矛盾,坚持做自己。有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过叛逆行为”,例如角色混乱、退缩、堕落、自我挣扎等等,这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自我统一性问题。

这一时期家庭教养的重点在于尊重孩子,接受孩子以同龄人为重的交往方式,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主动倾听、平等对待、保持耐心,理解孩子时而成熟时而孩子气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上一篇:最牛女司机一脚油门碾死30德军 下一篇:办公室的五大不健康姿势